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财经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基金一对多集体跑赢公募
· 9只基金今年收益超8%
· 14券商开通“配对转换”
· A股跌美股涨 QDII峰回路转
· 阳光私募论坛移师上海
· 去年五大金刚只剩一家
· 基金一对多集体跑赢公募
· 9只基金今年收益超8%
· 14券商开通“配对转换”
· A股跌美股涨 QDII峰回路转
· 阳光私募论坛移师上海
· 去年五大金刚只剩一家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10 年 4 月 27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基金一对多集体跑赢公募
最牛产品领先王亚伟16个百分点
  记者通过多个销售渠道统计,今年以来基金一对多产品业绩分化明显,却集体跑赢公募。截至4月23日,汇添富旗下的中信建投-添富牛1号今年以来以22.80%的净值增长率居三十余只一对多产品之首。同样成立于去年9月的广发主题01紧随其后,以20.36%的收益率位列第二,同为广发旗下的广发积极成长排在第三位,该产品今年以来净值增长率为17.50%。另外,还有8只基金一对多产品同期只取得负收益。 □快报记者 王慧娟

  一对多集体跑赢公募

  一份由多家销售渠道搜集整理的基金一对多业绩情况一览表近日曝光。根据这份表单的不完全统计,由多家基金公司在银行、券商等不同渠道销售的34只一对多产品,截至4月23日,今年以来平均实现5.46%的收益,明显强于公募基金-4.43%的平均收益水平。其中,汇添富旗下的中信建投-添富牛1号今年以来以22.80%的净值增长率居三十余只一对多产品之首。同样成立于去年9月的广发主题01紧随其后,以20.36%的收益率位列第二,同为广发旗下的广发积极成长排在第三位,该产品今年以来净值增长率为17.50%。排在最后的一只一对多产品净值收益率为-5.39%。根据统计总体来看,在众多基金一对多产品中,以广发基金、汇添富基金和易方达基金整体业绩最为突出,广发基金旗下6只和汇添富、易方达分别3只基金一对多产品同时居于前15名。

  统计表单同时显示,还有8只一对多产品今年以来仍处于净值负增长的状态。例如,深圳某基金公司旗下一对多收益率为-5.39%,而另一大型基金公司旗下两只一对多产品至今年4月23日的收益率分别为-4.36%、-3.87%。

  最牛一对多领先王亚伟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23日,公募基金平均收益率为-4.43%,净值增长最快的两只基金为嘉实主题精选和大摩领先优势,分别取得14.31%、12.13%的收益率。王亚伟管理的华夏大盘精选同期收益率为6.62%,落后汇添富中信建投-添富牛1号22.80%超过16个百分点。

  据从银行渠道了解到的数据,目前,汇添富旗下几只“一对多”产品都取得了优异业绩,在各渠道相关产品中位居前列,其中一只产品成立以来的净值增长率已达35%。据悉,汇添富基金旗下两只专户“一对多”产品——“汇添富-民生-双喜添富牛1号资产管理计划”和“汇添富-上海银行-东方证券添富牛成长1号资产管理计划”已获批,并将在五一节后正式发行。据了解,2010年以来,汇添富数款一对多专户产品在银行热销,几只产品都在一天之内全部售罄。更有一只产品创出5分钟销售完毕纪录。这也是汇添富继今年1月一对多产品十五分钟售罄后再创一对多最快发行纪录。

  首尾业绩相差不足20%

  海通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统计,非结构化私募基金中,第一名和最后一名近一个季度业绩相差34.64%。非结构化私募基金之间季度业绩标准差5.55%,远高于股混型公募基金之间2.91%的标准差。这说明非结构化私募基金的业绩分歧严重。

  但在基金公司专户“一对多”业务中,记者了解到的7家公司部分产品,第一名和最后一名季度业绩相差不超过20%,小于信托型私募产品。

  据了解,专户“一对多”广泛采用阿尔法策略是区别于信托型私募业绩的重要原因。所谓阿尔法策略是指通过精选个股来获取超额收益。震荡市中,基金公司往往能够利用自己庞大的研究团队精选个股。

  银行渠道信息显示,招商基金自去年9月以来成立的专户 “一对多”产品均取得了不错战绩。截至上周末,招商基金旗下六只 “一对多”产品均为投资者带来了绝对收益,其中有产品收益超过20%,其余多数也在10%附近。

  产品业务格局不同

  多家银行的私人银行工作人员先后向记者反映,基金一对多自去年9月问世以来,在过去的大半年时间中已初步形成了一种不同于公募业务的格局。“一些老牌基金公司一对多的投资业绩与它们的公募业绩排名并不相称,至少目前来看,公募产品的业绩对一对多的投资者并不能构成参考。”一位银行人士对本报表示:“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到各个渠道尽可能多地搜集一对多产品业绩的原因。”难以摆脱公募的思维方式可能是部分基金公司在一对多上水土不服的主要原因。“据了解,一些一对多业绩做得较好的投资团队中,很多人原先就是私募出身;与从公募转来做一对多的基金经理相比,这些人的操作风格与思路与一对多产品更契合。”上述银行人士这样认为。 “一对多的投资管理与公募基金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一家合资基金公司的总经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一对多投资具有小金额、多账户等特点,与公募基金倾向于在指数化配置的基础上做增强投资不同。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