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19版:观察/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林喆:别单看票选干部结果
· 31位省级组织部长
大多“外来”
· 但愿“黄金名片”是一次腐败PS
· 谁拉断了文强
权力上的那根缰绳
· 帮开瓶费“复辟”的消协屁股坐歪了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10 年 4 月 23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林喆:别单看票选干部结果
用人腐败的最大问题是“平庸者上”
  《信息日报》的记者发现,31位省级组织部长大多“外来”。干部交换成为我国一项人事制度,那么它的时间节点应该是多少合适?而对用人腐败现象又如何遏制?著名反腐专家林喆亮出了自己鲜明的观点。

  干部交换的时间节点是3年左右

  现代快报:31位省级组织部长大多“外来”,近年来,这种现象似乎越来越多见,您怎么看?

  林喆:干部交换,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的,目的就是为了打破关系网和小团体主义。

  现代快报:那么是不是最近这几年这种交流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了呢?

  林喆:应该说,前几年干部交换的试验结果是好的,现在我国的干部交换越来越有计划性,纪委书记的“空降”,和组织部长的“空降”目的是一样的,效果也是好的。这种干部交换已经成为一项制度。

  现代快报:但是公众也有担心,调任者最初表现是可以,时间长了发生变化了怎么办?

  林喆:这个就要把握好一个度,如果频繁的交换,那么就会造成生手很多、熟手很少的现象,而很多干部因为频繁交换,经常面临重新熟悉一个工作的情况,这也是消极的一面。我们说现在的干部多是万精油干部,除了一些特殊的技术性工作,他们出于工作需要可以调来调去。

  现代快报:那您对于掌握好这个度有什么建议吗?

  林喆:把握干部交换的度,我的观点是,一个干部在一个地方至少要干满3年或者5年,3年、5年后再调换。一年时间不足以建立一个关系网,但是3年或者5年时间足够了,这个时候就要把相关干部调走。另外,我觉得干部交换不宜换职业,原来搞技术的,突然让其搞政工,经验积累起来就不容易,这就不太好了,所以应该进行同行的异地换岗。

  票选干部也有弊端

  现代快报:说到组织部门,就不能不提到用人,而当前用人问题上出现的腐败为民众所痛恨,在您看来,用人腐败最大的问题在什么方面?

  林喆:用人腐败的最大问题就是“平庸者上”。有句老话叫做“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嫉妒是社会的普遍现象,“文人相亲”的现象在当官的群体中也有体现,最优秀的干部往往难以提拔。

  现代快报:对这种情况怎么办?

  林喆:现在选拔干部时也常用到民主的投票方式,但是这个也有弊端,现在很多投票都成了“关系投票”,谁谁和我关系好我就投谁,这样一来,特别优秀的还是很难出头。所以还是要综合看一个人,不能单纯看选票,在综合考虑时,要以德为先,这个干部必须是没有贪欲的,要看重一个干部的亲和力,现在官员自杀现象也比较多见,所以还要看心理素质。现在官员带病提拔的问题很严重。一个单位,往往是一般的干部提起来,因为这种人往往谁也不得罪,春晚节目《火炬手》就说明了这类问题,得到投票最多的人当选了,但是他并不是最优秀的。在一个单位,一把手往往不喜欢最优秀的干部提上来,甚至当自己的副手,因为对自己是个威胁。

  现代快报:既然这种民主的投票选拔方式有弊端,那如何改进?

  林喆:现在一些民主投票选拔干部的方式,看上去是一种民主,因为投票者谁也不得罪,但结果选的人既不可能是最差的,也不可能是最好的,结果只能是“平庸者上”。民主何时最可靠?就是所有在场投票的人都没有私心,但是这不可能,这就要求一方领导能起作用,执行自己的用人机制,不要让平庸者上,实际上,一个干部是不是平庸,是非常清楚的。快报记者 刘方志

  林喆

  中央党校政法部教研部教授,著名反腐专家。

  链接

  空降可以使新官

  与当地没有瓜葛

  葛剑雄:

  空降可以使新官

  与当地没有瓜葛

  历史学家、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在分析中央“空降”干部担任省级组织部长现象时认为,“空降可以使新官与当地没有瓜葛。”葛剑雄表示,此举“可以保证在一定时间内,组织部长在选拔当地干部时比较公正”。但他强调:“如果没有制度,没有监督,谁在这个位置也不能保证永远不出问题。” 综合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