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8版:地下南京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南京“地下城”未来啥样?上班、逛街地下路路通
· “地下孤岛”是浪费资源
新街口地下挖得太浅
· 南京“地下城”未来啥样?上班、逛街地下路路通
· “地下孤岛”是浪费资源
新街口地下挖得太浅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10 年 4 月 27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地下孤岛”是浪费资源新街口地下挖得太浅
  缓解城市快速化进程中遇到的土地紧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已成必然趋势。目前,借鉴国内外其他城市好的经验,南京已经初步拿出了10大地下空间的方案。不过,相关专家也坦承南京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眼下还存在着零散、不成系统、利用率不高、开发力度不够、功能单一、缺乏统一的管理体制与政策法规等一系列问题。

  【规划】

  南京未来10大地下空间区

  那么南京地下城将来到底有多大?南京市规划局规划处副处长苏玲介绍,编制的《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年—2020年)》中,已经有对南京市地下空间的专项规划。记者看到,规划原则上以城市中心地下空间为核心,在市级中心、市级副中心及地区中心、多条轨道交通线网交会点地区,设置地下公共空间,形成串连,进行规模化综合发展。

  苏玲说,正在建的河西商业轴线的地下公共空间,以及南京火车南站的地下公共空间,火车站地下空间因其与地铁交通相连,建成后将来都会成为标志性的地下公共空间。

  就市级副中心而言,夫子庙、鼓楼地下空间已渐成熟,而湖南路地下空间也在待建中,将来都会与周边集中公共建筑相联系,这些地下空间的辐射范围更广。而未来东山副城、仙林副城、江北副城的中心地区,都会建有地下公共空间。另外地铁所经过的站点结合周边商业设施,都应该建相连通的地下公共空间。除此景观有特殊要求的地方,也建议有地下空间。未来南京将有10大核心地下空间区。

  苏玲说,地铁一号线开通后,由南向北已经形成了葡萄状的地下空间结构,而随着地铁二号线以及多条轨道的通车,最终会形成依托轨道交通和地下街,串联单体建筑地下空间,点、线、面结合海星状布局。据相关人士透露,10年后,南京地下公共空间面积将达到180万平方米—200万平方米(包括地下通道、公共空间、隧道,不包括地下室,人防工程)。

  这么想来,10年后,住在江宁的陈小姐到新街口洪武北路上班,可谓地下通,通过地铁一号线到达新街口,从地下就可以直通洪武北路,逛街的话,地铁沿线包括了所有大的商圈,夫子庙、鼓楼、湖南路,哪怕是办事,这三大地块也串连了周边的主要街巷。去出差,不管是去火车站还是去火车南站坐车,通通可以从地下直达,就算到河西办事,也不用发愁,一号线二号线均到达那里。

  【问题】

  1、新街口还是挖浅了?

  在地铁1号线开通之后,新街口的地下空间可谓活了起来,各家商场的地下层和地铁商铺连成一体,构成了一个包含美食、日常用品、服饰、文化、婚纱摄影等各种业态的活跃的消费空间。新街口地下城一跃成为了旺地,但是不少人认为和国外的比起来,新街口的地下空间还是浅了,可开发空间有限?

  【解答】和发达国家城市中心地区相比,新街口地下空间的开发力度确实有差距。据统计,新街口地区地下空间建筑面积约为50万平方米,只占地上建筑面积的10%左右。而发达国家城市中心地区,地下空间面积占地上建筑面积的比例一般在25%,有的甚至达到35%左右。

  南京市规划局规划处副处长苏玲认为,新街口地下城的形成,毕竟是过去周边商场地下空间的整合,有局限性。从深度上来看,除了地下交通、部分高层建筑外,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均以地下一至二层的浅层开发为主,-50米以下的开发极少,这样看来,新街口的地下开发显得太浅,但目前来看只能扩大辐射面积,向深层开挖暂时做不到,但也不排除将来发展后,会向深层继续开挖发展的可能。

  2、“地下孤岛”怎么办?

  截至2007年底,南京地下开发的面积已经达到600万平方米左右,但是很多却连不成片。以新街口为例,南京地铁一号线新街口站招商银行出口,直线距离百米不到,就是金鹰购物中心地下过街通道。然而,这么短的距离,市民却要上上下下来回穿梭。而与地铁出入口仅有“一墙之隔”的淮海路地下通道也与地铁“不通”,现在二号线即将建成通车,新华书店门口的洪武路过街通道却也难逃类似尴尬,与地铁站几步之遥,可就是“各走各的”路。据了解,类似的“地下孤岛”还有很多。

  【解答】昨天,记者了解到,地铁二号线建成后,金鹰过街通道将打通,但这个“串联”整整迟到了5年(地铁一号线2005年5月份开通)。而淮海路过街通道因为与地铁通道有一个1米多的高差,对接的难度很大。同时,在地铁通道和淮海路通道之间有一根11万伏的电缆,很难移走。因此,一号线站厅层今后很难和淮海路地下通道打通。洪武路过街通道预留了与地铁相通的接口,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打通。

  对于“地下孤岛”一说,相关专家直言主要是行政上的分工造成的,“地铁建地铁的,建委搞建委的,各建各的,缺少沟通,建议政府交给同一个公司运作,这样也许就不会出现类似问题了。”其实,把一个个“地下孤岛”串起来,不但过街更方便了,还能把地铁人流分流过来,共享客源。说起部分地下通道的“割据”,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仲德崑教授也曾经表态:“对地下空间开发,政府要统筹规划,提高空间利用效率,避免浪费。”

  【专家点评】

  南京进入方便安全准时时代

  南京工业大学教授、规划专家蒋伶认为,随着南京地下空间的逐步开发,首先是节省了地上土地资源,节省空间,对人们地上生活环境的改善、资源的调配是非常有益的。此外,随着轨道交通线的增多,在交通方面,地铁四通八达,可以随时换乘,南京人上班办事方便、准时,而且地下交通不受天气影响,可谓风雨无阻。尤其目前南京地下空间规划又鼓励引导地铁站点与周边的公共建筑打通,开发地下商业服务功能,市民出门办事可以通过地下轨道交通直接到达办事地点,让一条线串连,地下、地上也有机结合起来,可谓一举多得,节省了时间,减少精力浪费。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