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世界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默克尔要当“撒切尔夫人二世”?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10 年 4 月 20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强硬表态拒绝援助希腊
默克尔要当“撒切尔夫人二世”?
  2月11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的欧盟峰会上,德国总理默克尔拒绝向希腊提供快速援助。这是二战后德国首次在欧洲事务上显示出强硬立场,在担心“那个争强好胜的德国又回来了”的同时,英国媒体将默克尔与一向以强硬著称的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进行比较,将其视作欧洲政坛的又一位“铁娘子”。

  由于在援助希腊问题上的强硬表现,默克尔(右)被与撒切尔夫人(左)相提并论

  事件 拒绝援助希腊 “撒切尔夫人二世”诞生

  安格拉·默克尔,德国历史上首位女总理。她曾被人称为“欧洲小姐”,但如今,她的绰号已悄然变成了“德国夫人”、“铁娘子”甚至“麦吉(撒切尔夫人名字玛格丽特的爱称)·默克尔”。

  作为一个保守派政党领袖,默克尔被看作前总理赫尔穆特·科尔的接班人。默克尔一向温文尔雅、小心谨慎,在贴在她身上的标签中,“撒切尔夫人二世”恐怕是最让人难以理解的。2月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的欧盟峰会上,56岁的默克尔获得了这个新的“雅号”,因为她一反常态,对身处债务危机中的希腊采取了强硬的态度。虽然欧洲央行和其他欧盟成员国大呼小叫,但德国总理不为所动,依然促使欧盟达成协议——除非希腊处在破产边缘,否则欧盟不会对其进行援助;而且,即使进行援助,也应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部分资金。

  和撒切尔夫人倔起来一样,默克尔还表示,如果欧盟峰会做出任何她不喜欢的援助希腊计划,她将动用否决权。仿佛这些还不够,默克尔还发出威胁,一旦有欧盟成员做出破坏金融规则的事,德国将启动程序,将这些国家“踢出”欧洲舞台。默克尔最近在欧洲舞台上的表现让很多人担心,那个争强好胜的德国又回来了。

  他们看到了欧洲大陆上最强大和对欧盟贡献最大的国家开始展现出强势的一面,德国开始捍卫自身的利益,而不是捍卫整个欧洲的利益。德国《明镜周刊》发出疑问:“我们的总理还是一切以欧洲为先吗?”在希腊媒体上,默克尔更是被描述为吸血鬼,一家媒体甚至宣称:“德国是我们在欧洲最大的敌人。”

  目的 以外交补内政 靠强硬取悦德国民众

  然而在德国国内,默克尔成功利用她在希腊债务问题上一反常态的强硬赢得了民心。穿着撒切尔夫人那样的蓝色夹克,她在布鲁塞尔媒体的镜头前露出了笑容,旁边陪着的是法国总统萨科齐。

  由于希腊债务危机已经恶化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德国发行量很大的报纸《图片报》曾经大肆炒作德国拯救破产希腊的前景。但现在,这家报纸转而津津乐道默克尔在布鲁塞尔的胜利:“我们的总理迫使欧洲其余部分把牙根都咬碎了。”对于默克尔来说,这是一种策略的胜利,帮助她成为战后德国最受欢迎的总理。此时此刻,默克尔在国内的政治前景相当不妙,她领导的保守派和自由派组成的执政联盟仍然在为改革计划争论不休,而此时离这届“梦幻政府”选举获胜上台已经有6个月了。

  在外部世界看来,默克尔仍然拥有强大的统治力,是欧洲的无冕女王。美国《福布斯》杂志曾三次将其评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女人。作为欧洲大陆上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国家的领袖,她比大陆上诸多“同行”掌权时间都要长。在法国,她受到的尊重程度甚至超过萨科齐。在欧洲的舞台上,英国首相戈登·布朗的受欢迎程度和执政经验也无法与她相比。

  在国内,默克尔作风朴实,和她的前任格哈德·施罗德的浮华形成鲜明对比。可以说,她正是德国人想要的那种总理。但奇怪的是,默克尔却是依靠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赢得德国民众。她的外交才能在2005年击败施罗德第一次当选德国总理后就显现出来。当选后,她很快修复了和美国的关系,施罗德当政期间,因为反对美国对伊拉克开战,德美关系降到了最低点。在欧洲,她证明了自己是一个善于谈判和利用权力的人,她总是能在最后一刻解决看似棘手的问题。

  应对希腊债务危机就是默克尔成功外交的经典案例,她总能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魏玛共和国的记忆还历历在目,很多市民在商店门口推着独轮车排队购物,车上放的是成捆贬值的马克。害怕历史重演,西德第一任总理阿登纳建立了强大的德国货币马克。1990年德国重新统一后,德国人非常不情愿地接受了赫尔穆特·科尔用欧元取代马克的决定。科尔辩称,德国和欧洲的统一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要想建立一个更强大的欧洲统一体,就必须使用欧元。

  不过,由于希腊经济危机的加剧,默克尔敏锐地意识到:全球金融危机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德国的选民们再也不愿意为欧洲做出更多牺牲,尤其不愿意为援救希腊而牺牲。《图片报》说:“我们绝不再当欧洲的军需官。”因此,为了保住自己德国总理的位子,默克尔选择了成为“日尔曼的撒切尔夫人”,让战后的德国在欧洲事务上第一次表现出强硬的立场。

  背景 执政联盟不和 默克尔总理位子不稳

  默克尔领导的基督教民主联盟现在和自由民主党联合执政,但是,联盟的伙伴在减税和医疗改革方面陷入了无休止的争吵。上月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84%的德国人认为政府中各党派会一直争吵下去,只有8%的人相信政府各成员会团结一致。

  让政府不受欢迎的罪魁祸首是由德国外长圭多·威斯特韦勒领导的自由民主党,大多数民众认为自由民主党是政府改革迟迟未取得进展的原因所在。对此,默克尔尽量避免正面回应,面对魏玛共和国时期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她要做的是树立形象,给德国人民走出困难的信心。

  但是,她在国内事务上显得缺乏远见,她无力推动改革的进行,让德国民众对她失去信心。美国《新闻周刊》最近曾经称她为“慢动作默克尔”,以此讽刺她对一些政治事务的不敏感。在希腊问题上显示出“撒切尔夫人般”的强硬,正是她重新赢得人心的努力。

  默克尔即将面临连任后的第一次大考,她的执政联盟将参加德国人口最多的州——北莱茵-威斯特伐利亚州的大选。大选结果将成为她政治前景的一个风向标。如果选举前的民意调查准确,执政的基民盟和自由民主党联盟将在该州大选中失败。

  有报道称,一旦北莱茵-威斯特伐利亚州的选举不利,默克尔领导的基民盟很可能转向和绿党合作。但她本人最近驳斥了这种“无稽之谈”,她说,基督教民主联盟和自由民主党的合作不仅是在州的层面上,还在国家的层面上,两党不可能因为在一个州失败就分道扬镳。但正如有评论家说的:“她的反应是如此激烈,看上去就像被人抓住了与绿党合作的把柄。”她的传记作者歌德·兰古斯也说:“没人能低估安格拉·默克尔攫取权力的欲望。”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