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盘的幕后推手是谁?当4月8日新北洋迎来上市后第一根阴线,并出现在龙虎榜上的时候,答案就揭晓了——机构趁乱吸纳了2100万元的新北洋筹码。与此相对应的是,贵州茅台、海信电器等基金重仓股却出现莫名的放量下跌。昔日的第一高价股贵州茅台已经向下击穿年线。
中小盘股暴动
中小板综指经过两年的洗礼,终于创出历史新高,日K线上拉出11连阳,这种情况只在2007年的“5·30”之前出现过。在此区间,光是指数就上扬了8.6%,大量“300”“002”股票充斥涨幅榜前端。
这场暴涨游戏始于创业板的高送转,继而发展成为中小板的次新,最后演变成整个中小盘股的暴动。而上周,金融、地产依旧一蹶不振,期待中的“眉(煤炭)飞色(有色)舞”也没有出现。此时蓝筹的动作,则只能用步履蹒跚来形容,尽管以市场相对PE来看,它们已经被低估很久了。
这一次“二八”分道扬镳的结果就是,指数在跌——上周四个交易日中三天拉阴线,但个股在涨——中小板次新几乎天天创新高。
估值体系的颠覆
“传统估值法已被颠覆。”上海阜盈投资董事长张卫民告诉记者,“可以看到,今年以来,按照传统的PE、PB估值法来购买股票的人全部都跑输大盘。
现实是,要赚钱最好采用流通市值估值法。在流通市值估值法下,中小流通盘的股票成长性高。比如工行,这个全球最大市值(数以千亿计)的公司,它往前增长10倍,和一个只有几十亿市值的公司增长10倍,谁更容易?答案显而易见。”
资金紧张导致蓝筹被弃
“估值方法为何颠覆?归根到底还是钱少。”一位券商自营盘人士告诉记者,“现在资金正处于日渐紧缩的时代。加上目前国家调整结构,传统行业在这个时候刚好处于不利地位。”上述券商自营人士总结道。
市场的逻辑已经日渐清晰:资金少、调结构的情况下,中小盘是最佳标的,因而以传统估值法来观测市场就容易产生相反的结论。换句话说,不是中小盘正在引领市场方向,而是市场自动选择了中小盘成为上涨的承载物。《理财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