第A8版:柒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下一篇 4 2011年4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鲍勃·迪伦中国开唱,谁能听懂?
答案在风中飘
  迪伦在英语世界是一个谜,在汉语世界,反而清晰了,虽然没有多少人能听懂他的歌,但“这是一个大人物”已成为共识
  东方IC供稿
  上海演唱会上,70岁的鲍勃·迪伦一口气演唱了16首歌。和在北京一样,除了介绍乐手之外,迪伦不多说一句话 东方IC供稿

  3月7日,上海一家报纸报道了鲍勃·迪伦即将来沪的消息《鲍勃·迪伦要来了》,很不幸,编辑将鲍勃迪伦的照片搞错了,见报的是美国歌手威利·尼尔森。随后网友们受启发搞了一个线上活动叫做“你给我翻译翻译到底鲍勃神马要来了”,将伍迪·艾伦、狄龙甚至海绵宝宝都PS进了版面图片里,配上标题《鲍勃·迪伦要来了》,有一种说不出的错位和荒谬。

  是的,鲍勃·迪伦真的来了,国人听说了他的名字多年,同时被告知这是一个标杆,这是一面旗帜,这是一个传奇,这是一件大事。但是当他真的来的时候,还是有许多的错位和不适。

  但是,70岁的老迪伦并不在意,这个被誉为给了摇滚乐以灵魂的歌者在舞台上自得其乐。

  □快报记者 石磊 上海报道

  错愕的北京站

  4月6日,鲍勃·迪伦在北京演出,开启了内地演出的第一站。北京大大小小的人物倾城而动。有些人为之疯狂,有些人摆明态度自己并非铁杆,只是为了瞻仰音乐界的活化石,更有人说自己纯粹是凑热闹的。

  内地都市报对于演唱会场面热闹最常见的赞许是“掀起了万人K歌大会的壮观场面”,只要大家一起同唱一首歌,人气就旺了,这歌手就牛了。鲍勃·迪伦600多首歌,对这些全部都熟悉的中国歌迷的数目,相信没人会乐观。但是人们曾经期望和活化石共唱《blowing in the wind》(《答案飘在风中》),展示自己真正思考和激情过,可惜鲍勃·迪伦没有给观众这个机会。

  就算是刘德华的《忘情水》,如果他彻底换个调子唱,你会怎样?鲍勃·迪伦现场将所有曲目都即兴重新演绎。博客作者土摩托这样记录:“他除了歌词没怎么改以外(我猜的,其实我也听不大懂),所有歌曲的旋律、和弦走向,甚至节奏通通都改得面目全非,你再喜欢卡拉OK都OK不起来,以至于当迪伦唱完《沿着瞭望塔》之后,我向身边的三表(指知名乐评人王小峰)表示祝贺,说他替你的书做了广告,可三表表示,他完全不知道刚才唱的是哪首歌。”

  被誉为中国青年网络导师的罗永浩则在日志里表示听力好在迪伦演唱会里是很重要的:“每一首歌我都是凭着零星听到的歌词辨认出来的,因为迪伦这个怪叔叔后期唱现场时,不但编曲配器跟唱片不一样,连旋律都完全不一样,只有歌词大致不变,所以这个与其叫‘曲目’,不如叫‘词目’。”

  罗永浩对于现场粉丝的形容则令人叫绝:“除了那些为了欢呼而欢呼的欢呼,其他的欢呼都是这样的:前奏声响起,先是发呆,‘这是我听过的老歌吗?’然后是放松,‘应该不是……算了,不管了,先听会儿音乐再说’,‘咦,不对……’ 突然听清一句‘it's hard, it's hard……’,‘我听出来了,这是《大雨将至》啊!噢耶!迪伦!噢~’”

  音乐人左小祖咒表示他睡了四觉:“迪伦的演出跟我想象得差不多,严格地说比我想象得要极端,鬼哭狼嚎,不说谢谢,不苛求掌声,充分体现了一个卓越诗人的尊严。他让我睡了四觉,他成功了!如果不是这样我会有些失望。”

  对于这样的评价,有人表示很“安心”:“原来我不是唯一一个觉得无聊的人。”

  同样错愕的上海站

  经过了北京观众的错愕,上海站的江南歌迷们,以为自己有所准备了。有人为了热身,在去演唱会之前反复听北京演唱会的17首歌,状若“准备公务员考试”。

  4月8日,在上海大舞台的门前,不断播放鲍勃·迪伦的歌,准备入场的歌迷仿佛“先练耳朵”一样,分辨哪些歌自己听过。这就是朝圣啊,甚至紧张得怕自己得不到通常演唱会的共鸣。

  遗憾的是鲍勃·迪伦没有按照北京站的曲目来。更为重要的是他继续改调子,快报记者身边的一位乐手绝望地问我:“这是新歌吗?”记者跟他说,忘记原来的一切,跟着节奏比较容易high起来。

  作为一个“国际巨星”,鲍勃·迪伦的演出似乎很不配他的身份。开场之前仍然在进行调音的准备工作,音响也不专业。舞台更谈不上舞美,只有几块布遮住了乐手没有站到的位置。

  这不是我们通常见过的“国际巨星全球巡演”,倒像是酒吧里自得其乐的玩票。对于能看清迪伦脸的观众来说,他们应该能感受到偶像的状态:玩票、自娱自乐、打破过去的曲子。虽然没有精心准备,但是编曲的层次异常丰富——不是没有功力的。

  可惜的是,如果你不是在1961元的高价位子,又没有携带望远镜的话,你甚至可能搞不清楚舞台上那些晃动的身影到底哪个是迪伦。和通常的演唱会不同,中国观众没有看到熟悉的大屏幕,每个人都做美式乐手摇摆状,站位并没有明显主次,况且迪伦的乐器也并不固定。

  唯一能看见的,只有舞台背景上一个巨大的黑影。那是我们的偶像鲍勃·迪伦。如果非要说这场演出有舞美设计,那么就是始终照着迪伦,让他的影子投射到舞台背景上。只能看见一个依然活力四射的人的影子,那个剪影一如我们通常认识的迪伦一样:巨大、陌生、令人向往。

  更让人觉得错位的是,现场数量惊人的外国人。有观众说:“我好像在国外看他。”这让人想起滚石来华时,外国观众在数量上占了绝对优势。

  为什么会错愕

  鲍勃·迪伦要来中国了。很多人觉得,是个大事,但是也许他并不能分清鲍勃·迪伦和伍迪·艾伦……还是有个旗帜人物叫鲍勃·伍迪·艾伦?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就像我们从小就被告知,鲁迅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但是我们是被告知的。

  更多的人,知道他,并不知道他到底为何有这样的地位。真心诚意觉得他伟大的人,也许恰恰是被鲍勃·迪伦鄙视的人,他曾经见到一个讨厌的粉丝,立刻扑上去,按住他脑袋使劲往墙上撞。人们歌颂他的歌词有无穷无尽的含义,但是他自己都觉得不耐烦:多义性是被附加的。

  旗帜是孤独的。他盛名在外,却以错误的面孔出现在中国报纸上。周云蓬在博客中坦言自己能记住迪伦的歌不超过5首:“他被他的传奇裹挟着顺流而下,尽管几十年前,他就拒绝当时代的代言人,可是,只要人群需要,你怎么想微不足道。所以,当我们谈论迪伦的时候,可以从没有听过他的任何歌曲,好比我们绘声绘色地讲外星人的故事。这个民谣外星人坐在自己半世纪的光环里,眺望汹涌的人群,一定很孤独。”

  了解或者自以为了解,鲍勃·迪伦就来了。对于他让中国歌迷不适应的演出,也许只是我们对他有错误的期望。如果是一个摇滚的音乐节,有一个你并不熟悉的歌手,当音乐震天响的时候,你一样会high。中国观众偏偏希望在演唱会中让偶像带着自己唱出那些熟悉的旋律,共同回到记忆中醉生梦死一场。用淘宝体就是——亲,那是纵贯线,不是鲍勃·迪伦。

  翻看看过鲍勃·迪伦的各路人士的记录,只有土摩托表示自己乐在其中:“其实这才是摇滚乐的精髓。这是一种让人高兴的音乐,或者更准确地说,让人Have Fun,没有多少人在乎你唱的是什么。很多年轻的摇滚乐手在舞台上狂得不行,以为他们的音乐让观众激动了,其实他们错了,真正让观众激动的是放大器和音箱,大家去听摇滚乐就是去发泄的,只要音量够大,乐手们把几个基本套路玩熟,观众一定能high起来。”

  forever young(永远年轻)

  世界杯来的时候,全世界都是球迷;迈克尔·杰克逊死的时候,全世界好像都学会唱《beat it》了。迪伦在中国掀起的风潮,当然有跟风和跟风者的自我陶醉。但是即便他让我们一再错愕,即便我们绝望地追问:“您唱的还是《forever young》吗?”他仍然,毫无疑问的,是一位伟大的歌手。他让中国观众错愕,正是因为他继续forever young。

  一个半小时的演出诚然太短,但是偶像已经70岁了,他不喝水,不休息,一气呵成地完成了演出。他没有吃老本,他没有讨好观众,他我行我素地在创作,他介绍乐队的时候声如洪钟。反观我们自己的“歌坛常青树”,金嗓子们却一直在翻唱,没有合适的创作力量为他们写新歌;老歌手们忙着商演,一首经典歌唱遍全中国。像崔健和陈升这样保持创作和演出的,少之又少。

  也许并不像你想的那样荡气回肠,传奇的鲍勃·迪伦就这样来过了。如果你还记得哪些歌带给你的冲击,那他就真的来过了。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现代快报 柒观察 A8 答案在风中飘 倪宁宁 2011-4-1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