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财经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幺幺拐”,大盘要拐了?
· 亚太股市全线大跌
· 杯具啊,刚解套又被套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10 年 5 月 7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幺幺拐”,大盘要拐了?
分析师称利空仍未充分释放,第一下跌目标2600点
  在众多利空消息影响下,昨日大盘没有延续前天的反弹走势,而是大幅低开,然后一路震荡下行,尾盘加速下跌,沪指全天跌117.45点,收于2739.70点,金融、地产、煤炭、有色这些大盘蓝筹股依然是“重灾区”。昨日大盘暴跌117点,有股民戏言,“幺幺拐”,是不是预示着大盘要出现拐点了?

  多重利空,招架不住了

  昨日A股市场一泻千里,上证指数再创近八个月以来的收市新低。恒大地产宣布旗下产品全线降价,加上深圳市出台楼市调控新政,使得地产及周边行业大幅跳水;同时,希腊大罢工拖累国际商品期货价格大跌,令煤炭、石化、金属等资源股遭受重创。

  上证指数以2838.95点小幅低开后,在华夏银行等金融股的急跌下出现了探底走势,2838.95即成为全天的最高点。盘中,能源股、资源股等品种持续杀跌,推动上证指数最低探至2735点。尾盘以2739.7点的次低点收盘,下跌117.45点,跌幅达到4.11%。深证成指收市报10422.56点,跌5.28%,深沪两市全日共成交2068亿元。沪深300和上证50指数也双双泻近5%。

  从盘面来看,昨天有超过九成个股下跌,所有行业无一幸免,其中煤炭开采行业暴跌近8%,跌幅居前的个股包括神火股份等低市盈率个股。在煤炭股急跌的同时,部分新能源动力电池概念股相对强劲,华芳纺织甚至涨停板,而当升科技等动力电池概念股也涨幅居前。

  除了银行地产走弱外,由于近日美元指数连续上涨,国际商品期货价格大幅下跌,使得资源类板块继续走弱。另外,业内人士还认为,因国资委要求央企慎入股市、华夏银行拟定向增发募资208亿、央行发3年期央票量增价缩、深圳版“新国十条”细则出炉,以及外围希腊全国性罢工,美股续跌、油价跌破80美元等消息打压,使得昨日的反弹行情戛然而止。

  2600点才是底?

  对于昨日大盘的狂泻,海通证券的首席分析师田华认为,“全球股市在多重利空消息打击下,已经开始出现见顶的趋势,再加上国内的利空消息不断,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夹击下,昨日股市才会出现惨跌的状态。”他还认为,目前市场最大的问题是“系统性风险还没有充分释放,诸如地产调控政策、未来的经济走势等等,都充满了不确定性,市场现在有出现恐慌的态势,低迷的市场环境下,大盘或还将向下调整。”

  国信证券首席分析师于国章也认为,从目前的经济数据和政策来看,“经济增速放缓已经得到了业内的共识。”而且,关于加息、节能减排的一系列压力,都使得经济环境和前景不佳,“大盘这种走势反映了整个市场的预期,大跌不可避免”。

  华泰证券的首席分析师陈慧琴认为,股指期货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造成昨日大跌的一个重要因素。“昨日期货市场不计成本的做空,似乎得到了市场的认同,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恐慌,从而使现货市场跟着一起大跌。”快报记者 陈诚

  操作策略

  基金经理:不建议抄底

  随着昨日A股市场跌破2800点,机构投资者对后市以及操作策略的分歧正逐步加大。尽管部分基金公司在公开场合仍然对结构性行情抱有一些期望,但也有相当的机构投资者看空后市。

  国内一位兼任首席经济学家的基金经理认为,由于目前的一些基本面情况不太理想,此轮调整可能持续到今年底或明年初。 “市场普遍预期紧缩的政策还会继续出台。”一家基金公司研究总监昨日强调,投资者担忧的不仅仅包括房地产的调控政策,同时还有加息预期等等。

  国投瑞银基金昨日表示,随着各主要城市地方性房地产调控细则的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有深化及长期化趋势,引发市场对于房地产行业的长期发展趋势、银行坏账率提升及业绩成长的忧虑;此外,市场预期4月份CPI、PPI涨幅可能出现年内新高,致使央行进一步采取紧缩政策,并将对后市的流动性产生影响;而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恶化加重了国内市场对后市趋势的忧虑,降低了市场的风险承受意愿,引发部分投资者采取减持观望态度。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此前看好后市的私募基金对市场也开始表现出悲观情绪。“我们担忧整个市场重心都会出现下移。”一位私募基金公司投资总监如此表述。据了解,目前其运作的组合已基本处于空仓状态。“很难看清楚市场的走向,现在的行情让人看不懂。”深圳某私募基金经理强调。

  对于此轮杀跌过后应如何操作,机构投资者之间的分歧也开始逐步加大。国投瑞银基金昨日表示,在经历大幅下跌后,大盘蓝筹股虽然股价不高但也不是绝对便宜、中小市值股票成长性虽好但估值仍明显偏高,现在抄底可能为时过早。

  快报记者 安仲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