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5版: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下一篇 4 2010年10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五种疾病高发于秋季,中医建议——
多事之秋 一起养生防病吧!

  秋天是寒暑交替的季节,由于气候干燥,冷暖多变,人体一时难以适应,极易发生疾病或引起旧病复发。知名养生专家、南京市中医院主任医师谢英彪教授介绍,秋天是秋燥症、感冒咳嗽、胃肠道疾病、结膜炎以及秋季抑郁的高发季节,至于“多事之秋”养生则贵在一个“巧”字,汤汤水水都要注意防秋燥,以免上火。因此从现在开始,市民必须注意保健防病和秋季养生,为进入严寒的冬天打好身体基础。

  多吃蔬果养阴防燥

  秋季雨少天干,空气中缺乏水分的滋润,人易出现鼻咽干燥、声音嘶哑、干咳少痰、口渴便秘等一系列燥症,俗称“秋燥症”。秋燥不仅使人感觉不舒服,而且还会诱发许多感染性疾病,如感冒、疖肿、鼻炎等。

  防病建议:秋天必须养阴防燥,在饮食上宜常喝开水和菜汤,多吃些生梨、葡萄、香蕉、银耳、青菜等滋阴润肺的食品,少吃辣椒、葱、姜、蒜等辛辣燥烈之物;在起居上要做到早睡早起。早睡以利养阴,早起以利舒肺,呼吸新鲜空气,使机体津液充足,精力充沛。

  盐水漱口锻炼呼吸道

  秋天气候多变,早午晚及室内外温差较大,呼吸道黏膜不断受到乍寒还暖的刺激,抵抗力减弱,给病原微生物提供了可乘之机,极易使人伤风感冒,还会引起扁桃体炎、气管炎和肺炎。患有慢性气管炎和哮喘的病人,症状也往往加重。由于气侯干燥,即使身体好的人也可能干咳无痰。

  防病建议:在秋天应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加强户外活动,增强机体抵抗力。秋天锻炼时要遵循“耐寒锻炼从秋始”的规律。过热时,尽量不要脱衣,早晚淡盐水漱口,白天开窗通风透气。平时可以吃一点梨,达到养阴润肺预防咳嗽的作用。

  少食多餐注意胃保暖

  秋凉的刺激会使一些原来有胃病的人疾病复发,重者还会引起胃出血、胃溃疡等并发症,主要因为此时人体受到冷空气的刺激,血液中的组胺酸增多,胃酸分泌增加,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自身的抵抗力和对气侯的适应性下降。此外,由于气候转凉,人们的食欲随之旺盛,食量增加,胃肠功能的负担加重,也易导致胃病的复发。

  防病建议:此类病人除注意保暖之外,应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改善胃肠道的血液循环,减少发病机会,注意膳食合理,少食多餐,定时定量,戒烟禁酒,增强胃肠适应力。平时不要过于紧张,生冷刺激的食物和粗糙的食物勿食。

  舒缓工作压力不宜加班

  我国传统医学认为,秋应于肺,在志为忧,如再遇上不称心的事,极易导致心情抑郁。抑郁症是现代紧张病的代表性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失眠、疲倦、身体不适、头痛、食欲不振等。临床症状轻微者,只要适当自我放松,舒解压力,还不致妨碍工作,但病情严重的,会出现头痛、肚痛、恶心或晕倒。因此,秋季宜防抑郁症。

  防病建议:秋季预防抑郁症要做到:早睡早起,吃顿营养丰富的早餐,打扮整洁出门。不宜整日持续工作,除了中午外,早上10时,下午3时宜放下工作,喝杯茶,休息片刻。每日加班不宜超过两小时,否则会导致慢性疲劳,日子一长,便容易患抑郁症。吃过午饭,宜散步或逛逛街,松弛身心,晚上到公园跳跳集体舞等。扩大生活圈子,多交工作以外的朋友,培养兴趣爱好,舒缓工作上的压力。这都是松弛神经、预防抑郁症的良方。

  尽可能少去公共场合

  很多人都会认为,红眼病在春季多发,所以在秋季放松了对它的警惕。其实红眼病在春天和秋天都属于病菌活跃的时候,加之秋季节假日多,红眼病这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很容易通过出行增多而使传染面扩大。

  防病建议:预防红眼病也和预防其他传染病一样,必须抓住并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提高身体抵抗力三个环节。尽可能避免与他人公用一些生活物品,如洗脸毛巾、脸盆等。尽量不到公共场所去。个人要注意不用脏手揉眼睛,勤剪指甲,饭前便后洗手。如果感到双眼发烫、烧灼、畏光、眼红,自觉眼睛磨痛,应及时到医院治疗。

  快报记者 金宁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现代快报 健康 B25 多事之秋 一起养生防病吧! 2010-10-1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