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7版:快报110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拆迁办说:“瓦自己掉了!”
· 事故车当新车卖 “海狮”牛!
· 五楼天井加盖子 楼下“暗无天日”
· 包工头拖欠装修款 民工怨!
· 30层住宅楼电路失火 居民苦!
· 拆迁办说:“瓦自己掉了!”
· 事故车当新车卖 “海狮”牛!
· 五楼天井加盖子 楼下“暗无天日”
· 包工头拖欠装修款 民工怨!
· 30层住宅楼电路失火 居民苦!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10 年 4 月 27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一个月前已停拆?可逸仙村房顶上为啥片瓦不存
拆迁办说:“瓦自己掉了!”
  3月6日,快报曾刊登《民国建筑逸仙村已停拆》一文。可是,近日市民反映,逸仙村还在拆。昨天,记者看到,与上月相比,房顶上已片瓦不剩。拆迁办表示,房顶上的瓦是自行掉下的。拆还是没拆,玄武区文化局表示,还需进行调查。

  市民:他们还在拆

  昨日,记者与玄武区文化局的工作人员来到逸仙村。房顶上的瓦全没了,只剩下孤零零的木梁。而一个多月前,就在文物部门向快报表示逸仙村已停拆的当天,房顶还有很多瓦片。虽然现场没有看到拆房,但逸仙村多位居民反映,确实还在拆。

  居民告诉记者,上个月停拆以来,还有人一直在拆。“一般七八个农民工,拿着工具,爬到房顶上敲。”居民们说,上周三、周四、周五都有人来拆。“他们很不规律的,有时早上6点就来了,拆到8点收工,动作不是很大,就是一个门一个窗子地拆。”

  拆迁办:

  瓦是自己掉下来的

  “这里早就停拆了。”昨日在拆迁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上次还有好多瓦,这次怎么一片都没了,只剩木梁?”记者问。这时,另一位工作人员说,“因为旁边地下通道正在施工,这房子下沉了十几厘米,房顶上的瓦都掉下来了。”“掉下来的瓦,怎么会堆放整齐?”记者问。“不是怕砸到人吗?工人拿下来堆放的。”

  就在办公室前面的空地上,搭有三个帐篷。一位住在这里的小姑娘说,她的父母在周围“收柴火”,都不在家。这几个帐篷里住的都是老乡,也都是“收柴火”的。而逸仙村的居民告诉记者,这里住的正是拆房子的工人。在帐篷附近,还有几堆木材,表面发黑,上面还钉有很多铁钉。

  文物部门:

  继续违规,性质很恶劣

  逸仙村是原国民政府立法委员会旧址,去年12月28日作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南京新发现”被公布。南京市文物局文管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南京市“三普”中新发现的1800多处文物,都要经过专家论证以确定文物级别。“在定性之前,是不允许任何人和单位动的。”他表示,如果逸仙村确实还在被拆,“继续违规,性质是很恶劣的,要由区文化局进行行政处罚。”

  按照国务院“三普”的相关规定,普查中登记的文物都受《文物法》保护,文物、公安、建设、交通、水利等有关部门应采取措施,确保普查文物安全。玄武区文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规定,他们会对这些文物进行巡查,但是“全区那么多文物点,只有一个工作人员”,难以顾及全部。目前已经将情况上报市文物局,“下一步怎么办,还要等上级决定。”

  快报记者 赵晨 文/摄

  ■

  上个月,快报报道中,文物部门有关负责人就说,现在只能亡羊补牢,逸仙村拆迁已经被叫停。可时至今日,牢还是没能补上,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与上月相比,逸仙村房顶已片瓦不存。现在,文物部门又要调查这次拆没拆,估计等调查结果出来,民国建筑逸仙村只能是文件上才能找到的地名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