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云南罗平县大水井乡中心小学内异常热闹,快报万只“爱心水桶”捐赠仪式在这里举行。这是无锡一位老党员响应快报倡议捐赠的,在仪式上,罗平县委宣传部部长凃勇代表县委县政府向他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真挚感谢。该县民政部门将首批4000只印着鲜红的“江苏无锡一名退休老党员捐赠”字样的“爱心水桶”送到吃水最困难的群众手中。
昨天,苗族老人吴金堂吹起芦笙感谢恩人 通讯员 王金祥 摄
当地水桶商:
守在工厂督促连夜赶制“爱心水桶”
3月30日17时,由江苏无锡退休老党员王老捐赠的25万元善款到达罗平县民政部门。对于无锡老党员的善举,罗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凃勇对老人的善举及快报对罗平旱情的关注十分感谢。
有民政救济工作14年经历的杨玉英介绍,无锡老党员的善款是她工作以来,罗平县收到的首笔由个人捐赠、数目最大的一笔,同时也是罗平县收到来自县外的第一笔抗旱救灾善款,“真是大爱无疆啊!”她感激地说。
当日在抗旱一线的罗平县民政局副局长宋根祥得知善款到账后,安排工作人员连夜与水桶商订货。驻罗平水桶总代理胡胜和表示,这两天进货十分吃紧,厂家一时难以供应这么多的水桶。可听说这是无锡一名老党员捐赠的“爱心水桶”后,他立即表示“我就是去厂家守也要尽快让水桶到位”。当晚他就与厂家联系,第二天一大早就赶赴厂家,一直在厂家连夜守着生产,三天生产了4000只水桶于4月2日运回罗平。其余6000只,也将在三天内运回罗平发到其他11个乡镇旱区群众手中。
为了完成王老仅有的一个小心愿,在水桶上留下“江苏无锡一名退休老党员捐赠”几个字,胡胜和请来6名钟点工,加班加点在水桶上印上鲜红的“江苏无锡一名退休老党员捐赠”几个大字。“连这点小小的心愿我们都不能满足,那也太对不住王老了。”胡胜和说。
七旬苗族老人:
为他吹一曲《谢恩人》
4月1日晚,听说了无锡老党员的善举后,今年70岁的苗族老人、共产党员吴金堂与村里6名苗族群众一商量,决定第二天去捐赠仪式上会一会这位未曾谋面的恩人,给他吹一曲芦笙《谢恩人》,跳上一支芦笙舞。
吴金堂家住大水井一个叫歇场苗族村寨,4月2日,他们一大早走了15公里的山路赶来,生怕来迟了见不到恩人。但到乡政府一打听,恩人并没有来,甚至都不知道他的名字。他一下子热泪盈眶,“好人啊!好人啊!真是天大的好人啊!”“我要为他吹芦笙的,跳芦笙舞的,可他却没来……”吴金堂老人嘴里嘀咕着,不过,他最后还是吹起了芦笙,遥祝无锡恩人幸福安康!
吴金堂说,去年10月,全村水窖就干了,全村苗族群众只有人背马驮到离村8公里远的多依河里取水,走的是崎岖、陡峭的山路,往返一趟要花费5个多小时。为了家人和牲畜的饮水,年迈的吴金堂也加入了背水的队伍。他告诉记者,他们村不少群众原来用木桶和坛罐背水,一不小心摔倒,就会坛损人伤,如今有了“爱心水桶”,村民们背水、驮水可就方便多了。
当天,吴金堂老人领到两只“爱心水桶”,他表示将好好珍惜这两只意义特殊的“爱心水桶”,另外他有一个最大的心愿:“如果有机会,我一定会一会这位大爱无声、做好事不留名的同龄人,为他吹我们苗家人献给恩人的芦笙,用我们苗家人最浓重的礼仪,献上我们苗家最醇香的美酒。”
小学生:
盼望无锡爷爷来逛罗平
今年14岁的小女孩张海云是大水井乡箐口完小六年级的学生,当天学校分到50只“爱心水桶”,让她欣喜万分,更让她激动的是年过7旬的爷爷张朝良多了两只水桶,终于不再因为没有盛具而发愁了。
张海云家住箐口村委会箐口村,由于特大干旱,加之住在“九分石头一分土”的喀斯特地貌上,全家只有2亩多贫瘠的土地。张海云的父母现在浙江打工,仅有她和年过7旬的爷爷留在家里。随着干旱加剧,爷爷因为家里没有水窖和缺少盛具,每天只能用小桶去四处取水,等他磕磕绊绊将水提到家,所剩的水已经不多。水桶成了张海云家最紧缺的东西,没想到如今无锡爷爷送来了“及时雨”。
懂事的张海云有一个愿望:“我们罗平有数十万亩美丽的油菜花,有雄浑壮美的九龙瀑布群,还有婀娜多姿的多依河、神奇秀丽的小三峡……等大旱过后,明年这些风景一定会更加美丽,如果无锡爷爷能到我们这里,我会陪王爷爷好好逛逛,欣赏我们这里美丽的风景,感受我们浓郁的民族风情。”“我会盼着无锡爷爷的到来……”她说。
通讯员 王金祥
快报记者 邢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