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他的一生,如锥子一样不可阻挡地前进;他的一生,又如沙漏一样不断放弃。他是个军人,却像儒生,更像个五四出来的知识分子。这是不是可以解释他蒙冤三十六年的悲剧?他头颅里有三块弹片,经常奴役他的身体,百年火化之后才姗姗而出。这是不是可以解释他屡立奇功却不享其名的命运?他叫粟裕。一个为战争而生的人。
[上期回顾]
1946年6月底,蒋介石撕毁《停战协定》,发起了全面内战。他急电六十七师火速渡长江北上,分解到整编六十五师和整编六十九师后,与整编四十九、八十三、二十五、二十一师等部共十二万人一起,“围剿”苏北的“悍匪”粟裕。
非常之人常有非常之事。
和平年代,一个教授或许就是一个熬过年限,白发苍苍手捧聘书激动得发抖,暗叹“多年的媳妇终于熬成婆”的人;一个将军或许就是一个等到了年龄,军中同辈逐渐退出舞台,自己终于熬成了“鹤立鸡群”的人。
然而,战争是你死我活的争斗,论资排辈其实就等于喝毒奶粉,变相自杀。
刘邦是个流氓草根皇帝,“好酒及色”,坏毛病不少,却有个最大的好处,颇懂用人之道。
韩信不过是项羽那边郁郁不得志,开小差溜号出来的无名小卒,与刘邦的亲密老战友,参加过创建“革命军队与根据地”的曹参、樊哙等“老一辈革命家”的“资历”比,几乎不值一提。
但刘邦采纳“月下追韩信”的萧何的建议,将这粒埋没的金子从沙堆里刨了出来,郑重其事筑坛拜将,封为统领全军的大将。虽然“一军皆惊”,刘邦却因此打败了不可一世的霸王项羽,挣了一份可以向父亲刘老汉夸耀的四百年好“家当”。
毛泽东眼光、气度远在刘邦之上。
他从战争实际需要出发,将华东野战军的战役指挥交给粟裕负责,是一个非同一般的举措,也是对论资排辈的又一次无情摈弃。
毛泽东和粟裕两人都是命运的宠儿,青睐他们的历史老人,最后分别给了他们一个“知人善任”与“不负所望”的全优考核结论,成为“君臣相得”的又一典范。
华东野战军(三野)的司令员陈毅坦诚地说,在华东野战军的军事斗争中,他主要是依靠粟裕进行战争的指挥工作,而他自己可能更多的是起了一个政治委员的作用。陈毅的长子陈昊苏回忆说:“父亲自己说过很多次:‘我很多情况只发挥一个政委的作用,军事指挥就是粟裕。’”他的小儿子陈小鲁也说:“父亲更多扮演政治家的角色,他建立根据地,有统战才能、外交才能,他能整合军队。军事方面,华东野战军最强的是粟裕,战斗都是他负责。”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刘华清则说:“华东野战军、第三野战军的光辉战绩,在战役指挥上,粟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是第三代全军最高统帅部给予粟裕的正式“优等”考核结论之一。
解放战争期间,毛泽东在四个大战略区设立的野战军,其实就是战略方面军。其负责战役指挥的人分别是:第一野战军(西北野战军)彭德怀,野战军司令员;第二野战军(晋冀鲁豫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刘伯承,野战军司令员;第三野战军(华东野战军)粟裕,野战军副司令员(后任代司令员);第四野战军(东北野战军)林彪,野战军司令员。
就是这四个呼风唤雨的“牛”人,各显神通,把蒋介石“固若金汤”的“铁桶”江山搞得七零八落,土崩瓦解,最后“无可奈何花落去”,蒋介石香甜的金陵春梦也戛然而止。
四人中,只有粟裕是负责战役指挥的唯一副职,在当时可谓绝无仅有。毛泽东麾下的“雄兵百万,战将千员”里,找不出第二个例子。
1948年1月前后,大半年时间里,继山东之后成为全国主战场的中原,形成了国共拉锯战的僵局。你来我往,你枪我炮,相持不下。这里聚集了刘伯承、邓小平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陈赓、谢富治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以及奉毛泽东“分兵”急令,从山东远道而来的陈毅、粟裕华东野战军的主力。
毛泽东在山海关以内的精兵强将几乎都赶集一般,会聚到了这里。
“得中原者得天下。”蒋介石的宝座得之不易,当然也不是能让别人轻易拿走的。他毫不示弱,将自己看家护院的重兵集团先后都调了过来。旷日持久的消耗战,对弱势一方的毛泽东来说,绝非好事。他太需要一个办法和一个将领打破这一平衡的僵局了。他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让一支十万人的队伍南渡长江,到蒋介石的后方腹心地带“搅局”,逼迫他从中原调回二十个到三十个旅回防,以减轻中原战场的压力,打破相持不下的僵局。至于统兵的主帅,他也有了成熟的打算,就叫曾常年在大江南北出没的粟裕担任。尽管附和者不少,陈毅还为此豪情满怀,诗兴大发,热情洋溢地写了“五年胜利今可卜,稳渡长江遣粟郎”的诗篇,旗帜鲜明地表示支持,与当年在井冈山被毛泽东暗讽为“八面美人”的时候不可同日而语,粟裕却别出心裁,另有高招,并坚持三次“斗胆”直谏,最后使他的计划“下马”,无疾而终。
毛泽东不但没有恼怒,相反有李世民“天下英才入我彀中”的欣喜。
1948年5月,毛泽东在采纳粟裕“集中兵力在中原打大歼灭战”的办法后,又干了一件爽快事(当然还是留了尾巴,没有坚持去掉粟裕的“代”字),将陈毅调往中原野战军,干脆叫粟裕做了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
为保证粟裕的一把手地位,强化他的绝对权威,“独立处置,不要请示”。如同粟裕在孟良崮令举世震惊,吃掉蒋介石的御林军整编七十四师一样,毛泽东希望粟裕搞掉另一王牌主力邱清泉的第五军。毛泽东同时还叫粟裕做了华东野战军的代政委。这是粟裕负责华野战役指挥近两年后,毛泽东对他的又一次大胆提拔。尽管古人有“临阵换将乃兵家大忌”的提醒,但毛泽东有自己的辩证法,如果临阵换将利大于弊,又有何不可?他相信这个与众不同、敢犯“龙颜”直谏的粟裕。粟裕由此成为名副其实的方面军统帅,全面掌管一支全国兵力第二的野战军。
从负责战役指挥的副司令员前进半步,上升到野战军代司令员,粟裕打仗的能力已没人怀疑了。但做一个野战军的政委,他有这个能耐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其实,粟裕军事政治两手都过硬,只是因为过于强势的军事能力,掩盖了他同样杰出的政工才干,从而给了人们一个“不善政治”的虚假印象。他的老部下、毛泽东的军事高参郭化若就说,粟裕“从士兵到大将,从基层到统帅部,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上来的,做过军事工作,也做过政治工作,并兼过地方党的领导工作,有坚实的全面的实践基础”。
粟裕的政工之路,由来已久。如果说陈毅是“将军本色是诗人”,那么粟裕则是“将军本色是政工”。他当年一走进叶挺的教导队,就做了兵头将尾的班长,但“仕途”的真正起步,却是政工干部——连指导员。1927年10月底,朱德、陈毅在江西大庾整编南昌起义仅存的“硕果”,共有九个连队,粟裕从班长被直接“提干”,升为五连指导员。
他曾凭“三寸不烂之舌”,把一个赌博上瘾的通信员引上了正道。因此,他受到极大的鼓舞,感到了政治工作的强大威力,后来回忆说:“对待自己的同志,舌头比拳头还灵啊!”
“革命干部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革命干部一片瓦,哪里需要哪里码。”此后,时而连长,时而党代表,粟裕被当做一个能文能武的基层干部,在井冈山最早的这支部队里,受到了相当的器重。尽管这种不稳定的平级职务影响了他的升迁,没有像几乎在同一起跑线的纯粹军事干部林彪那样火箭式飙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