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14版:公民·问政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不给现房安置,高龄拆迁户住哪
· 不给现房安置,高龄拆迁户住哪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10 年 4 月 28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不给现房安置,高龄拆迁户住哪
无锡滨湖区坦言:建的没拆的快,现房安置难;正在想办法建临时过渡房
  最近家住无锡市滨湖区华庄街道的杨先生碰上了难题——家里的房子碰上拆迁,安置的农民安居房却要在两年后才能造好。“家里有80多岁的老人,别人不愿意租房子给我过渡,你让我这两年时间到哪里去?”记者调查发现,造成拆迁户租房难的主要原因在于安居房建设速度远赶不上拆迁速度,无法实现现房安置,而这个问题在无锡全市都普遍存在。

  [民声传递]

  为什么不给现房安置

  类似杨先生的遭遇,此前在无锡几个网上论坛还有政府信箱里也都有过反映,比如网名“看猢狲出把戏”的网友4月24日就在东林书院论坛上发帖称,自己是太湖新城华庄街道的居民,最近他家所在地区贴出了拆迁公告,拆迁公告上的农民安居房为贡湖苑(期房)。这位网友说他家四世同堂,如果拿期房,因为家里老人年纪很大,没法租到房子,他想问问他们家这种情况有没有拿现房的权利。

  按照无锡市现行的集体土地拆迁政策,一般拆迁方会补偿给拆迁户1~2年的拆迁过渡安置费用,这笔费用少的数千元,多的有3万~4万元。可问题是有些特殊家庭捧着拆迁费也租不到房,杨先生就是其中一例。“从3月份开始我就在附近看房子了,”杨先生说,“我看中一套,房租都谈妥了。可是一听说我家还有80多岁的爷爷,房东就不愿意租给我们了。”

  而事实上,几乎所有出租房子的人家都不愿意把房子租给老人或者病人。杨先生很郁闷,转而觉得目前政府拆迁工作似乎有欠缺,“不是说拆迁要尊重民意,尽量零过渡么,为什么就不能考虑我们这样的家庭,让我们能得到现房安置呢!”

  [记者调查]

  街道没有现房可安置

  “现在的实际情况确实让老百姓受委屈了,不过我们也没办法。”无锡市滨湖区华庄街道副主任吕永军说。

  据吕永军介绍,杨先生所说的拆迁项目是华庄街道今年的一个重点拆迁项目,主要是为了配合无锡市政府尚贤河生态湿地、贡湖湾湿地建设工程,目前拆迁范围涉及到华庄街道周潭、双茂两个社区,占地面积大约在43万平方米,涉及居民大约2500户左右。

  吕永军说,此前已经建设完毕的华庄街道农民安居房主要集中在附近的落霞苑、凯发苑以及水乡苑。可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这几个安置点已经无法安置这么多居民。在市里的支持下,该区今年启动了新的安置点贡湖苑的建设。贡湖苑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但目前该项目还在规划定点、设计施工图阶段,即使5月份正式开工,也要两年时间才能建好。

  [官方回应]

  加建临时过渡房应急

  对于杨先生的质疑,吕永军觉得很为难,他只能建议杨先生再等等。据其介绍,类似杨先生这样因为家里有高龄老人、残疾人以及特殊群体有钱仍租不到房的情况,在拆迁中确实存在。之前他们也想过办法,就是建设临时过渡房,不过从现有的情况来看,临时过渡房的数量也远远不够。比如华庄街道此前在水乡苑附近建设了300多套临时过渡房,这些过渡房供特殊群体临时过渡使用,每个月租金只要200~300元,不过全部住满了。为此华庄街道还在协调土地争取新造300套临时过渡房,估计最早在今年8月份可以建好。

  [记者再调查]

  建的赶不上拆的速度

  吕永军透露,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集体土地拆迁一般都是没有现房安置的,而且这不光是华庄街道如此,整个滨湖区乃至无锡市也是如此。而记者调查发现,不管是临时过渡房不够用还是农民安居房没有现房的局面,都与拆迁进度快拆迁量大有关,拆迁进度与安居房建设之间的矛盾普遍存在。

  以无锡市滨湖区华庄街道为例,据吕永军透露,华庄街道2008年的拆迁面积为83万平方米,去年的拆迁面积是91万平方米,而今年一季度的拆迁面积就达到了38万平方米。但目前正在建设的贡湖苑规划的建筑面积也不过40万平方米。

  无锡市滨湖区建设局有关人士表示,把华庄街道碰到的情况扩大到整个无锡市滨湖区,问题也同样存在。农民安居房再怎么建设也跟不上拆迁的速度。据介绍,2009年无锡市滨湖区的拆迁量为近500万平方米,而记者查阅资料发现,2009年无锡市滨湖区安置房开工312万平方米,竣工306万平方米——与安置面积存在巨大缺口。

  无锡市滨湖区委书记朱渭平今年2月在接受网友在线访谈时也承认,滨湖区要加快安居房的建设,让拆迁户能够缩短过渡的时间,最好是零过渡。但按目前的安居房建设进程,要实现理想的现房安置几乎是空想。

  快报记者 陈超

  编后

  建的没有拆的快,这是无锡一个街道拆迁安置遇到的难题,地方政府官员坦言这也是全无锡的一个难题。而事实上,这个现象在其他城市也普遍存在。笔者老家南通通州区某镇今年启动了大规模集体土地房屋拆迁工作,从年前拆迁告示分发后开始,当地百姓就到处找房子租,两三个月时间,租房价格飞涨。到现在,有些出手晚的人家,已经很难在周边租到房子,尤其是一些上年纪的老人家,面临无处安身的困境。而安置房,最最乐观的估计也要一年半以后才能建好。

  地方政府谋求发展,加快城乡建设的初衷无疑是好的,相信最终受惠的也是老百姓。但地方官员是否可以在征地拆迁工作中,设身处地多为老百姓考虑一点,及早意识到群众可能遇到困难,并尽量去避免?先建还是先拆,官员的一念之差,带给老百姓的是难以安身的“苦”与乔迁新居的“乐”两种截然不同的境遇。

  希望地方主政官员不要忘记“以人为本”这个我们党的执政理念,老百姓之“乐”才是这个执政理念追求的目标啊!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