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南京市民阔别近10年的国父孙中山铜像今年6月1日将重回新街口,回迁的这尊铜像是1996年版,由社会各界捐资、雕塑家戴广文创作的青铜雕像(以下简称“戴版铜像”),回归后,将和10年前一样坐北朝南:身着西装大衣、马甲,系领带,右手执手杖……
其实,最早矗立在新街口广场的铜像是由孙中山生前的日本友人梅屋庄吉赠送的(以下简称“梅版铜像”),这尊铜像左手叉腰右手指着前方。那为何最终回迁的是“戴版铜像”?答案是“戴版”形象高大。
“最早放在新街口的铜像,根本不是这个版本。而是由孙中山生前的日本友人梅屋庄吉赠送的。而且朝向完全相反,是坐南朝北。”昨天,南京市区划地名协会常务理事薛光致电快报。
薛光说,不管是“戴版”还是“梅版”,在新街口高楼林立的环抱中,都不够挺拔,难以显示伟人的风范和气度。
“新街口确实放过两个版本的孙中山铜像。”南京市住建委建设处负责人介绍,1942年11月12日,孙中山先生诞辰76周年纪念日前夕,汪精卫为笼络民心,粉饰太平,把自1929年起一直安放在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内的孙中山先生铜像移放到新街口广场中央,铜像面朝北。这一尊就是梅版铜像。“文革”期间,它被转移到中山陵园管理处,后来安放到藏经楼孙中山纪念馆前。
1996年11月12日,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30周年之际,南京市人民政府重新制作了一尊孙中山先生铜像安放在新街口广场中央。铜像高5.75米(连基座通高11.12米),重6.2吨,也就是“戴版”。
“回迁之所以选择‘戴版’,是因为它形象高大。而梅版比较小,只有2.9米,放在现在的新街口,会显得不协调。”该负责人解释,戴版是由社会各界集资,中国雕塑家铸造,是以1912年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为背景,撷取孙中山先生为革命奔走、举步出行的瞬间形象,因此,更有意义。
快报记者 孙兰兰 项凤华在新街口为你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