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4版:幸福江阴·第三方调查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幸福江阴:对第三方调 查的调查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10 年 4 月 11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幸福江阴:对第三方调 查的调查
  “幸福江阴”调查是江阴市的创举,它的酝酿、制定、推出,经历了一个很复杂的过程。

  幸福是很难量化的东西,因为每个人的幸福标准不一样,主观性很强,拿江阴市委书记朱民阳的话来说,就是“富裕不等于幸福,口袋里有钱,心情不那么好,生活质量不那么高,就说不上是幸福”。考虑到“幸福”的复杂性,江阴内研外调,前后改了12稿,拿出了以民生为最重考量的“幸福江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之后又在“幸福指标大家选”的思路引导下,公布指标让老百姓选择。这个过程体现了最大的民意。

  87.66分、90.05分,江阴的老百姓在2007年和2008年,连续两年给江阴的幸福指数亮出了高分。居高不下的幸福分值让江阴的主政者们坐不住了,虽然他们心里对江阴的这两年进步、发展底气十足,但是在“被”字不正常走红的当下,自测的数据总有难以服众的嫌疑,即便一切数据准确无误,也难免有好事者产生江阴老百姓是否“被幸福”的疑问。

  在此前提下,江阴果断地推出了“幸福江阴”的第三方调查。

  “五民五好”勾勒江阴幸福模样

  “幸福江阴的分数就是通过这套指标体系由老百姓评出来的。”负责幸福江阴调查工作的江阴市统计局副局长陈华向快报记者展示了“幸福江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下简称“幸福江阴指标体系”)。

  在这份由表格和调查问卷组成的幸福江阴指标体系中,快报记者看到,整个体系分为客观评价指标和主观评价指标两个部分,所占权重分别为60%和40%。

  “客观评价指标是围绕我们江阴提出的‘五民五好’设定了5个子系统,共26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根据每年的统计数据进行打分。主观评价指标同样围绕‘五民五好’重点设定了5个方面的指标,下设若干个二级指标,主要通过民意调查,重点反映市民的幸福感,综合体现‘五好’的基本程度。”陈华介绍说。

  “五民五好”是江阴市委书记朱民阳提出“幸福江阴”构想后,经过一系列调研和探讨,于2006年6月江阴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提出的幸福江阴新理念,即“以民生为本,力求个个都有好工作;以民富为纲,力求家家都有好收入;以民享为先,力求处处都有好环境;以民安为基,力求天天都有好心情;以民强为重,力求人人都有好身体”。在江阴,“五民五好”做到了,江阴人的幸福模样也就勾勒出来了。

  快报记者在幸福江阴指标体系中看到,客观指标中,对应于“五民五好”所要评估的指标主要有劳动力就业水平、居民收入、社会保险综合覆盖率、公共交通分担率、绿化水平等等;主观指标体系则围绕“五个好”,对应设定了五类主观指标,有33个主要指标和14个辅助指标。主要包括居民对工作满意度、收入满意度、环境满意度、心情愉快度和身体状况指数等。

  评价体系从重GDP向重民生转变

  幸福江阴指标体系并非一蹴而就,也不是闭门造车“造”出来的,而是在参照了国外经验、征求了百姓意见、邀请了专家指导,几易其稿而成,前前后后经历了两年时间。“为了让这套指标能够真实地反映江阴百姓的幸福指数,前后总共改了12稿。” 主持幸福江阴指标体系制定的江阴市委书记朱民阳说。

  2005年,江阴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后,接下去“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就摆到了江阴领导干部面前。从那时起,江阴市委书记朱民阳就一直在琢磨:经济发展为什么?区域经济争什么?全面小康以后干什么?

  “经过对自身的发展路径、发展理念和发展追求的冷静审视,我们深深地认识到只有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惠及人民的理念,更加突出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不断增加人民群众的福祉、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才能赢得群众的拥护和参与,真正让老百姓得到实惠、感到幸福、感受成功。”朱民阳说。

  于是,江阴开始探索幸福评价体系的构建。但是,幸福是很难量化的东西,主观性很强。人们对幸福的理解往往是不同的,不同的阶层有不同的价值取向,也就有不同的幸福感。如何才能找出共性?如何找到一个最大的公约数来设计幸福指数?一直以来,这都是幸福指数研究者的难题。

  “幸福评价体系应该纳入哪些指标?我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第一个版本几乎仍然是GDP考核的那一套。”陈华告诉快报记者。

  在“幸福江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第一版中,快报记者看到,这和现在施行的幸福江阴指标体系大相径庭。整个体系考量经济现代化、社会进步、生活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四个部分,共25个指标,其中14个指标与无锡市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一致。比如,人均GDP、万元GDP能耗、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等等。

  “但是富裕不等于幸福,口袋里有钱,心情不那么好,生活质量不那么高,就说不上是幸福。”朱民阳说,老百姓对枯燥的GDP数字不感兴趣,他们关心的是和自己切身相关的民生、实事。

  “所以在以后的历次修改中,GDP考核的指标逐稿减少,而民生指标逐步增加,到最后,GDP指标减到最少,取而代之的则是民生指标。”朱民阳说,每次修改的背后都是征求意见的结果,江阴在基层就至少举办了几十场座谈会。到第6稿时,还专门到北京召开了研讨会,征询专家意见。

  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潘盛州认为幸福江阴指标体系科学合理,指标既有经济发展指标、又有社会进步指标,既有人民生活质量指标、又有科学发展指标,既有反映客观进步发展的指标、又有反映人民主观感受的指标,整个指标体系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但他也建议,建设“幸福江阴”要进一步完善社会进步指标,特别是要突出村民对村民自治、村务政务公开的满意程度,更符合老百姓切身利益;要突出农村人口综合素质的提高,进一步重视农村受教育的年限、义务教育职业培训等;要通过设计指标,引导社会关爱外来人口,增强新市民对江阴的满意度。这些在最终的幸福指标设置中都有体现。

  江阴还专门邀请江苏省小康专家组和江苏省委党校专家,协助研究制定幸福江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还邀请了中央财政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等有关部委集思广益,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指标体系的理论支撑、动力来源和实践路径。

  “我们的幸福自己选”

  “幸福不幸福,老百姓说了算。”朱民阳告诉快报记者,幸福江阴指标体系最科学的地方在于,它是由老百姓自己选出来的。

  2006年10月11日,幸福江阴指标体系出炉。为了使“幸福指标”更贴近百姓生产生活、更易于感知认同,幸福江阴建设领导小组从10月11日起举办“幸福指标大家选”活动,活动初选了50项主客观指标,供广大市民选择。

  江阴市河北街社区的市民陆阳还记得当年“幸福指标大家选”的情景。“《江阴日报》整版刊登了50项备选指标及解释说明,并且连续3天在江阴电视台播放活动通告,市政府网站上也设置了‘幸福指标大家选’活动专题。”陆阳回忆说,当时江阴市民几乎都在讨论幸福指标,都在参与幸福指标评选。

  “城区许多公园都拉起了‘幸福指标大家选’的横幅,一些志愿者在引导市民填写评选表,我们河北街社区还设立了投票点,让居民们参与,大家都非常踊跃。”陆阳说。

  江阴市统计局副局长陈华告诉记者,截至2006年11月6日,本次活动共有1.5万余名市民参与,总投票次超过15万票。其中城区有1万余人参加,乡镇有3500余人参加,步行街设点处有914人参加,收到来信800余封,网上投票数达17011票,有549人参加网上有奖投票。从参加活动的群众年龄层次看,涵盖老、中、青、少各个年龄段,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许多新市民也积极参与到幸福江阴建设中来。

  最后,环境卫生满意度、绿化满意度、家庭和睦程度、住房条件满意度、心情愉快程度、劳动保障和安全保障情况、交通出行满意度、工资性收入、水源水质满意度、家庭收入满意度等指标从50项备选幸福指标中脱颖而出,成为百姓最关注的十项指标。

  “这次活动搜集整理的意见建议情真意切又实事求是,客观反映了江阴还存在贫富差距、环境质量需要进一步改善等问题,一些市民还围绕江阴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陈华说,老百姓提出的不少合理建议,许多都被幸福指标的新修订版本所吸收。

  国家统计局设管司司长鲜祖德曾对此表示,幸福江阴有客观的评价体系,一个重要的依据,是否幸福由老百姓说了算,这充分说明了江阴领导的创新精神。

  自测幸福指数太高?让第三方来调查

  在老百姓认同、专家认可的

  情况下,江阴市统计局开始用幸福江阴指标体系对江阴百姓的幸福指数进行综合打分。

  “每年,我们会抽取1200户江阴居民,就主观指标体系部分进行入户民意调查。”陈华说,为了保证民意调查的客观性,基本上抽查户中的40%为城镇居民,60%为农村居民,其中还有200户为新市民。

  2007年6月,江阴市统计局调查队组织开展了幸福江阴建设民意调查,根据主客观评价情况对全年进行综合评价:2007年幸福江阴综合评价指数为87.66分,其中客观指标评价指数为88.57分,主观指标评价指数为86.29分(民意调查指数)。

  2008年7月,江阴市统计局再次组织开展幸福江阴建设民意调查,根据主客观评价情况对全年进行综合评价,2008年幸福江阴综合评价指数为90.05分,比上年提高2.39分,其中客观指标评价指数为92.21分,比上年提高3.64分,主观指标评价指数为86.82分(民意调查指数),比上年提高0.53分。

  “连续两年,江阴的幸福指数都很高,而且有所增长,是不是我们的统计有问题?”陈华告诉快报记者,通过两年的幸福指数自测,居高不下的幸福分值让他们自己开始怀疑,江阴老百姓是不是“被幸福”了?况且,自测的数据总有难以服众的嫌疑。

  于是,2008年12月,江阴市统计局委托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对江阴幸福指数进行调查。

  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以下简称“中郡”)成立于1998年,是我国第一家专门以“县域经济和地市州盟”等区域经济和特色经济为主要研究和服务对象的独立性社会机构,被称为“中国县域经济第一所”。由他们对幸福江阴进行调查,相对独立,能保证数据的客观性。

  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刘福刚回忆了2008年进行幸福江阴调查时的情景。“当时,我们看了幸福江阴指标体系后,就感觉幸福江阴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不仅客观,具有科学性,在实际应用中也具有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刘福刚说,江阴的这套体系,使幸福不再虚无缥缈,而成为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你们当时有没有觉得江阴前两年自测的数据有些偏高?”对于这一问题,刘福刚坦诚当时并没有这样的想法。“因为这个体系中客观指标权重占了60%,主观指标权重为40%,江阴在客观指标部分基本都能达标,每年只有个别指标达不到,所以它的客观分值特别高,再加上主观分值也不低,所以综合评价的分数较高。”刘福刚说。

  刘福刚告诉快报记者,为了保证调查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中郡在进行幸福江阴调查时扩大了主观指标调查的样本范围。抽取了2000个样本,比上年多抽取800个,扩大了调查面;其中城镇800个,农村1200个;江阴本地人1670个,新市民330个。“同时,我们还特别注意到了被调查者的学历层次和职业结构。”刘福刚说,不同于上年被调查者以初中学历为主的情况,学历以高中文化所占比重最大,达41.30%;提高了当前社会压力最大的企业职工比例,达到54%,比上年增加了2.41个百分点。

  “结果,百姓对幸福感平均打分为86.95分,比上年调查结果提高了0.66分;比2008年7月江阴市统计局自测的分值则仅高了0.13分。”刘福刚说,由此可见江阴市统计局自测的分值是比较客观的。

  刘福刚说当时他也参加了主观指标打分的入户调查。“总体感觉江阴的老百姓确实生活得很好。”刘福刚说,2008年12月正是金融危机肆虐的时候,而江阴的发展和老百姓的幸福感受仍然保持了较好的态势,可见江阴的幸福是真幸福,而不是“被幸福”。

  幸福指标也在与时俱进

  2009年7月,江阴市统计局又在全市范围内抽样选取1200户居民开展了幸福江阴建设民意调查,结果显示:江阴百姓对幸福感平均打分为87.06分,比2008年12月委托中郡进行的调查结果提高了0.11分,比2008年7月调查结果提高了0.24分。百姓对好工作、好收入、好环境、好心情、好身体的“五好”建设均表示满意,满意率都在90%以上,对幸福江阴建设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和自豪。2009年幸福江阴综合评价指数为93.52分,比上年提高了3.47分。

  “不过,随着江阴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们也发现,2006年制定的部分评价指标已经不合时宜,需要作出调整。”陈华说,这些指标或制定的标准过低,或者已经不被老百姓所关心。如何调整?“还是要把权力交给老百姓,让老百姓来评判。”朱民阳说。

  今年3月13日,家住江阴市河北街社区,今年65岁的张国凡老人拿到了一张“‘幸福指标百姓选’民意调查表”,上面列出了城市人均道路面积、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城乡公共服务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等20项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量化指标和反映老百姓对“幸福”感知和认同程度的直观指标,供市民选择最关注的5项。

  “政府又在征求我们的意见了。”张国凡笑着说,类似的调查表这几年她填了不少,每填一次,江阴的面貌就有所变化,“这是政府采纳了我们老百姓提出的意见、建议的结果。”很快,张国凡老人就选出了自己最为关注的5项指标,分别是城市人均道路面积、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城市化水平、您对自己目前的住房状况是否满意和出生人口缺陷发生率。“我为什么选出生人口缺陷发生率?因为我们河北街社区这一带,以前有很多孩子生下来就有缺陷,所以我很关心这个指标,不过,这两年这种情况已经很少了。”张国凡说。

  陈华告诉快报记者,此次“幸福指标百姓选”民意调查,共发放问卷2600份,覆盖了全市各乡镇(街道)和新市民群体。根据问卷统计结果,老百姓最为关心的5项指标是:“城乡人口收入之比”“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自然镇村公交车通达率”“您对目前住房状况是否满意”和“最低生活保障满意度”。

  “从选出的5项指标就可以看出,通过‘幸福江阴’的建设,江阴老百姓对幸福的要求越来越高了。”陈华说,比如老百姓关注“自然镇村公交车通达率”,这是相当高的要求。目前江阴市已经在行政村层面实现了村村通公交,而自然村比较分散,现在的通达率为85%。

  陈华还告诉快报记者,此次选出的5项指标,可能会被纳入幸福江阴指标体系的最新修订版中,目前已经写进了征求意见稿。

  快报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2007年底,江阴市就在广泛征求市民意见的基础上,对幸福江阴指标体系的最初版本进行了修订。“那次修订主要是针对客观评价指标部分。”陈华介绍,比如将“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修改为“基尼系数”,这是因为随着证券业、基金业的不断发展,城乡居民运用存款经营证券、基金等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所以,“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这一指标已经不能正确反映城乡居民的收入状况了。

  “江阴的幸福指标一直在不断变化和完善之中,这是一个不断听取民意,与时俱进的过程。”朱民阳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反映老百姓的需求,真正让老百姓感受到幸福。

  ■快报记者 陶维洲 江阴报道

  记者手记

  老年人幸福

  才是真幸福

  

  江阴市委书记朱民阳有一句话,叫“老年人幸福才是真幸福”。在江阴采访期间,我接触了两位老人,通过与他们的交谈和对他们生活的了解,我深切地体会到了这句话的意义。

  虽然两位老人都已经65岁,但是她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却一点都不像老年人。

  张国凡老人是退休教师,她和老伴两人最喜欢旅游,不光国内的名山大川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欧洲十国、美国日本、东南亚也留下了他们的身影。“退休以前没时间出去,现在好了,可以到处走,还锻炼了身体。今年还要去一趟海南,看看国际旅游岛会‘长’成什么样子!”张国凡笑着说。

  俞惠玉老人退休前在外贸公司工作,现在她照样闲不了,平常都忙着组织社区的老年人一起搞曲艺表演。“我们5月份还要搞个曲艺专场,这事我们朱书记都关注了。”俞惠玉自豪地说。

  更令我感到吃惊的是,在江阴,老人的养老观念在逐渐转变。以前,在苏南,如果有哪家子女将老人送到养老院去,那大家肯定会觉得这家的子女不孝,不愿意赡养老人。但俞惠玉和张国凡却告诉我,在江阴的养老院,老人得到的照顾比在家里还要好,所以到养老院养老并不是子女不孝,也同样是给老人幸福。

  在和俞惠玉交谈时,我发现,虽然她已经退休,但关心的事情可不少,经常给市委书记提意见。

  去年小区里进行平改坡,牵涉到路要整修,刚弄好又要埋天然气,俞惠玉就看不下去了,“这不是重复建设吗?”她当时就向社区、向市政府反映。后来小区里就建设了一条“公共沟”,专门预留用于埋设各种管道。

  俞惠玉组织的表演队经常要去养老院等地方演出,她又发现她所在的小区还没有人做居家养老,她就想自己来做。“儿女都劝我不要弄,因为风险很大,万一老人在你这里出了事,怎么办?”俞惠玉说起这件事还不无遗憾地叹着气。

  是否“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这一直是评判老人幸福与否的标准,而在俞惠玉老人身上,我看到了江阴老人幸福的更高标准,还要“老有所为”!

  陶维洲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