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强和张君何以“殊途同归” 新京报 4月15日 作者 老于
2010年4月14日下午3时,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对文强案进行一审公开宣判。16:45,审判长当庭宣判:重庆市司法局原党委书记、局长文强因犯受贿罪,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强奸罪,数罪并罚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4月14日 新华网)
新京报一评
不知站在被告席的文强是否还会想起,10年前张君说给他的那句话,“你有一天也会和我一样,如果你挡不住诱惑,你也会走上我这条路。”这句话是文强当年主动说给媒体的。而自文强落马之后,这段“谶语”又屡屡被媒体引用。
张君和文强曾经的身份可以说是天壤之别。然而,最终两个人的命运却又“殊途同归”,这恐怕并非巧合。
从当年的媒体报道来看,张君的堕落之路,固然有其个人原因,然而,社会管理的松弛却为他的“反向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张君搞到枪很容易,甚至曾经通过熟人从正规厂家买到枪支,而且还有发票。张君在“成长”过程中,一再享受着这种“宽松的犯罪环境”所带来的种种“好处”。
“宽松的犯罪环境”同样适用于身为警察的文强。当年,文强“踩着张君的脸”迈进重庆警界的权力中心。那个无法有效约束张君的“环境”,同样又在文强身上起作用了。
张君对枪非常迷恋,因为,这让他感觉到了力量。文强迷恋的并非物质性对象,而是权力。我们既没有管好张君手中的枪,也没有管好文强手中的权力,从而,让它们都成为破坏性的力量。
张君或许是在被审讯的过程中,意识到了文强个人的一些问题。只是,他认为,文强是否会和他一样,取决于他能否抵挡住诱惑。这等于说关键要看,文强个人的自我控制能力,而不是外界对权力的约束。或许,在张君看来,文强手中的权力和他手中的枪并没有什么区别,如何使用关键还是取决于他们自己,它们同样都是不受外界控制与约束的。这恰恰正是张君和文强的命运最为高度一致的地方。张君和文强除了身份不同,存在的背景如一。
如今,文强已经被判死刑。只是不知道,文强又有什么被囚感言,但愿,未来不会有人再来感慨文强。
现代快报再评
本文找了一个好的“文眼”,这种“殊途同归”确实很有联想和分析的价值。在张君那里,那番话可能是诅咒,也可能是阅世之言。然而,拿“枪”比“权力”可能不是很恰当。事实上,中国的枪支管理一直是很严格的,能像张君那样搞到枪的人并不多,何况现在有的城市连菜刀都要管制了。而对公权力,对文强们掌握的公权力的管理,也就是监督,在机制上不能说没有,官员们自身要上党校、政校学习,受廉政教育;他们还要受各级纪检、监察和反贪机构的监督。这在机制上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这些监督机制真的起作用了吗?如果真的起作用,文强早就栽了,如果他早几年就受到党纪、政纪的处分,受到法律的制裁,或许他不会像今天这样走上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