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2版:社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海拔4000米,所有生命都站立成树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10 年 4 月 22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海拔4000米,所有生命都站立成树
  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已经觉悟到,任何生命的陨落,都是我们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甚至这个世界无以复加的创和痛。中国人的悲天悯人,并不是消极的,悲情的。死者已矣,生者坚强;为逝者送行,为生者壮行,已经成为汶川、玉树、海地等大地震中祭奠遇难者的主旋律。中国人在越来越痛惜死亡的今天,开始懂得,告慰亡灵的最好办法,是让活下来的人活得顽强、幸福、超脱。

  山河低咽,举国同悲。昨日的中国,以国家的名义,给青海玉树地震中的死难者以最高的尊严。这样的规格,感动了我们每个人。

  两年间,汶川大地震的伤痕还没有痊愈,玉树又在亿万人的柔软心灵上撕开了一个口子。眼泪像昨天的雨水一样,几乎没有停止过流淌。这不是诗人的感伤,也不是超度者的悲悯。经过许多年的生命砥砺,中国人确实变得在乎生死之殇了,对逃脱死的幸存打心眼里激动,对最终而亡的灵魂保持超然的敬畏。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那些年月,除了伟人的过世让普天下充满了哀伤,普通民众的猝逝,总是被生者的运动潮流裹挟着,漂过无痕的河床。似乎,别的生命的逝去与己无关,同类的哀痛不应该刺伤还在活着的人们。虽然,我们都是大地的子民,都在同一片蓝天下,呼吸着一样的空气,经历着一样的风雨。

  如今,你的生命里有我的记忆,我的血脉中含你的基因,生死不离,息息相关,一种新的人文观、生命价值观开始根植在普通人心里。汶川自不必说,前不久发生的王家岭矿难,有多少互相不知道姓名、天南海北各据一方的百姓,为了井下被困生命的结局通宵不眠。而那些生命,在传统生命体系里是属于最卑微最不值得关注的。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已经觉悟到,任何生命的陨落,都是我们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甚至这个世界无以复加的创和痛。

  中国人的悲天悯人,并不是消极的,悲情的。死者已矣,生者坚强;为逝者送行,为生者壮行,已经成为汶川、玉树、海地等大地震中祭奠遇难者的主旋律。中国人在越来越痛惜死亡的今天,开始懂得,告慰亡灵的最好办法,是让活下来的人活得顽强、幸福、超脱。悲悲切切、瞻前顾后不是遗产,生生不息的希望、好好活着的信念,才是在下一个灾难来临时,我们能够赖以支撑的精神脊梁。

  “好好活着,怀着希望活着,抱着感恩活着,带着记忆活着,不妨把生命中的每一天都当做最后一天来度过,把生命中的每个人都当做人生的最后一个旅伴。我们幸福地活着,就是在延续逝者未能延续的幸福和精彩,将他们原本丰盈的人生孕育得更丰盈。”

  “是的,这场巨大的自然灾害可以压垮我们生民的血肉之躯,却摧毁不了我们铮铮如铁的中国精神;锋利的钢筋和水泥块可以划破我们的筋脉,却冷却不了流淌于其间的滚烫热血。”

  “当国旗徐徐半降,生命的尊严就冉冉升起;我们的头颅低垂,一种向上的力量就在升腾和积聚。”

  多么激扬的语言,多么坦率的表白!这些语言来自涌入我们社评信箱的一个个专业的评论员和不善文辞的读者。这两天,玉树之殇将最温润的爱心之叶,覆盖在来稿的字里行间。国人不仅不缺乏愤怒,更不缺乏坚强,不缺乏仁爱大义。

  捐款200万元的作家郑渊洁说,我的钱要用来给孩子们造最牢固的学校,希望孩子们坐在能抗8 级地震的教室里。一个晚上,一台募捐晚会就能募得善款21.75亿元人民币。这笔款项,比2008年汶川地震募捐晚会还要多出6.61亿元。

  这是什么力量?这是爱的力量。有人说爱是一种勇气,我要说爱是一种责任。但人民的大爱汇集起来形成力量时,那些在废墟前沉思的人民公仆们,有责任把这些爱铭刻到重建的一砖一瓦中去。只有用爱浇灌的建筑,才能够击溃下一次摧毁。“当地震来临时,如果只有一所房子挺立,那就是一所小学。”

  写到这里,我的眼前出现这样一段文字:“4月21日,举国哀悼玉树亡灵。这天我起得很早,在电视里我观看了天安门广场下半旗的悼念活动。而后,我早早赶到单位,在上班的第一时间,在募捐箱里恭敬地投进100元钱。午间,面对电视屏幕,我随着青海省各界哀悼玉树亡灵的直播,一起默哀了三分钟。做完这些,我沉痛的心灵仿佛有了些许的放松和抚慰。我知道,我那一点微薄的钱,那一点微不足道的爱,无异于萤火之于月光,泥丸之于高山。但,它是真诚的,真切的,真挚的,是从我的心底迸发出来的……”

  一个宁波市江厦街道办事处姓徐的普通职员,用她质朴的心声感动着我们的社评信箱。是啊,与我们一样,她与玉树素不相识。我们每个人所做的一切,不都是微不足道的吗?萤火之于月光,泥丸之于高山。但是,正是这一个个萤火般的光点,烛照成一株参天大树。这棵大树告诉世界:玉树不倒,在海拔4000米的高原上,所有的生命都站立成树,尽管布满泥尘,但叶茎如玉。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