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居民收入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江苏城镇居民收入
同比增长10.7%
· 统计局“收入数据”出自他们的记账
· 江苏城镇居民收入
同比增长10.7%
· 统计局“收入数据”出自他们的记账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10 年 5 月 10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统计局“收入数据”出自他们的记账
收入有没有“被增长”?听听这些记账的市民们怎么说
  周六下午,刘萍去了趟菜场,荤的素的买了一篮子。晚上一家三口吃完了饭,刘萍和往常一样,拿出一个小本子,把下午去菜场买的东西,一分不少地记了下来。

  像刘萍这样的记账户在南京约有1500户,通常一记就是三年,每个记账户每月都会定期更换账本——这个账本是统一印制的,准确说法叫“城镇居民家庭生活情况调查表”,下署“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制”(见右图)。在三年一轮的记账过程中,记账户并不直接与统计部门发生关系,大多数是由社区或居委会代收、代发账本的。交了一个月的账本,换领下一个月的账本。

  就在收入数据屡屡被质疑时,这些最有说服力的记账户们,他们的看法怎样?就此,快报深入走访了南京市的八位记账户。

  他们的记账

  国庆节“被发钱”了

  上午,刘萍给儿子交了780元阅读辅导班的学费,直到晚上记账时还在心疼。对夫妻月收入只有4000元左右的三口之家而言,这是笔不小的支出。

  翻开刘萍的账本就不难理解了。在各项支出中,这780元确实显得有些“刺眼”:姜蒜2.30元,香辣酱6元,薯片4.60元,肉丝2元,茭瓜2.40元,不锈钢盆9.90元,月票充值50元,煤气费38元……刘萍说,每个月的房贷将近900元,儿子上四年级,每个月学习、中午饭大概400多元,还有水电气、电话费和交通费等硬性支出、人情往来,几乎存不下钱来。

  每次看到报纸上公布统计局发布的收入数据,刘萍都觉得跟自己的感受“差了一截”。“我在单位里的收入算高的,我身边的大多数人每个月收入在1500元左右。要不就是因为像我这样的记账户比例比较小,别的记账户收入都比我高。”

  因为是搞技术出身,刘萍每天记起账来也是一丝不苟。不过,有一次她却有些迷惑了。去年国庆,居委会负责人在电话里提醒她:“你们有没有发节日的钱?别忘了记。”“我们公司没发这个钱啊。”刘萍当即回答。“这个嘛,最好还是记一下吧。”居委会负责人在电话里支吾了一下,让刘萍还是写个600块钱左右。“这样交上去好看一些,也算支持统计局工作嘛。”

  “涨工资跟我们家无关”

  李海云家的房子很小,前段时间电视台里放《蜗居》,夫妻俩看得津津有味,“拍的不就是我们吗?”他们夫妻俩的收入加起来一个月2130元,其中2100元是工资,500元是李海云的,1600元是丈夫的,30元是记账的补贴。

  李海云的账本中,最大的一笔就是她的社保费用,因为没有工作,这项要自己交,472元,包括了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保,“我的收入交了保险也没剩多少了。”

  “每年涨工资都跟我们家无关。”她丈夫是一个司机,每月扣掉各种保险,净得1600元,这个数字已经拿了好几年了,年终奖2000元,也没什么变化,而她自己,前两年在一家小医院当会计,后来不干了,帮朋友做账,也是一家小公司,每个月就给她500元。收入虽少,可李海云精打细算,日子也还行,“幸好房子是我们自己的,没有房贷!”

  收入高,但增长不多

  一家三口,家庭月收入在扣完个税、保险等之后拿到手12000多元,在记者采访到的记账户中,宋文家算是收入最高的了。宋文和丈夫一个是研究生,一个是博士后,都在事业单位上班。

  “我们平时收入还可以了,领导也觉得不能增长太快,否则别人会有意见。”所以算下来收入涨幅没有多少,“我们两人一年15万,这两年差不多都是这个数。”

  因为房子买得早,房贷早已还清,不像“房奴”压力那么大,加上孩子还小,所以宋文夫妻俩过得十分潇洒。宋文平时比较忙,“每月快到20号,主任要来收账本了,就赶紧把‘欠账’补上。”宋文说,有时候社区主任会笑嘻嘻地提醒两句,“买菜的钱最好写得细一点。”而宋文的账本上,一般写的是“×月×日,买菜:100元。”

  他们的看法

  对统计数据也要审计

  多位记账户都认为,人们质疑收入“被增长”,倒不是说统计局的数字就是弄虚作假搞出来的,而是这个数据不具有代表性,“那些大老板的收入能和农民工放在一起平均吗?”现在的统计方式是将所有人的收入放进一个锅里“搅”了算,虽然是辛辛苦苦统计分析出来的,但不是符合老百姓心理标准的数据,所以得不到认可,才会出现“被增长”的声音。

  记账户刘萍认为,每个人的收入情况不一样,所以统计时应该分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工作环境,细化来统计。比如分人群:政府机关、企业职工、农民工……“全部放在一起肯定不行!”

  记账户宋文曾做过审计工作,她认为,更好的方法是对统计数据也介入审计,比如要调查职工的真实收入情况,就可以到企业去看财务数据,而第三方力量去的话,企业未必“给面子”。所以社会上热议的第三方调查,成效不见得比审计好。

  统计部门回应

  我们对自己的数据负责

  据了解,南京全市有1500户记账户,其中主城有800户。那么谁能成为记账户呢?他们的记录能真实反映情况吗?收入到底有没有“被增长”?国家统计局南京调查队住户调查处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了记账户是如何“出炉”的。

  记账户是如何选出来的?

  每三年国家会搞一次大样本调查,南京也是如此。常规记账户是从大样本中选出来的,按照1:10的比例,也就是说大样本需要15000户,主城要8000户。每个社区抽40户,也就是要抽200个社区,如果主城有100万户,那就是每隔5000户要抽一个社区。当然起点不会是第一户,而是有一个抽样系数,假如是0.35,那么被抽中的第一户就是1750户(5000×0.35),看看这第1750户在哪个社区,该社区就被抽中了。

  “我们要求所有的收入和支出都要记在上面,但很多人对收入的理解就是工资。其实,出租房屋的租金、卖房子赚的、写稿的稿费、银行的利息、炒股的收入、办喜事收的份子钱、单位过节发的实物……都应该记下来的。”支出就是流水账了,买菜、买衣服,给孩子买的小零食……花一分钱都要记。

  账本会不会被“动手脚”?

  在记账户收到新账本时,里面会夹着一个条子,是上上个月的收支情况总结,请记账户确认是不是对的。住户调查处有关负责人说,这是数据质量控制的一种手段,据悉,账本是各区县的调查员收上来,交给区县统计部门进行汇总,然后再交到市里。“反馈条上有电话,如果记账户觉得跟自己记的有出入,可以给我们打电话,我们去查,查了有问题就把这个数字处理掉!”

  “按道理,记账户写多少,我们算多少,但有时候会有例外。”有些异常情况,统计部门要主动对数字“动手脚”的,“比如一个工头,突然接到一个项目,一下赚了二三十万,这样的数据我们就不能算进去,对整个数据的影响太大。”

  为何这么多人有“被增长”的感觉?

  说到“被增长”的问题,这位负责人无奈地笑了,“没办法,老百姓觉得我们公布的数字高,但我们对数字质量负责。”他也强调,统计部门公布的是平均数,可能有的人达不到,但会被“带上去”,“比如一对年轻白领夫妻,年收入20万,就可以带一户到两户达到平均数。”

  很多人反映,“我都好几年没有涨工资了,怎么统计局说每年都有8%、10%的收入涨幅呢?”该负责人也没有回避,“我们统计中也有分组,确实有的人收入没增长,不仅是低收入人群,高收入的也有没增长的。有市民写信给统计局问这个问题,我们也回复了,加不加工资不是我们统计局的管理范围,但我们可以帮助去咨询一下。”

  这位负责人还说到了“感受”与实际的差别问题,“可能有的人收入是增长的,但他没有感觉出来,收入变化要在历史长河中看,一年两年可能判断不出来。”另外有些收入可能被市民忽略了,比如银行利息,不提取大量的资金可能利息反映不出来。

  记账感言

  公布出来的收入水平比我们要高不少,可能记账户里面大多数人比我们家收入高。

  记账户:刘女士

  家庭情况:一家三口,儿子11岁,上四年级

  家庭月收入:4000元左右

  

  养老金每年是在增长,差不多10%,不过我们家的收入肯定低于统计局公布的人均收入水平。

  记账户:杨先生

  家庭情况:老两口,退休

  家庭月收入:约3200元

  

  涨工资跟我们家一点关系也没有,过日子就要能省则省。

  记账户:李女士

  家庭情况:一家三口,夫妻俩打工,儿子上大二

  家庭月收入:2130元

  

  看到公布出来的统计数据,觉得挺虚的,确实有“被增长”的感觉。

  记账户:陈先生

  家庭情况:一家三口,本人内退后在外打工,妻子退休,儿子为某公司白领

  家庭月收入:约4800元

  

  记了一年账了,收入都没有涨过。

  记账户:许女士

  家庭情况:一家三口,本人打工,丈夫为企业职工,儿子上初中

  家庭月收入:约3000元

  

  跟去年比,收入确实是增长了,跟统计局公布的数字差不多。

  记账户:钱女士

  家庭情况:一家四口,本人退休,女儿、女婿为公司白领,外孙女上小学四年级

  家庭月收入:8000多元

  

  收入的确是有增长,但幅度不像统计数据那么高。

  记账户:宋女士

  家庭情况:一家三口,夫妻俩为事业单位业务骨干,孩子2岁多

  家庭月收入:12000多元

  

  我们家的收入没有统计局公布的那么高,但也不怀疑数字的真实性,可能是别人比较高,就把我们带上去了。

  记账户:郑女士

  家庭情况:一家四口,夫妻俩打工,一个老人退休,一个孩子上职高

  家庭月收入:约5000元

  

  (根据相关法规要求,对记账户的真实姓名予以保密,文中记账户均为化名。)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