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柒调查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飞地”大丰:最后的上海知青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10 年 5 月 9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飞地”大丰:最后的上海知青
  位于江苏大丰境内的海丰农场最早是上海农场的一个分场。1968年10月,第一批上海知青来到这里,开始了“战天斗地”的劳动生产。截至到上世纪80年代,农场前后共接纳了8万名上海知青。40多年来,他们在苏北荒滩上开垦出三块农场、50万亩土地,至今仍被称做上海的“飞地”。

  40年过去,如今,相关大丰和上海的热门词汇,早已不是知青纪念馆、上海农场,而是港口合作、产业转移、联合发展。正如大丰市市委书记倪峰所说,曾经联结沪丰友情的“飞地”,今天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上海世博会的召开,更为大丰全面接轨上海提供了契机。

  激情燃烧新老两代上海知青

  36年前三月的一个夜晚,陈玉兰和一批跟她年龄相仿的十八九岁的少男少女们登上了去苏北的客轮。他们的目的地是位于江苏大丰境内的上海海丰农场,路程并不遥远,但他们下轮船,上汽车,下了汽车再转场部拖拉机,足足用了二十多个小时才到达连队,迎接他们的是一片荒芜的滩涂,在这里他们开始了自己的知青生涯。

  陈玉兰所在的寝室是一个五十平米的破旧茅屋,要容纳25个知青的生活起居。每人每天凭票可以在队里的老虎灶打一瓶开水,洗脸、洗脚、喝茶、漱口全靠它了,十天半个月才能洗头洗澡。有一年夏天,队里的老虎灶坏了,几天没有供应热水,男生们还好,收工回来往河里一跳就没事了,女生们可不能忍受这滋味。陈玉兰灵机一动,想到了学过的电工原理,用两块铜片接上正负两极电线,再用一块瓷片隔开,绕起来放在灌满水的搪瓷盆内加热,和现在的“热得快”差不多。这样的做法很危险,但女生们还是纷纷效仿。消息传到大队部,陈玉兰因此被罚了10元钱,这可相当于大半个月的工资。

  陈玉兰这批是后来的“小知青”。跟“老知青”相比,生活条件相对有所改善。上世纪60年代,老知青们来到这片黄海滩涂时,四岔河、元华荡、东大滩荒芜人烟,蒿草遍野,没有一间可以居住的房屋,没有一条可以行车的路。知青们自己动手割芦苇茅草盖房子,睡潮湿的地铺,夏天蚊虫肆虐,冬天寒风刺骨。

  农场劳动是很费衣服的。知青们给衣服易破的肩膀、膝盖等处打上补丁,尽管穿得又破又烂,脸被晒得黝黑黝黑的,与当地农民没有两样,但是知青穿的衣服款式与农民不一样,总是特别一点,好看一点,以至于影响到整个大丰区域人群的穿着。

  除了生产劳动,知青们唱歌、吹口琴、做女红打发业余时光。一台红灯牌半导体收音机,就是当时最高级最奢侈的消遣。

  知青们十七八九、二十出头,正处在青春期,没有浪漫的花前月下,只有飞雪林地、落叶秋田,那些恋爱的男女不敢公开地出双入对,只有躲在幔帐里说悄悄话。于是大队部组织了治保小组,隔三差五去各寝室查夜,凡查到的就要被叫到大队部写检查。陈玉兰记得有一次,当时正逢“批林批孔”运动,大队部又搞突击检查,查到一对男女在幔帐里说话,大队部问:“你们在干什么?”男青年急中生智脱口而出:我们俩在一起“批林批孔”。从此以后,“批林批孔”就成了恋爱的代名词。

  据不完全统计,当时海丰农场一大队600多人中,有100多人成为夫妻。“海丰少年”专指上海知青在大丰工作、生活期间养育的后代,约有4.6万人。

  据海丰农场党委副书记蔡斌介绍,上海市驻大丰的农场,最早的是上海市上海农场,创建于1950年初。1950年,时任上海市市长的陈毅在江苏大丰划出300多平方公里土地作为上海的劳改农场。1968年10月,农场接纳了第一批上海知青。为将知青与劳改人员分开管理,1973年初,海丰农场从上海农场划出,独立建制。农场临海,位于大丰东端。它北起斗龙港,南至二卯酉河,以四卯酉河与中子午河交叉的四岔河村为中心,如一条狭长的飘带横亘在黄海岸边。

  来此的知青有好几批。第一批是1968年~1972年的上海老知青。第二批是1973年~1978年的上海小知青,这也是知青聚集海丰的高峰期,5万人在农场生活,由南往北依次分布在新华、元华、隆丰、胜利(渔场)安丰、下明等7个分场,近百个大队(连队)交错铺排在黄海西岸,形成独特的知青风景带。最后一批是1980年后从新疆转来的上海知青。四十年中,8万上海知青先后在这里从事农场建设。1975年,农场公布第一批稳定干部名单,共181人,他们多数人在回到上海以后走上各条战线的领导岗位。

  “我们应该算是第四代农场人了。”蔡斌是1993年南京林校毕业后来到海丰的。农场于上世纪90年代招收高校毕业生,开始了新时期的农场建设。

  这片土地曾是家园

  走出海丰的知青们始终未能忘怀这片魂牵梦绕的土地,近些年来,数万知青开始了集体回归。

  农场内,有一片苏式建筑群,叫元华荡,由苏联专家设计建造,是当年海丰农场场部所在地,八万上海知识青年的大本营。如今,场部旧址建成上海知青纪念馆对外开放。旧报纸、老照片、知青日记、老虎灶、上海手表、木刻宣传画、日常生活用品……过去的岁月尘封在每个角落里。展馆内展示着一些存折,这些都是当时急于回城的知青落下的,工作人员在整理知青宿舍时重新发现了它们。

  故友相逢,依稀还能辨认出年轻时的模样,还能叫得出对方的小名绰号。你是“毛头”,你是“部长”,你是“小五子”,你是“阿七头”……下明分场二大队知青刘书玲记得连队里有个深度近视的男生,大家都叫他“架梁”(眼镜)。四十年后再相聚时,他透露了埋藏多年的秘密,他是家中独子,那时为了能经常回上海,不知道摔坏了多少副眼镜。那个时候配眼镜是很麻烦的事情,验光后,要等上半个月才能交货,眼镜摔碎了就有理由请假,一般可以有一个月的假期,大家都很羡慕。

  73届知青纪延卓回忆起那段青涩时光,带着上海人的诙谐,“我是做梦也没想到,会有小姑娘看中我噢。这天刚刚吃好晚饭,我在‘暗来细’(暗淡)的蜡烛光下看《艳阳天》,‘勒没尚’(突然间)阿拉班长寻我,伊‘硬劲’(执意)要我出去谈‘事体’(事情),不过面孔有点‘色特嘻嘻’(蛮滑稽)的。伊神秘地告诉我,有个小姑娘想跟我做笔友,伊是看了侬写的文章、书法才有‘各’(这)种想法的。我听了后,真是蛮激动的,‘脚花有点乱’(有点站不稳),我是长‘戒’(这么)大,还‘母么有鞋里个小娘’(没有哪个女孩)会得‘吃我’(对我有意思)。这个‘辰光’,我真是开心得不得了,我用力拍了拍自己的‘额骨头’(脑门),确认不是‘了勒捏鼻头做梦’(不是做想入非非的梦),朋友是不是要‘轧’(处)是另外‘一张’(一件)事,这主要是我所有的努力得到了人家小姑娘的认可呀,不过‘骨头是不好轻的’(不能骄傲自满的)。”

  农场内,当初成排的知青小屋依然还在,那些曾经亲手栽下的小树已经枝干沧桑。老知青们说,50年代住工棚,60年代住草棚。小知青们说,“其实你们一眼就能看出来,70年代农场房子顶上是青瓦,现在能看到的一片红瓦房都是80年代初期盖的。”

  记者在一份知青名录上看到,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是第一批5000多名“老知青”中的一员,待在仿部队建制的庆丰二队,当时还用“李援朝”的名字。1972年离开大丰回沪深造。1998年,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的李源潮带着妻儿从北京回大丰“探亲”。他回忆起当年在这里挖河挑泥时的情景:工棚就建在海堤边,有时夜里会突然涨潮,海水一直涨到床边,被子全湿了,人要赶紧往堤上跑。兴致很高的他还让儿子当了一回“挑河工”。在庆丰分场,他指着屋檐下的一盏路灯告诉儿子,这是当时农场里唯一一只亮到天明的路灯,那时集体宿舍定时熄灯,他就跑到路灯下面看书。

  数以千万的年轻人打着红旗、唱着赞歌离开故乡,成为人类生存景观中最独特的迁徙图景。而这一切,以纪念馆的方式凝固成永恒风景。从海丰走出来的,有党政要人,有各个领域的精英,也有普通劳动者,他们成为大丰对外联系的桥梁。

  最后的上海知青

  一批批知识青年来了又去,去了又来,蒋兴明这一下去就是44年。自从16岁下放新疆后,他再没“返城”。在新疆,蒋兴明娶妻生子,提干做了副连长。上世纪80年代初是知青返城的高潮,上海一下子接纳不了那么多人,大丰境内的海丰农场开始成为知青们的中转站。1982年,第一批从新疆过来的“上青户”124户来到农场。蒋兴明拖家带口来到这里时已经三十多岁,有两个儿子。后来,“上青户”们陆陆续续迁往上海,妻子和儿子也回了城,蒋兴明作为骨干留下来继续建设农场,一待近三十年。明年十月,他就要从海丰农场社区管委会主任的岗位上退休,回到上海与妻儿团圆。他的离开,意味着当年的八万知青全部返回上海。

  在蒋兴明的记忆中,早先的海丰就是一大片荒滩,到处有路没路走,到处有水不能喝,到处是草没柴烧。交通也极不方便,回趟上海谈何容易,有人形容是鸡还

  没叫就出发,狗叫了还没到。农场没有班车,路途再远只能步行。天还没亮就得起来,要么从大丰乘长途汽车到无锡,再从无锡坐火车到上海。要么从四岔河或者大丰乘汽车到南通港,下午3点的船,能不能买到票还要碰运气,如果顺利,晚上10点能到上海,运气不好只能在南通呆一晚。

  农场条件艰苦,留下的知青不多,留下来的是已和上海农场的工作人员或者大丰本地人结了婚的。现在大都五十开外,过了退休年龄。

  作为年龄最小的“上青户”,当时的蒋兴明有过无奈,有过失落,但他很快就坦然地接受了现实,“在这里也就是在家里。”农场的职工大都持着上海户口,享受上海市的各项政策。世博会期间,上海市政府向每户家庭派发一张门票和一张200元交通纪念卡。5月15日,海丰农场的职工也将拿到世博门票和交通卡。现在,他随时都能回上海,三个半小时就到了,可以当天来回。

  1993年6月,上海市海丰农场同时挂上海农工商集团海丰总公司牌子,隶属上海市农垦管理局、光明集团,海风农场成为光明集团子公司。巧的是,现任光明集团总裁曹树民也是大丰的上海知青。

  曹树民说,光明集团拟在大丰建设4个万头奶牛养殖场,目前第一个养殖场的基建已完成。一旦奶牛养殖达到一定规模,光明集团还将在大丰投建一个乳制品加工厂。记者在大丰养殖基地看到,5座长约百米的蓝色养殖房已建成,为奶牛提供饲料的青贮玉米处理厂也已启动。

  大丰与光明集团也在共建园区,光明工业区的首个项目是光明集团等投资1.4亿美元的米糠油深加工项目。曹树民介绍,这个项目需要大量米糠原料,对选点要求很高,既要地处产粮区,又要交通方便。他曾到北大荒考察过,发现那里虽是大米产区,但当地销售的主要是稻谷,没有米糠。后来到江苏考察,发现这个产粮区的稻谷多在当地加工,留下大量米糠。更重要的是,随着苏通大桥通车,大丰的区位优势凸显——地处江苏中部,临大丰港,运输很方便。

  另外,海丰每年向上海市场销售优质生态大米3.5万吨,占上海袋装大米市场份额的40%,是上海最大的袋装米生产基地,是名副其实的“米袋子”。海丰大米也是上海世博会的指定供应商。

  全面接轨上海

  大丰市发改委有个专门的“接轨上海办公室”。50万亩“飞地”是大丰接轨上海的优势载体,8万多名上海知青是大丰联系上海的独特人脉。全面推进接轨上海战略,已经成为大丰发展优势的重要举措。

  2009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和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省长罗志军专程来大丰视察,共商加快上海驻丰农场“飞地”建设,沪丰合作进入崭新阶段。去年7月,大丰与上海杨浦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大丰首期划出2000亩土地,建设上海杨浦大丰工业园,大丰与上海区县的共建正式启动。事实上,随着2006年上海纺控落户大丰以来,沪丰两地合作共建的光明工业区、张江生物医药园、孙桥农业开发区等正在加快建设,这种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在大丰渐趋成熟。

  两地积极推进“民生接轨”。现在,只要你手持“上海公共交通卡大丰卡”,便能在沪丰一路畅行。沪丰异地就医委托报销也全面启动,长期居住在上海的大丰人或是长期居住在大丰的上海参保人员,可以就近在居住地指定的医保经办机构报销医疗费用。

  在接轨上海的道路上,大丰频打人文牌。据大丰市发改委副主任夏怀先介绍,大丰着眼于上海市民精神“后花园”建设,先后成立了大丰·上海知青联谊会、大丰·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会,并且建成了上海知青纪念馆。此次,大丰境内的中华麋鹿园和上海知青纪念馆均入选上海世博会精品旅游线路。

  资料链接

  大丰·上海“飞地”

  上海农场

  上海市驻大丰的农场,最早的是上海市上海农场,创建于1950年初。农场对内名称为上海市第一劳动教养管理所,隶属上海市原劳改局。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突击收容游民5000余人。1950年,华东局、上海市委派员与苏北人民行政公署商定,划台北(今大丰)县以四岔河为中心的20万亩国有荒地作为安置上海无业游民和犯人劳动的垦区。

  

  川东农场

  1983年1月,原属上海市上海农场的川东分场划出,建立川东农场,直属上海市劳改局。又称上海市第二劳动教养管理所,县团级单位,占地5万余亩(其中耕地3万余亩)。

  

  海丰农场

  1968年开始,上海农场开始接纳第一批上海知青,由于不宜将众多知青置于劳改农场,1973年初,海丰农场从上海农场划出,独立建制,隶属上海市农业局领导。其间有5228名上海老知青在这里生活。此后几年,陆续又有5万上海知青来到海丰。上世纪八十年代后,从新疆又转来大批上海知青和管理人员。四十年中,8万上海知青在这里从事农场建设。1976年6月,上海市海丰农场改属上海市农场管理局领导。1993年6月,上海市海丰农场同时挂上海农工商集团海丰总公司牌子,隶属上海市农垦管理局、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至今。

  □快报记者 陈曦 大丰报道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