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太阳能、绿色的生物柴油……“低碳”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在中国馆里,记者找到了部分答案。
在中国馆里停留的时间短暂,记者也看得眼花缭乱,将馆里地形摸了个大概。最大的收获是:以前没有媒体揭秘过的第三展区,记者也与之亲密接触了一回。
49米——看清明上河图
参观中国馆的最好方式是自上而下。
搭乘电梯,游客可以直奔49米的上层“东方足迹”展区。这里有一个超常规影厅,主题影片《春天的故事》将在不同空间里同时展现,前、左、右三面大银幕包围着观众。影片时长8分钟,极富视觉冲击力。导演陆川,制作班底也是《南京!南京!》的团队。走出影厅,则是放大了数百倍的《清明上河图》。据说,这张图利用数字技术会“动”起来。
41米——骑乘感受智慧
结束49米上层的参观,来到41米的中层。
中层的亮点是充满梦幻色彩的轨道车。现在当然没机会乘坐,无法体会它的神奇,只能凭以往搜集到的资料想象一下:这里被誉为充满惊喜的“智慧之旅”,是一趟时间约为10分钟的骑乘之旅,就像游乐园的项目,在动态游览过程中,身边将会呈现出中国人营建城市的独特智慧,江南园林里的木结构建筑、拱桥、庭院、斗拱、砖瓦等都是沿途观赏的风景。
33米——计算“碳足迹”
前两大展区的内容,很多关心世博的市民早已耳熟能详。然而对位于33米层的第三展区,大家却很陌生:原来这里的主题是“低碳未来”,显然,这与全球面临的城市问题息息相关。
未来的城市里,可再生环保清洁能源将得到更多应用。在现场记者看到,一块专门展区将向游客演示各种清洁能源。除了几块触摸屏可以点击察看各种能源的简介及发展状况,还有实物展示,风力发电的风车,太阳能电板、光伏发电仪器……
体验区里,游客可以计算自己的世博游碳足迹。记者看到,三条道分别代表着轨道交通、公交车、自驾车,游客选择什么方式来的,就从哪条道走过去。记者是坐地铁来的,毫不犹豫选择了轨道交通,经过时,墙上大屏幕上的碳排放量数字就自动发生了改变。“公交车行驶每10公里,人均碳排放0.13千克;自驾车每10公里人均碳排放2.25千克;轨道交通最少,只有0.02千克。”展区里的一名讲解员告诉记者,这个碳足迹计算器的目的就是用真实数据,鼓励大家尽量选择公共交通方式出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