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12版:纬七路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纬七路隧道“忍住”不通 在等年票制?
· 宁溧路“五一”贯通的只是高架
· 纬七路隧道“忍住”不通 在等年票制?
· 宁溧路“五一”贯通的只是高架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10 年 4 月 27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硬件已具备通车条件,说好“五一通车”却又没了声音
纬七路隧道“忍住”不通 在等年票制?
  “到了5月1日,我们是不是就能从纬七路隧道过江了?”眼看“五一”即将到来,南京市民对纬七路过江隧道愈加关注。

  然而,让人遗憾的是,相关部门此前“纬七路过江隧道五一通车”的说法,如今却越来越模糊。最新消息称,由于纬七路西延高架拖了后腿,因此过江隧道“五一”可能无法通车。为此,快报记者昨天进行了实地探访,发现纬七路西延工程的滞后并不是主要问题。目前,过江隧道已经具备了“五一”通车的条件,但由于消防验收等工作还在进行,再加上收费方式没有敲定,因此具体的通车时间就成了未知数。

  由扬子江大道进入夹江大桥的匝道已经进入路面画线阶段     快报记者 顾炜 摄

  记者探访

  高架拖后腿不影响通车

  有消息称,纬七路隧道不能确定“五一”通车,是因为纬七路西延高架拖了后腿,工期滞后。昨天,记者驱车探访了与纬七路隧道对接的扬子江立交及纬七路西延高架,发现即使纬七路高架无法完工,也不会影响隧道的通车。因为,目前扬子江立交两条匝道已经完工,江南江北的通车完全可以借助扬子江大道来实现。对此,南京市政府也坦承,隧道确实具备了通车的条件。

  昨天,记者在应天西路看到,纬七路西延工程在此落地,全程高架,一路跨过江东路、燕山路、华山路、乐山路、苍山路、扬子江大道,直抵夹江南岸,与夹江大桥对接。正在施工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高架桥主体已经完工,目前他们正在安装全封闭隔音屏,“这一路小区比较多,像泰达新寓、今日家园、积善新寓等。如果五一通车,隔音屏就装不起来了,这样车流的噪声对沿线居民影响较大,所以准备装完以后再通车,预计要到6月底。”现场另一工人则表示:“其实我们这边通不了车没关系,扬子江立交已经好了一部分,纬七路隧道五一通车没问题。”

  于是,记者顺着纬七路高架一直往西,来到了扬子江大道,远远就看到了分为上下两层的扬子江立交。据了解,这是纬七路西延工程最大的亮点,全部建成后共有12条匝道。匝道桥基本上是双向两车道,是纬七路高架桥与扬子江大道、上新河路、河北大街、清河路、苍山路等主要交通要道的连接通道。记者看到,扬子江大道上的两条匝道已经建成,工作人员正在画白色的车道线,匝道上的指示牌也已竖起。以后,从江北进主城的车辆穿过纬七路隧道,上夹江大桥,就能到达扬子江立交。下匝道时,指示牌上标明一个方向往汉中门大街,一个方向往奥体大街。

  记者沿着匝道走上夹江大桥,这里与江心洲只有咫尺之遥,但在已经建成的扬子江立交两条匝道上,却各有两辆卡车“头对头”封住了路。“原来这儿是一堵墙,后来说五一要通车就拆了,但现在还是不让车走,所以就用卡车封了路。”正在施工的工作人员透露,他们目前仍旧按“五一”通车的计划赶工,“上面有要求,说5月1日要完成。估计没问题吧,现在工程就快扫尾了”。

  原来如此

  隧道通车卡在“收费”上

  既然西延高架不影响通车,那么纬七路隧道到底在“等”什么呢?昨天,快报记者再次进行了追访,但各个政府部门却依旧没有明确答复。

  南京市政府新闻发言人曹劲松表示,纬七路隧道确实具备了5月份通车的条件,可通车时间、收费方式等还没最终确定,一些消防验收等工作也还在进行中。不过,记者了解到,通不通车的关键还是卡在了“收费”上。有业内人士称,纬七路隧道很可能“打包”进入年票制,但是南京的年票制如何推行,目前悬而未决。因此,纬七路隧道说白了是在“等”年票制。

  直到昨天,相关部门还在紧急开会探讨纬七路隧道的回购问题。“目前还没有结果,不过肯定要谈好,要不然怎么通车啊……”知情人士透露说,有关部门最近这几天还要“抢”时间定夺此事,“五一”能不能通车看来只能等了。

  殃及池鱼

  夹江大桥被闲置

  过江隧道通车之日迟迟定不下来,不仅急坏了主城区的老百姓,也苦了江心洲的居民。近日,一位南京网友发了一则名为《牵动一万两千人的希望——江心洲大桥,想说爱你不容易》的帖子,称由于和纬七路隧道通车“捆绑”,因此江心洲居民盼了N年的夹江大桥建成后一直被闲置,通车日期一拖再拖,“为何建好的桥梁不让居民通行?”

  觉得自己被忽悠了,这名网友很受伤,“从网上可以搜索到的媒体报道来看,关于江心洲大桥通车的消息从2008年10月、2009年3月,到2009年5月、2009年11月、2010年5月共有5个版本,最近网络上又说‘长江隧道2010年5月通车有点悬’。一次次的报道紧紧牵动着江心洲人民的心,也无情地让这些纯朴人民的期冀落空。”

  该网友给相关部门算了这样一笔账:据媒体公布数据,长江隧道建设造价40亿,江心洲大桥造价至少2亿,一般桥梁设计使用寿命在80-100年左右,实际寿命仅60-70年,闲置一年不使用,折旧损失是多少?按最低造价2亿折算下来,一年折旧损失为250万。而不算外来人口,按本地居民60%每天从轮渡过江一次算,每天每人往返是3元,一年下来江心洲本地居民的过江成本总计为789万。算上外来人口,整个江心洲老百姓一年要支付1500万给轮渡公司,这还是保守估计。“这建好的桥闲置一年,粗略算来,闲置成本就近2000万,这些损失谁来买单?”    

  快报记者 毛丽萍 鹿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