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8版:好书快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别以为货到付款就安全了
· 《天下收藏》背后的故事
· 别以为货到付款就安全了
· 《天下收藏》背后的故事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10 年 4 月 28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别以为货到付款就安全了
  [内容简介]

  人在社会漂,哪能不遇骗子!本书在轻松愉悦的故事中,让你了解骗术的真相。同时,“资深受骗专家”联合几十位网友的反骗技巧更让骗子郁闷至极,更好玩的骗术点评更让读者感受到骗子的恶俗。无论是大中学生,还是白领、蓝领、黑领、花领,以及60岁的老人,都有必要看看这本书。

  [上期回顾]

  碰瓷这个行当是清末一些欠抽的八旗子弟“发明”的。如今,玩碰瓷的人也不少。如果大街上有人告诉你,你碰掉了他的手机;或者当你在公路上开车,有人说你撞坏了他的车时;当心!你可能遭遇了碰瓷。

  送来的手机和广告里不一样

  “商品送货上门,货到付款,品质有保障!”如果你看到这样的购物广告,就以为可以放心无忧地购物的话,那你就错了。现在,很多骗子都好玩这一手。虽然等货到了才付款,但是,只有你付款后才能验货。而等你验完货发现是山寨货,再想要钱的时候,那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张先生就是被“货到付款”的骗子给忽悠了几千块钱。

  张先生看到某电视购物里的一款名为“Konkame”的手机,骗子在广告里介绍这款手机是“双卡双待,可视频通话,待机10多天,机身镀金,只要1698,赶快行动……”张先生一时冲动,就拨打了电视屏幕下方的电话。电话里导购小姐说两部手机只要1698元,货到付款。张先生在打完电话后就下了订单。

  几天后,张先生收到了邮局送上门来的快递。为了安全起见,张先生要先打开包裹验货,但是却遭到邮递员的拒绝。邮递员说:你必须先签字交货款,才能拿到包裹。“货到付款”其实是“先付款才能开包查看货物”。无奈的张先生只得交了钱才打开包裹,但是,却发现里面的手机只是两部杂牌的“山寨机”,根本没有宣传中的视频通话、卫星定位等功能。于是,他马上向送货的邮递员反映,对方说他们只管运送包裹,如产品有问题,需与售货方联系。

  正在郁闷的时候,张先生又接到了手机厂家“售后中心”主动打来的电话。张先生将收到的手机无视频、无定位功能的情况一说,对方告诉他是物流发错货了。并称张先生原来购买的手机断货了,现在会再补发两部价值3680元的网络版新型视频手机,还说现在这种机型搞优惠,张先生只要在原来购买的基础上再加1000元就可以得到了。

  “已收到的这两部手机怎么办呢?”张先生不好意思地咨询对方,得到的回答是,在将要补发的包裹里会有一张全国联保的发票、售后联保电话表、车载充电座、福娃充值卡、蓝牙耳机、1G内存卡,还有100元钱,这100元钱是给张先生补偿的邮寄费,让张先生将已经收到的两部手机寄回来时使用。为了让张先生百分之百相信,对方还千叮咛万嘱咐地告诉张先生,收到包裹后一定要把之前寄错的手机给他寄回去,不然他很难向公司交代。过了没几天,张先生再次收到邮递员送来的包裹。给邮递员1000元货款后,他打开包裹一看,里面竟是一部假手机。

  “这个手机是假货,根本没法用。”张先生再次上当受骗,却投诉无门。之后,仍有电话打过来说,要再次给张先生调换功能强大的光充电手机。

  骗术揭秘

  骗子先是在电视、网络上打广告,将产品吹得天花乱坠,并表明货到付款,引人上当。一旦你订购了,就会给你发去与宣传内容明显不符的产品,甚至是假货。利用货到付款的漏洞,让送货人员先收到货款再给你货物,你即使发现货物不对也无法退货。利用你的心理,以售后为名,打着更换新产品的幌子,再次引你入套。包裹上不标明退货地址,你即使想退货也无处可退。事后不是拖延,就是玩失踪。因为你只有个电话,连骗子的地址都弄不清楚,投诉无门,只能自吞苦果。

  掉进裸价陷阱就很难出来

  任何行业都有潜规则,这很正常。但是,如果你这个潜规则里面暗藏骗局,那就不是规则,而是诈骗了。现在,很多商家打着“裸价销售”的旗帜来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如果你以为这样就可以捡到一个大便宜的话,那可就中了他们的圈套了。

  李先生刚刚购买了某知名品牌的液晶电视,卖家承诺上门安装,一不小心却被安装师傅敲诈了一千多块。

  原来,师傅在给李先生安装电视的时候,建议他把电视挂起来。李先生想,这样倒也好,还省地方。于是,就同意了。等师傅安装完后,却以“电视机挂架费”要了李先生800块。这还没完,随后,师傅又从工具包里拿出几根大拇指粗的线,分别将有线电视插头、机顶盒、电视机、DVD等连接起来,全部装好后,师傅告诉李先生,这些都是高清线,原来的连接线效果跟这些高清线没法比,四条总共480元。

  师傅走后,李先生上网查了一下大吃一惊,电视机“挂架”,网上报价才100多元;而所谓的高清线更是离谱,也就几条电线而已,网上报价只有10~20元!

  以上案例是很多商家常用的伎俩,这种情况在旅游业更是非常普遍。

  比如某旅行社报价1399元的泰国六日游,如果你报名的话,就会被告知1399元是前五名的价格,现在已经没啦,只剩下1699元的了;而如果你报了1699元的旅游团后,就会发现还要再掏签证费、燃油费等,加在一起费用至少要2100元以上。

  这还没完呢,在旅游途中,导游会不断向游客推荐名目众多的自费旅游项目。回程时,每个游客还要给导游“小费”。

  而在装修行业,这种陷阱更多。

  周女士被某装修公司所宣传的“裸价”装修所吸引,于是便与其签了“裸价”家装合同。双方约定,由对方为其装修90平方米的新房,材料由周女士自己购买,对方负责装修,总装修价为两万元。不料开工不久,家装公司以“未购买他们推荐的某品牌瓷砖”为由,向周女士收取贴砖费。此后,对方不断增加项目,如今工程刚进行了一半,周女士已花费三万多元。

  在周女士提供的装修合同上看到,该装修公司只是明确了水电改造、墙面乳胶漆和铺瓷砖等人工费用。诸如瓷砖铺贴面积、水电改造面积具体是多少、如何计算等,则没有进行明确。另外,在墙面刷漆项目中,该装修公司省去了必要的刮腻子程序,卫生间的防水项目及收费没有在合同中约定,这些都为装修公司增项收费提供了可操作空间。

  “裸价”装修开工后,装修公司十有八九要增项,这在装修行业是公开的秘密。部分装修公司的惯用手法是,在签订合同或者报预算时,故意少写一些工程项目,或者模糊装修材料品种、品牌、材质及工艺说明,如门套用什么材质、门套线宽度多少、五金件和灯具如何安装,这些细节一般不予明确。进入施工后,装修公司往往根据工程进度,不断要求你增加装修项目和费用。

  骗术揭秘

  生产企业以最低供货价把产品提供给经销商后,不再过问销售事宜,产品的运作和分销完全由经销商自己负责,这就是所谓的“裸价”销售。不论是生产企业还是销售企业,其“裸价”都是相对其他正常销售价格而言,并非消费者理解的零利润。

  具体到房屋装修上,因涉及的材料和品种众多,装修公司所谓的“裸价”到底是单一材料,还是全部材料不好确定,其反映到装修总报价上,会给装修公司提供可操作的空间。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