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8版:博客周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5个网友的
微博生活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10 年 5 月 4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5个网友的微博生活
  他们开电脑第一件事情已经不是打开QQ或是MSN,而是到网页上看看有无网友@自己;他们没有一刻闲下来,坐着躺着走着,手上在不停记录自己的生活碎片;他们对着同一个网页猛刷几个小时,只是为了你来我往的几句对话;他们遇到难题不搜索只上微博问;他们的生活被肢解成了若干个短句子……

  这是一群生活在140个字中间的生物,他们用微博展开生活中的各项事宜。他们被称为——“微生物”。

  罗永浩:彪悍的老罗,彪悍的微博

  ID:罗永浩可爱多

  老罗语录

  每次晚上临时加班进写字楼的时候,保安都会一脸怀疑地打量我:“你是干什么的?!”我回答的时候总觉得自己脸上的表情特不自然。我就是那种在电梯里因为别人放屁而心虚脸红的人。

  

  闲聊时说起什么时候大家一起去美国旅游放松一下,小黄斌双眼发亮,很憧憬地说:“去美国就像进了电影里。”我们对美国的印象一大半都是电影里来的。

  

  晚上下楼到光合作用书店看了看,发现我的《我的奋斗》到货了,这是生平第一次在书店看到印着自己名字的东西,很镇定地激动了一小会儿,悍然买了一本出来。之后到五道口吃饭,在地铁附近的盗版书夜摊看了看,发现居然还没有被盗,心情复杂地回家了。

  

  来自思想界的《我的奋斗》书评:1.//@张恩超:纸张挺好的;2.//@谭伯牛:要是不写字就更好了。//我发了上面这条微博之后,思想界打起来了 //@西门不暗:你是在侮辱思想界吧,什么人都可以归入?

  刷屏和几万人聊天

  现在回想起来,多年前罗永浩老师已经显示出了“微生物”的潜质。风靡网络的“老罗语录”不就是一个“老罗微博”的音频版么?“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多么符合twitter精神啊:几句话,意思表达清楚,有回味余地,适合拿去当签名,易于广泛转发。

  去年,老罗开始了twitter和新浪微博同步活动的日子,此间微博上出的最大新闻就是老罗大大方方地、冒网友之大不韪地承认自己是“可爱多”一枚。随后老罗高高兴兴地开了人人网(原校内网)公共主页,猛刷主页状态,并称自己就是那人人网状态当twitter玩的,刷屏猛烈在所难免。

  人人网的用户以学生居多,老罗饶有兴致地和年轻人在状态里你来我往,一句一句地反驳他们骂自己的话。老罗说这种对话“感觉挺好的”:“不太忙的时候跟十万多人群聊感觉挺高兴的,不过聊多了也就没什么感觉了。” 不过,现在人人网上已经少见老罗细致耐心地“答青年问”,他说自己已经习惯了骂他的话:“现在基本上习惯了,很少应对,觉得浪费时间。不过有时候也会情绪不稳定回几句阴损的,然后觉得自己又没出息了。”

  老罗依然会隔三差五地在各个网上和网友对话,不过要想让他回复是个碰运气的事儿:“我觉得我不是根据留言的类型选择回复,而是根据我自己的心情和状态选择回复,总的来说,闲的时候如果刚好心情还不错,就会回复几个。”

  挺一挺曾轶可,发一发广告

  严格说来,老罗并不能算是特别严重的“话痨”,他只是某一段时间刷屏比较猛——尤其是力挺曾轶可的那段时间,相信不少网友都对他那些语录记忆犹新。老罗说,那阵子自己还被不少老朋友拉黑了:“前一阵猛挺曾轶可的时候,很多我的老朋友都受不了了,纷纷取消关注了。”

  除了自己的偶像,老罗的话痨重点都在他的学校和新书上,他乐呵呵地说自己在微博和其他网站上的一系列宣传都收效良好:“我觉得我做广告做得比较花心思,态度端正,骨子里又诚恳,再加上手法脚法都细腻,所以还挺受欢迎的。”

  我推荐江一燕老师

  老罗对自己的微博内容总结为:“没觉得某一类题材的特别多,好像比较平均,非要说哪一种多一点,可能也就是抖机灵和装可爱的多一些吧,但每次都被人识破。”

  他觉得“微博看多了就麻木了”,不过还是有伊人能占据罗老师的芳心:“哦,对了,我很喜欢江一燕老师,觉得她气质奇好,推荐她的微博客,照片很好看,每次看了心情都会很好,比那些臭贫的文人好多了。”

  熊阿姨:人际大纽带

  ID:熊阿姨

  熊姨语录

  换了个手机,许多去年删掉的短信都奇怪地冒了出来,看到一个已经久未出现的发信人名字不由得一激灵,明天不管找不找到同伴我必须去热波,去看那个唱歌装纯的乐队,我要见到那个让你纠结沉迷暗恋的终点。

  

  围观了会儿满场十二三岁小女孩的自由拉丁和恰恰,衣着挺成熟但没胸没屁股,动作不协调,真不明白萝莉有什么好看的。

  

  两个宅女出去吃饭,翻开菜单习惯性第一个先找外卖电话,一个翻封底找无线密码……

  

  受不了没有旅游安排的假期,虽然平时也没几节课天天自习跟放假一样,但现在就是浑身每个细胞都闲得不舒服啊不舒服!

  我根本就是怪阿姨

  “白板报”的主人王佩对熊阿姨的评价是:“熊阿姨是我们很多人的联系节点。 人人都爱雷蒙德,谁都难舍熊阿姨。”熊阿姨对此欣然接受:“说对了,我有个自称叫人际大纽带。”熊阿姨在网上人缘极好,发言生活化又充满嚼头。虽然和蜀黍级的王佩一起玩,ID又叫做“熊阿姨”,不少网友以为她就是阿姨级别的,可是我们的熊阿姨还在上大学啊。

  熊阿姨说:“因为16岁那一年被3次叫阿姨,悲愤中干脆用这个做了网名。”而且,她也不介意被划入“怪阿姨”的行列:“长相上当然喜欢年轻化,但是内心还是希望自己更成熟更独立,加之邪恶的特质也不少,所以不怕被划入,压根就是怪阿姨。”

  5分钟刷新一次

  熊阿姨对于twitter的热衷程度,她说是:“5分钟刷新一次。” 她很有自知地采取了一种“强制断网”的策略来治自己的“刷新强迫症”:“添了一部诺基亚1202的古董机型,完全不能上网,上自习的时候拿着它就能全神贯注看书了。”

  不要迷恋抖机灵

  很多网友初次接触微博产品的时候,都会对“精彩语录”产生极大的热情,同时把聪明劲儿都用在琢磨140个字的抖机灵上,熊阿姨觉得这种玩法只是初级阶段的:“我自己的微博不是一个产语录的地方,脑子里很多好玩的话都有索引性,不能单独拿出来。热衷于耍贫嘴抖机灵,应该是微博的初级玩法,时间长了,还是有用的信息和看法更吸引人。”

  刚刚接触微博产品的网友还容易迷恋的一件事情是关注数量,越多人关注自己,就觉得多了一份成就感。熊阿姨建议这些想迅速增加关注数的网友:“大量注册马甲关注自己,时间短,速度快,绝对有奇效。”

  说一千道一万,她觉得不需要给一个140个字的小产品过多分属性:“不需要神话它也不需要妖魔化,带着自己的想法和意趣来生活,就好了。”

  胡淑芬: 爱生活,爱芬姐

  ID:胡淑芬

  芬姐语录

  春天真的到了。出门听到有鸟儿在吵架,她说:“不理你不理你不理你,不——理你。”她男朋友没理她。

  

  面试一名编剧,我问:“怎么证明你有幽默感?”他说:“我一说话他们就笑。”“你说什么?”“我说我有幽默感。”

  

  为什么我每次看到江美琪,都会想到江米条呢?好奇怪,有人有同感吗?

  

  我也不是不能接受你,如果你能再年轻点,漂亮点,苗条点,如果你能头发再多一点,粉刺再少一点,如果你不是男的。

  

  上了微博,居然发现自己有正义感,这太让我意外了。我一直以来的理想,是在一个充满正义的世界里,做个邪恶的小坏蛋。现在,我对这个世界和我自己都很失望。

  “大婶推显然不对。”

  首先,胡淑芬是一个男的。其次,胡淑芬在微博界已经混了很久。门户网站还没有瞄上微博的时候,胡淑芬已经在饭否上玩得兴高采烈,每句话都自称“笔者”,用一张半裸照当头像,吸引各方少女前往。

  “胡淑芬”的名字和他的头像、以及发微博的内容加在一起,很容易让人觉得时空错乱:胡淑芬是多么典雅又朴实的女性名字啊,偏偏头像是个男的,微博内容则透着淡定的有趣。比如这一条:“训练我家狗狗说普通话,让她叫我,老胡、淑淑、阿芬……一个都学不会。后来,我给自己取了个名字叫‘汪汪’。”各种特质加在一起,网友们喊出了“爱生活,爱芬姐!”的口号。

  按照网友们习惯的分类,微博用户应该是有这几种:政治推、生活推、技术推。有人觉得胡淑芬这样无法定义出路数的可爱人物只能归结到性别上:大叔推。可是我们可爱的芬姐分明用字细腻情感丰富,于是又有人觉得他这样的应该算“大婶推”。胡淑芬对自己的微博定位是:“基于我的全面与分裂,分到哪一类都不合适。叫我全能推、跨界推、复合推好了……大婶推显然不对,大姐推还可以。”

  芬姐牌情话,必属精品

  胡淑芬的微博语录,最让广大女网友动心的就是“情话”系列。胡淑芬经常定期或不定期地在微博上推出一些情话,加上“情话”的标签。每逢情人节这样的特殊日子,微博上的广大网友还会响应他的号召,来一个“情话集体大爆发”。

  胡淑芬的情话动人而又有趣,最出名的是那句:“在古代,我们不短信,不网聊,不漂洋过海,不被堵在路上,如果我想你,就翻过两座山,走五里路,去牵你的手。”

  胡淑芬的情话如此感人,不由得让人怀疑他是不是一直在默默地对某个姑娘倾诉衷肠。胡淑芬对于写情话的动机如此解释:“情话自己要从心里冒出来,只好把它们写下来。心里在爱着,情话就会冒出来。不是写给某个具体姑娘,是写给我想象中的恋人。写出一句动听的情话,我自己也似乎收信人一样,充满幸福,感觉像个热恋中的人。”

  虽然胡淑芬在互联网是以恶搞作品出道,可是他的微博却始终透露着某些含情脉脉的味道。比如他的微博简介上留了两个邮箱,一个注明“工作用”,一个则是“恋爱用”。胡淑芬的“恋爱用邮箱”有没有艳遇呢?芬姐对此很沮丧:“恋爱用邮箱收到过信,不过都是跟我开玩笑的,我很失望。”

  要是世上有千千万万个我

  胡淑芬乐于和各种微博网友打交道,相互留言相互调戏。胡淑芬对于自己回复和关注的标准是:“有趣的、有思想的留言,我会回复。有趣的、有思想的、头像是美女并证明是本人的,我会关注。 ”

  目前为止,最让芬姐印象深刻的微博发言是网友对他的评价:“要是世上有千千万万个胡淑芬该多好。我要和每个胡淑芬共事,做朋友;每个好姑娘都能分到一个胡淑芬,最好的姑娘可以分到两个。世界和平,爱情没有悲伤。如果实现这样的美好世界需要做出牺牲,我本人愿意放弃做胡淑芬的权利。做不成胡淑芬,做那位被胡淑芬深爱的姑娘也很好啊。”

  于婆:老公推+调戏小姑娘+控大叔

  ID:于婆

  于婆语录

  穿得少,心情好。

  

  临近下班时间,老公电话问“今天加班到几点?”他以前都是问“吃什么”的……我是加班女帝。

  

  记得早年某牙膏品牌广告,小女孩说:“我有新妈妈了。”然后她抗拒新妈妈、不要玩具,后来新妈给她挤某品牌牙膏她就笑了,还跟新妈相视而笑。一般人很赞这个广告,但是真正有这么回事的人,看见这广告就恶就呕。

  

  工作累很晚回家,老公很爷们地叫一声“辞掉!”感觉很好啦,几个女人架得住爱人说一句“我养你啊~”:)

  “于婆”出自《红楼梦》

  于婆的网名是“yupo”,头像则是一张微笑的脸。去年7月刚刚步入twitter,却迅速地积攒出了3000多个关注量。于婆的名字“看老”,其实不过生于1984年。让人惊讶的是,她早早地结了婚,安安稳稳地在微博上晒着自己的已婚生活。

  关于“于婆”这个ID的来历,其实是很文艺滴:“是因为喜欢《红楼梦》里一段故事,宝玉冒雨去看黛玉,黛玉说他穿着蓑衣像“渔翁”,后来黛玉拿着雨帽玩儿,失口说自己像那画儿上的“渔婆”了,被宝玉发觉笑了她一下。很喜欢这种温馨含蓄可爱的小儿女感情。我自己姓于,就这样叫了。”

  上twitter三件事

  于婆喜欢在twitter上扯些家长里短。老公和自己小别啦,做饭啦,老公喝醉了拿她的名字编成歌唱啦……看得众多大龄或小龄未婚女青年艳羡不已,跟她抒发一下恨嫁之心;而同样已经嫁作人妇的已婚女则要过来分享一下已婚的各种经验教训。微博传递消息快,导致新闻和公共事件容易成为网友关注的焦点。而于婆这一小角的柴米油盐却让人觉得眼前一亮。

  除了发一发“老公推”,于婆还喜欢“调戏小姑娘”,女人欣赏女人的情绪,恐怕是男人难以理解的。于婆喜欢和小姑娘相互表达欣赏之情,同时顺手推销几个单身小姑娘,鼓励男同胞们奋勇直追。

  对喜欢的小姑娘不掩饰,对于自己仰慕的大叔,于婆也充满热情:“控大叔啊。推上有好多迷人拉轰的大叔啊——口水ing。”总结下来,自己在twitter上做了三件事:发老公推、调戏小姑娘、控大叔。

  转微波炉也要上twitter

  于婆自我感觉属于“中度话痨”:“我在熟悉twitter之后就开始越来越话痨,几乎每天都很high;春节之后由于工作变动和忙碌而渐渐被动降温。中毒最深的表现……转微波炉的宝贵几分钟都要充分利用起来上twitter。”有点瘾也好,至少不会在老公疯狂游戏的时候变成“电脑寡妇”:“老公也很清楚我沉迷twitter,我有事要忙会对他说:‘你去玩游戏吧~’。而他有事要忙会对我说:‘你去上twitter吧~’”

  “瘾”这件事,总归会有点不好的地方:“比如有时熬夜上推,影响我第二天工作和健康。”于婆给自己上了点强制措施:“我会强制自己零点下线,会留下一条推说‘午夜停推’。”这个习惯执行到了最后居然有网友主动监督:“超过午夜我若再发消息,会被网友们轰下来或者哄下来。”

  斯宾诺莎:和陌生人玩是有趣的体验

  ID:斯宾诺莎

  斯宾诺莎语录

  昨天穿着便衣在园里跑来跑去,尽管挂着志愿者证,但再也没有游客对我围追堵截,狂问问题了。本该觉得很轻松,可是又觉得很失落。我真是劳碌命。

  

  雷打不动的问候,好窘……亲爱的复旦志愿者早安~沐浴晨曦,团团为你送上一捧橘黄的向日葵。昂起头挺起胸,任阳光打在你我的脸上心间,展现最坚毅的姿态。面朝人海,春暖花开~

  

  微博小秘书发私信通知我要举办什么同城活动,并说“因为您是所在城市粉丝较多,影响力较大的微博,所以才特地发私信给您。”——她这是在搞笑么?(我是在确定大部分小秘书都是女人的前提下才选了“她”)

  

  今天吃完饭看到黄瑚,我很开心地喊:“黄老师好!”在我身后的阿立立刻跟进,很开心地喊:“胡老师好!” 哎呀,人生这么欢乐究竟让我如何是好啊如何是好。

  边微博,边存档

  斯宾诺莎在人人网(原校内网)上是“人气用户”,被朋友们称为“校内天后”。她在微博上看到好玩的东西,就会转发到自己的人人页面上去——各个网站之间的信息流动,就是由这些勤劳的手快网友完成。一来一往之间,微博和人人网的人气都有提升。

  “斯宾诺莎”这个ID有点奇怪,因为是一个哲学家的名字:“当初选择这个ID 只是因为手头正好有本斯宾诺莎的书。当时许多ID已经被占用,斯宾诺莎是比较冷门的哲学家,知道的人很少,所以估计不会被占用,就用了。 ”

  斯宾诺莎觉得自己还算是很节制的“微生物”:“中毒最深的表现就是每天一睁眼都是先用手机上网查看自己的首页,睡觉前最后一件事也是。”

  “微生物”们痴迷微博的表现一般都是刷新强迫症和难以专心做事,而斯宾诺莎却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习惯:存档。她会把自己看到的、喜欢的微博存下来,然后定期发布到博客:“有些语录是自己非常喜欢的,将喜欢的存档是习惯。我偶尔会将这些语录发到博客或者SNS网站上去,希望和更多的好友分享自己获取到的有趣的语录。”

  有节制的“微生物”

  身为新闻学的研究生,斯宾诺莎非常清楚微博产品的负面作用,除了会分散精力之外,她觉得从信息获取上来说,也不全是一件好事:“微博的信息太过分散,而且在你关注人数到达一定程度后,页面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混乱,每天消化这些信息需要浪费大量的时间。所以现在每天基本上扫一眼关键词,了解基本的硬新闻信息即可。无聊的时候多看看其他人发的琐事。”——非常有节制的使用习惯。

  不过,斯宾诺莎说,自己喜欢在网络上和陌生人交流:“压力很小。可以接触到更多不同的人。长到这么大,交友圈已经相对固定,和陌生人玩可以和别人分享人生,是很有趣的体验。”

  快报记者 张润芝

  “微生物”的标志

  twitter小鸟

  twitter是最早的微博客产品,诞生于2006年。twitter在英文里的意思是“小鸟的啁啾”和“很弱的脉冲信号”,和微博客“发出只言片语”的功能恰好吻合。于是一只小鸟也就成了twitter的LOGO。这只小鸟经过twitter的推广之后,被微博客的使用者们视为叽叽喳喳的“话痨”的象征。如果我们把微博客的使用者称为“微生物”的话,这只小鸟当然也就是“微生物”的标志。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