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2版:生活苏州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重铸“干将莫邪剑”遇难题
· 原来路边有一具尸体
· 轿车被撞燃烧 造成3死2伤
· 民生超市
· 丈夫砍掉自己小手指
· 药店起火殃及隔壁旅馆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10 年 4 月 21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第一道工序成功率仅13.75%
重铸“干将莫邪剑”遇难题
  苏州工艺大师金海鸥重铸“干将莫邪剑”的消息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记者昨日从金海鸥处获悉,4月14日入炉的80把蜡模仅成功出炉11把青铜剑坯,而接下来纹饰铸造工序更为复杂,淘汰率更高,这就意味着最后“亮剑”的几率几乎为零。

  “寒光”再现工艺遇炉温问题

  金海鸥在铸剑之初就坦言,此次重铸“干将莫邪剑”不一定一帆风顺,入炉的剑可能“全军覆没”,其最难的一点便是如何重现“干将莫邪剑”的寒光。

  没想到,他的担心在双剑开铸仪式的第二天就成了现实。金海鸥的女儿金磊告诉记者,原本4月15日是剑坯出炉的日子。金海鸥此前铸造越王勾践剑和吴王夫差剑的时候,这道工序都顺利完成,淘汰率仅不到十分之一。干将莫邪剑和之前两剑不同,这道工序在整个杆件莫邪剑铸造过程中尤为重要。“因为干将莫邪剑剑身不是一般的青铜,要铸出‘寒光’,需要在原先的青铜材料里添加其他金属元素,并按一定比例配比。从铜水到青铜剑坯,是在炉中完成,也是最关键的一道工序,因为成分发生了变化,那么炉温也相应变化,按理说应该比铸勾践剑、夫差剑时要高,根据父亲要求,这次炉温设定在1150℃。”

  令金海鸥头疼的是,铜水刚倒进模具便迅速收缩,根本无法撑满模具,只能变成一柄干瘪的铜剑。他发现,原因出在炉温,当时的炉温已经超过了1200℃。“炉子烧到如此高温时会变得难以控制。”金磊介绍,毕竟这是古法铸剑,没有先进的温度控制仪器,只能依赖有经验的工匠,他们会根据火焰的颜色已经炉水的流动情况判断炉温。

  工匠们当时应急的办法是,临时降低炉温,继续往模具里浇铜水。然而亡羊补牢,为时已晚,出炉的剑坯大多出现了或深或浅的黑线。“这是两次铸造的温差造成的,称为‘冷隔’。这样的剑坯尽管能做到外形无异样,但是内伤已经形成,在随后的使用过程中容易断裂。”金磊说这冷隔就好比人身上与生俱来的伤疤,好不了也掩饰不了,实在成不了名剑。

  加铸60把,时间再紧也要耐住性子

  “按我们的设想,这次应该能在铸剑坯这一工序中成功60把剑,没想到的是,入炉80把才出了11把成功的剑坯。”金磊坦言,这样的话,最后亮剑的几率几乎为零,因为后面还有更为复杂、成功率更低的工序。

  4月15日当晚,金海鸥在他的工厂召开了紧急会议,商讨应对办法。据介绍,新的方案里,他将再制作60把蜡模。炉温部分,采取“慢烧”的办法。“慢烧”有助于控制炉温,以免再出现过高的情况。要想在6月28日前铸成双剑,并于世博城市广场苏州日活动中“亮剑”,时间已经非常紧迫。金磊介绍,这一次,所有工匠会放下手中其他工作全力以赴。金海鸥对工匠一再强调:“尽管时间紧张,但也不能操之过急,一定要等到铜水到位才能取出冷却,好的剑坯才能铸出好的剑,保证干将莫邪剑的质量才是最重要的。”王玲玲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