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7版:文娱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三国背后,有你不知道的精彩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10 年 5 月 4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三国背后,有你不知道的精彩
  新《三国》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在五一小长假与观众见面。从反响来看,目前观众虽然对该剧的一些具体人物持有争议,但总体口碑不错,特别是昨晚播出的两集中,“关羽斩华雄”“三英战吕布”等经典战斗场面,特技与武打场景让很多观众大呼过瘾。记者昨天采访了新《三国》的部分主创人员,了解到该剧一些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

  场景是气派的,花钱是不少的

  长达95集的新《三国》开头就给人大气磅礴的感觉,剧中最大、最豪华的汉王朝皇宫看上去令人震撼。据介绍,位于浙江横店影视城的秦王宫广场、四海归一殿是《三国》剧组使用的规模最大的一个拍摄景地,在剧中,它既作为汉王朝的皇宫大殿,经过改换陈设之后,又可作为曹丕继位后的魏国大殿。此处最早是拍《荆轲刺秦王》时建的,中间有一个大水池。剧组美术指导王贻涛介绍说:“这个景气势非凡,把它一景两用,就可以保证在全剧的开头和结尾都能呈现出最恢弘的画面。”但是,近几年不少影视作品都用过这个景,拍出来的场景差不多。为了避免雷同,剧组决定花大力气改造。“仅是灯光配合而言,这里因为太大,要布的灯太多,像我们要提前3天并增加50个左右的人员来布灯,才能把这里照亮,达到理想的灯光效果。另外,我们也下了血本,把水池填平了,把地面改成三个梯级,把内部的墙面颜色全部改了,立柱和横梁也是新建的,还新建了巨型的玉石后壁、天子龙座等等,耗费有数百万之多。”

  武戏是好看的,效果是真实的

  新《三国》的打斗场面较老版更有观赏性,昨晚播出的“三英战吕布”颇有看点:吕布和关羽、张飞打斗,他突然从赤兔马上“飞身”,单脚点马鞍,方天画戟在空中虚晃一枪刺向关羽,而后潇洒地落座在马鞍上。张飞和坐骑侧身跌倒,谁知张飞驭马术非凡,轻捏缰绳,略提马头,马就扛着背上的张飞站了起来,非常神奇。

  据了解,新《三国》在拍摄武打镜头时很细致,武术指导现场示范动作,马师拉着马头站位。为表现出逼真的骑马射箭镜头,剧组在行驶的卡车上拍摄,模拟射箭动感,拍摄赵云骑马打斗场景也是将马固定住,用风扇模拟自然风,从而拍摄近景和特写的。不同于有些历史片表现武功的浮夸,新《三国》绝对禁止飞来飞去。动作要实打,要稳重,要真刀真枪,要求有一种很强的力度感。

  特效是很牛的,制作是精良的

  新《三国》在中国电视剧制作史上还首次应用了大规模的集群技术,来更好地表现千军万马沙场征战的镜头。此技术从前只在电影中应用。为了再现“孙坚之死”“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等《三国》经典桥段中的场面,在做船的特效时,制作人员首先在摄影棚里不惜重金一比一打造了几个真实的战船模型,而后在进行特效制作时,镜头中的天空、背景的山峰、水中的倒影、大规模的船阵,顺着风向飘扬的军旗等等,特效人员无一忽略,将千万战船水上群攻的效果做到真实与特效的最佳结合。

  另外,演员的很多武戏是无实物表演,最终效果也要靠特效。孙策的扮演者沙溢接受采访时说,有场戏是他脸部中箭,但是因为没有实物,表演全过程就很难,全凭想象,自己用手把“箭”拔出来,还要表现出痛苦状,是对演技的一大考验。在“三英战吕布”片段中,吕布连发18箭,长箭射断城楼柱子也是特效制作,很连贯逼真。

  拍摄是艰苦的,受伤是平常的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新《三国》将近一年的拍摄过程中,剧组演员吃了不少苦。动作导演林峰介绍说:“因为武戏大部分都是外景,所以10个多月的拍摄中,严寒和酷暑我们全经历了。有4个月我们在坦克训练场拍,吃了一肚子的风沙。”他表示,为了表现真实的战争场面和动作力度,很多武打动作的危险系数都很高。30多个马师30多个武行,全都不同程度地负过伤。“‘火烧赤壁’的戏拍完后,我到大家住的房间去看,不是胳膊上鼓着水泡,就是腿上被烧掉一层皮,至少伤了十多个人,像缝两三针那都是很常见的事。还有马师,从马上摔下来,被马踢、被马撞都是家常便饭了。”林峰还记得,有一次拍摄一组几十个盾牌的镜头,当天是将近40摄氏度的高温。”为了让画面更好看,我要求盾牌要一直随着光移动。于是现场的道具兄弟就一直顶着大太阳,搬移这几十个大盾牌。要知道这都是用玻璃钢做的,一个盾牌比一个人还重。”

  通讯员 小曦 快报记者 李谷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