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9版:萨马兰奇逝世 伟大友谊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他和中国结缘32年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10 年 4 月 22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他和中国结缘32年
萨马兰奇鼎力相助北京申办奥运会,与邓亚萍忘年交成体坛佳话
  2001年7月13日,莫斯科,萨马兰奇一句“北京”,让神州大地首次与奥运会结缘,也让萨翁成为中国人心目中永远的朋友。如今,萨马兰奇已经离开了人世,不过他与中国的友谊却永存。

  32年前首访中国

  萨马兰奇和中国的友谊可以追溯到32年前。

  1978年,中国刚刚打开对外开放的门户,一切重新开始焕发活力,而中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尚未恢复,10亿中国人被排除在奥林匹克大家庭之外。就是在这一年,时任国际奥委会副主席的萨马兰奇第一次访问中国。

  此后,萨马兰奇开始四处奔走,劝说欧洲奥委会委员支持恢复中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一年后,这一提案终于被通过,中国重返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萨马兰奇曾说:“我那时想不通,一个有着10亿人口的大国,居然不是国际奥委会的成员。”

  1984年,第23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召开。开赛第一天,许海峰在手枪慢射中获得了一枚金牌。这是该届奥运会的第一枚金牌,也是中国人的第一枚奥运金牌。萨马兰奇亲自把这枚金牌挂在了许海峰胸前。这是他在会前就对中国代表团做出的许诺,要为中国选手颁发第一枚金牌。这也是萨马兰奇担任主席后颁发的第一枚夏季奥运会金牌。洛杉矶奥运会后,萨马兰奇应邀来到中国参加国庆35周年庆典。

  北京是他伟大抉择

  2001年7月13日,萨马兰奇响亮地说出“北京”二字的激动人心的一幕,相信仍然深深印在所有中国人的脑海中。中国能够办奥运会,这与萨马兰奇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之后,萨马兰奇应邀访问中国,国庆庆典后,萨马兰奇对当时已任国际奥委会委员的何振梁说,中国应该开始考虑申办2000年奥运会了。正是受到萨马兰奇的鼓励,中国政府决心开始奥运会申办之旅。1990年,在萨马兰奇的大力推荐下,何振梁当选为国际奥委会副主席。

  除了何振梁,还有一位中国运动员的命运也因为萨马兰奇而改变,她就是邓亚萍。退役后,邓亚萍在萨马兰奇推荐下,成为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由此成为第一位进入国际奥委会的中国运动员。

  在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期间,萨马兰奇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虽然身为国际奥委会主席的他并没有投票权,但热爱中国的萨马兰奇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让北京办一次奥运会是他在离任前的最大心愿,只有这样,他的奥运人生才不会留下遗憾。

  “我的家在巴塞罗那,但我对北京的感情一样亲,所以每次去北京,我都希望可以自由地在城市里走一走、看一看,那里的人对我都很热情。 我认为选择让北京举办奥运会,是我人生中最伟大的决定。”萨马兰奇说。

  2001年7月13日,萨马兰奇先生宣布北京为2008年奥运会举办城市。3天后,完成了在任期间最大心愿的萨马兰奇宣布卸任。 

  亲眼见证死也无憾

  2007年12月19日,萨马兰奇在参加一项公众活动时突然晕倒,陷入昏迷并被送入医院,短暂入院后,萨翁神奇般地恢复了,“上帝会保佑我的,因为对我来说,去北京看奥运会是我这一生最后一个心愿,我不想带着遗憾离去。” 萨翁坚定地说。

  在北京奥运圣火传递过程中,从西方一些地区传来抵制北京奥运会的声音。萨马兰奇明确反对抵制北京奥运会,反对奥运会政治化。

  他说:“体育世界是美妙的,国际奥委会是一个由204个不同种族、不同传统、不同社会制度的成员组成的大家庭。那些在人权问题上指责中国的国家应该先反省自己,而不是利用奥运会去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2008年7月,萨马兰奇再次来到中国,在北京参观游览,全程观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比赛。看过北京奥运会之后,萨马兰奇更加开心,他说:“选择北京举办奥运会的决定是十分正确的,我从不为此后悔。中国最近25年来发生了惊人的变化,经济发展举世瞩目,最大的受益者是人民。中国从一个灾难深重的国家成为一个蒸蒸日上的经济强国。北京奥运会的组织工作具有历史意义,其奥运设施如鸟巢、水立方等将载入史册。”

  2008年9月,西班牙《先锋报》刊登了他所撰写的题为《我为什么爱中国,尊重中国?》的文章:“中国人民是一个拥有超强记忆力的民族,他们懂得珍惜患难之交,不会忘记患难时期与自己站在一边的人。正因为如此,在这次北京奥运会上,我才能享受到中国人民的友谊和对我的爱,这是很难用言语表达的情感。30年来我29次访问中国。我从中国收获了爱和友谊,也学会了爱与尊重中国人民。”

  和邓亚萍忘年交

  萨马兰奇与邓亚萍年纪相差五十几岁,是体育运动、是奥林匹克精神把他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谱写了一段佳话。

  萨翁喜欢邓亚萍那种大刀阔斧快速凶猛的打法,那种一往无前、不屈不挠的顽强作风。萨翁曾亲自对邓亚萍说:“我非常喜欢你的打法,快速凶猛,看起来够味。”萨翁亲自为1995年出版的《邓亚萍》一书作序,称赞邓亚萍是“世界杰出的年轻运动员之一”。

  萨马兰奇一共5次为邓亚萍颁奖。1991年9月,邓亚萍在“萨马兰奇杯”夺冠之后,被萨马兰奇邀请到洛桑做客,这是中国运动员第一次获此殊荣。1996年,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萨翁最后一次为邓亚萍颁奖,他紧紧握住邓亚萍的手,并用右手轻轻拍了拍她的脸颊。这动人的场面令人感慨万千。退役之后,萨马兰奇宣布邓亚萍为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

  邓亚萍退役后到清华大学外语系学习,本科毕业后她将自己5000多字的英文毕业论文送给萨马兰奇,后者将这份论文存放到国际奥委会博物馆,认为这是一个中国运动员成长最有价值的纪念。

  魏纪中:他带来了和平

  魏纪中先生曾任中国奥委会秘书长、北京奥组委高级顾问等职。早在1974年,他便和萨马兰奇相识。得知萨翁去世的消息时,魏纪中正因公在多米尼加出差,魏纪中表示:“萨马兰奇不但是体育史上,同时也是世界史上少有的杰出人物,他是一位体育政治家和经济学家。在他的带领之下,奥林匹克运动成为唯一没有政治冲突和经济利益博弈的和谐平台。”

  魏纪中认为,正是由于萨马兰奇为奥林匹克运动所带来的和平,使得今日人们可以充分享受到体育运动的快乐。作为萨马兰奇的中国好友,魏纪中表示自己从中受益不少,他能够担任国际排联主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由于萨马兰奇先生的言传身教,他“永远是萨马兰奇的学生”。卡索

  邓亚萍:他热爱中国

  邓亚萍回忆说:“萨马兰奇主席第一次看我打球是在1991年第四十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时。当时我夺得了女单冠军,可能是自己打球的风格给了萨马兰奇很深的印象吧,当我取得冠军后,他给我颁了奖。”

  在谈到和萨马兰奇的忘年交时,邓亚萍说,萨马兰奇更是把她看做中国运动员代表而喜欢的,因为萨马兰奇非常热爱中国,所以对中国运动员的运动水平和人格品质也非常欣赏。

  新文

  他们都在怀念

  “昨天还在报纸上看到了他生病住院的消息,刚才在电视上得知他真的离我们而去了。我心情很沉痛,尽管他已是89岁高龄,但面对他的突然去世,感情上还是一下子难以接受。他是一个很有智慧、有谋略的领导人!”——袁伟民(前任国家体育总局局长)

  “现在想起来还记忆犹新,印象太深刻了,一辈子都忘不了。一转眼都过去这么多年了,不过我们一直保持着很好的关系。怎么就去世了呢?他待人很好的,每次见面都给我带礼物。太可惜了。”——许海峰(自剑中心副主任)

  “萨马兰奇先生是中国人民的伟大朋友,也为中国奥林匹克运动和体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去世,对中国体育界来说,痛失了一位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的伟大朋友。”——张吉龙(亚足联第一副主席)

  “此时此刻的我心情非常悲痛,因为我们中国人失去了一位老朋友。萨马兰奇是一位非常好的人,同时也是一位非常卓越的国际奥委会大家庭的领导者。”——王义夫(中国射击队总教练)

  “他对乒乓球运动的喜爱,对于乒乓球在全世界的推广都是功不可没的。大家肯定都还记得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老爷子和小邓(邓亚萍)在领奖台上的一幕。”——刘国梁(中国男子乒乓球队主教练)

  “2002年,洛桑,我在逛奥林匹克商店的时候,碰巧遇上了萨老。当时我正在试一块手表,萨老见了,就买下来送给了我。现在我是国际奥委会的委员,而萨老一直是我的榜样。”——杨扬(盐湖城冬奥会冠军)

  “听到这个消息我心情很沉痛,因为是萨马兰奇先生宣布了北京举办奥运会的消息,而且,很荣幸的是他给我颁过奖,我对他的印象极为深刻。他就像一位非常慈祥的老爷爷。”—邹凯(北京奥运会体操冠军)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