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常理来看,“笑”可是一个好东西。可有时候笑并没有给人带来愉悦,还平添了许多烦恼,甚至会被笑声给吓到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人还拥有一种被称作“被笑恐惧症”的心理特征。被笑恐惧症是一个新近才出现的心理学名词,是在1996年由德国的Michael Titze发现并命名的。Michael Titze在自己的临床实践中发现一些病人很担心被取笑,他们会去观察周边的环境,寻找被嘲笑或奚落的任何可能迹象。有时并没有明显的原因或证据,他们就会把环境中听到的笑声归结于在嘲笑自己,然后感到很不舒服。
Titze把被笑恐惧者的状态描述为“匹诺曹综合征”,因为他们一旦感到自己被嘲笑,就如临大敌,像遇到危险而不能逃跑的动物,恐惧得肌肉紧张、全身木僵,仿佛立刻变成了木偶。下一次再进入社交活动之前,被笑恐惧者会感到惴惴不安,对预期可能出现的嘲笑感到担忧害怕。很多时候,由于这种恐惧、尴尬的预期过于强烈而难以承受,他们干脆自己“宅”在一个地方,也不愿冒可能变成可笑的“木偶”的危险。
为什么被笑恐惧者如此敏感地执著于负性情绪呢?对于这个问题,研究者试图以早年成长经历进行解释。他们推测,这些被笑恐惧者在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确实经常受到来自他人尤其是家人的奚落、嘲笑,这些家人通过嘲笑引发孩子内心羞耻恐惧的反应,从而达到控制他们行为的目的。科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