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坊间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用“蔚兰色的爱”抚慰病人心灵
· 网友感叹修路吟上联 众人针砭时弊对下联
· 如何辨别蛋新不新鲜
· 宝宝,打针不疼是骗人的
· 征集明城墙老照片
· 上初一的女儿要配手机,妈妈很纠结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10 年 4 月 21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宝宝,打针不疼是骗人的
带孩子看病是门艺术,哄骗会让他们更恐惧
  带孩子看病是许多家长的头痛事,还没进医院,孩子已经表现出恐惧,看到穿着白大褂和戴着口罩的大夫后孩子更是惊恐不已。有的被强行打针后哭得脸红耳赤,甚至发生呕吐、憋气,让家长心痛不已。专家表示,带孩子看病也是一门学问,家长应该尊重孩子,让孩子知道什么叫看病。

  让孩子知道什么叫看病

  4岁的皮皮最怕去医院了,每一次发烧感冒,爸爸妈妈总是突然把他带到医院,在陌生的环境里,抽血、打针。每一次的经历对于皮皮来说都十分恐怖,以至于皮皮每次看到穿白大褂的医生都哇哇大哭。

  中大医院主任医师李海浪举例说,许多家长将孩子带到医院诊室后,就无视孩子的感受。孩子不断地哭闹,甚至想向父母寻求安慰,但家长视若无睹,或者会大发雷霆:“你烦死了,打针又不痛,哭什么哭。”

  李海浪表示,在孩子来就诊之前一定要让孩子了解到在医院会发生什么、看到什么,以及正确的做法。一旦他们了解就诊的过程,反而会平静对待。

  不要欺骗孩子打针不疼

  许多家长一再强调打针不疼,往往加重了孩子的恐惧。对于孩子来讲,听到打针就会惊恐万分,而往往忽视了前面的“不”字。家长在语言安抚上要避免这些用词,代替以“让医生看一下,我们马上回家”这样的语言来舒缓孩子的恐惧。多数家长喜欢欺骗孩子,明明要打针,但嘴巴里却说:“不打针,我们不打针”,结果却把孩子按住,让孩子扎针。所以有过一次这样的经历后,孩子的依从性就会越来越差。

  李海浪指出,看病时孩子过度紧张,远比疾病对孩子的损伤大。他指出,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如实告诉孩子要如何治疗,而且态度坚决,孩子尽管一开始有些哭闹,但他们发现不得不接受这个结果的时候,就会逐渐平静,千万不要哄骗和欺瞒。

  拥抱可以帮孩子减少恐惧

  对于过度紧张的孩子,可以通过正确的体位来克服他们的恐惧。正确的方法是将孩子抱起,让孩子侧坐在家长一条腿上,然后家长用另一条腿紧紧夹住孩子的双腿,并用两臂呈环状围拢住孩子的身体,将孩子完全裹住紧紧拥抱,以避免其上肢动弹。这种方法本身就给孩子巨大的安全感,正确的拥抱体位可以帮助孩子减少恐惧。

  通讯员 杜恩 快报记者 安莹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