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16版:第三方调查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弃理从文,高中选科“接轨”世界了
· 高考政策
苦了理科生
· 江苏高考
10年5个方案
· 中学校长:文理倒挂严重源于高考政策
· 理工科衰落是世界性难题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10 年 4 月 20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八成网友反映高中文理分科重文轻理,印证了“理工科衰落的全球趋势”
弃理从文,高中选科“接轨”世界了
  调查呈现

  多数网友反映:高中分科重文轻理

  截至昨晚8点,来自化龙巷、食色苏州网、梦溪论坛、都市圈圈网的405位网友参与了本期有关新课改的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9%网友反映,身边的中学高中文理分科后,选理科的学生多,81%的网友反映选文科的学生多。

  新课程改革更突出素质教育,更加强调学生的个性成长和发展,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而调查结果显示,新课改似乎并没有达到减负的目的。在“你身边的中学生,课业负担重吗?”这个问题上,91%的网友表示现在中学生的学业压力很重,整天埋头写作业;6%的网友认为一般,作业适量;仅3%的网友认为身边的中学生很轻松,没什么作业。

  新课改方案的实施和基于新课改的高考政策是否合理?81%的网友选择“不合理,反而加重学生负担”;仅有8%的网友认为合理,突出了素质教育;另有11%的网友选择了“说不清楚”。

  尽管多数网友认为目前的高考方案不合理,但对于江苏高考10年内出现的5个方案,现行方案相对于其他4种,还是更能被广大网友接受。在“你认为这5种方案中哪种最合理?”的问题上,39%的网友选择了现在实行的“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30%的网友认为“3+2”最合理;14%的网友选择了“3+小综合”;9%的网友选择了“3+大综合”;8%的网友选择了“3+1+1”。

  快报记者 张虎

  数据汇总自化龙巷、食色苏州网、梦溪论坛、都市圈圈网,共405位网友参与调查。制图 沈明

  线下访问

  选科看个人兴趣

  八成受访学生表示

  选科看个人兴趣

  高二就要分文理科,学生们选科的依据是什么?昨天傍晚,记者在南京街头随机采访了10位刚刚放学的高中生。采访发现,10位受访的学生中有8人称,选文科还是理科主要是看自己的兴趣爱好。2人称,高考政策会给自己选科带来很大的影响。

  高一王同学:我将来会选择理科,因为我喜欢学理科。高考政策对我来说无所谓,我只要把成绩考好就行了。

  高二李同学:我们已经分科了,我选的理科,高考政策对我的选择没有任何影响,自己喜欢什么就选什么。

  高一刘同学:我还没考虑过选科的事情,但是选科的时候我会毫不犹豫选择理科,因为我理科成绩好。至于2B、1B1C那些问题根本不是问题,我考4个A不就都搞定了吗?

  高二孔同学:我报的文科,因为我喜欢传媒专业,所以只能报文科。

  高二赵同学:我报的文科,报理科对于我们学校的学生来说没有前途,因为我们学校太差了。

  高二徐同学:我不喜欢理科,但我非常讨厌文科,所以我只好报理科。快报记者 张虎

  网友原声

  化龙巷网友doraamohc:两年一小改,三年一大改,学生根本就不能评估自己高中应该往什么方向上靠。

  化龙巷网友红太郎的姐姐:高考,心中永远的痛,课改也只是换汤不换药。

  化龙巷网友xiayuhen:上学时候还是学全点好,在中国上大学能用心看书的不多,还是小学初中高中多学点。理科文科分类本就是一大错误,可以偏重,但是不能偏到不学,无论哪门科目学好对以后生活上也是有不少帮助的。我很奇怪有些大学生毕业后连淀粉、麦芽糖、酶、葡萄糖的大概原理都不懂,光合作用原理也不知道,电源正负极都搞不清,简单化学知识也不知道,悲哀!

  食色苏州网友小云裳:我认识几个孩子,有一个很强烈的感慨,孩子的童年是学习,孩子的少年是学习,只为了考上大学。上了大学呢,为了什么?有多少人进入大学不曾迷茫,至少我迷茫过。

  梦溪论坛网友My0511清爽:我当年是3+1+1,省时省力,比较舒服,也考得不错。现在的方案真的叫人看着云里雾里的,多少不错的学生栽了。

  梦溪论坛网友hallen:如果迟考几年我什么书也念不了,我记得我高考语数外基本在及格左右,物理、化学和生物都基本满分。

  梦溪论坛网友冰雪柳:中国现在的教育和房产一样畸形,该玩的时候拼命让学,使其厌学(幼儿园、小学);到高中,是疯狂地“学”(老师逼的也好,自己想学的也好,随大流的也好,都辛苦无常);大学应该是学的时候吧,不学(解放了,不用学了,等着毕业了)。何时能好?

  快报记者 张虎 整理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