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来,快报对南京大部制改革作了连续报道。这次改革调整了26个市政府工作机构,减少了9个“正局级”。变,无疑是此轮改革的主旋律。不过,也有一部分政府部门未作调整,从部门名称、职能到“一把手”都维持不变。这是否意味着,这次大部制改革与这些部门“无关”?
快报昨日采访了其中四个部门的“一把手”,听到了一个共同的答案:部门不动,头脑要动,要与大部制改革主动对接!
“规划不变,思路要变”
赵晶夫: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市规划局局长
俗话说,怕就怕“今天规划明天变化”,何况是大部制改革这么大的“动静”,会不会影响到南京现行的城市规划?对此,赵晶夫早有考虑:“南京既定城市规划全速推进,不受大部制改革影响。不管部门调还是不调,现行规划项目都将按照年初确定的计划进行。”
不过,规划不变,思路和想法要变。赵晶夫说,眼下正在做的,就是进行内部调整,与此次职能发生改变的各部门及时、稳步对接。“以前与我们规划工作联系较多的建委、园林、环保等部门有的职能进行了调整,有的进行了拆分,我们规划局也要把以前与他们相联系的部门和人员作相应调整,保证规划工作的顺利实施。”
赵晶夫表示,大部制改革后,政府机构数量变少了,对效率的要求提高了,规划部门尽管这次没有调整,也要主动按照这一要求做好城市规划。例如,南京正在全力打造的城南、仙林几大板块,已经分别落实到几位副局长肩上“各领一块”,加班加点很平常,目的就是确保规划顺利推进。
“部门不动,头脑要动”
杨海宁:南京市质监局局长
“部门不动,头脑要动。”提及这次大部制改革对质监部门的影响,杨海宁的看法非常明确。
南京市委、市政府要求通过这次机构改革,更加突出解决民生问题,联系到质监部门的职责,杨海宁表示,质量安全监管就是最大的民生,“在服务经济发展方面,我们对全市重大项目实行定点联系、全程代办;在提高产品质量、服务民生方面,我们通过12365热线平台,扩大和提高社会监督效应,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
针对2014年青奥会,南京市质监局已经开始推行一系列举措,例如,对南京公共场所信息标识进行梳理和规范;与商检部门联手,对青奥会进出口产品的进出关审查提供服务,保证质量等。
“形成合力,联合执法”
马和欣:南京市工商局局长
“虽然这次工商部门没有动,但改革不是一步到位的。”马和欣认为,市场监管部门或许会在下一步中整合,这是趋势。他特别提到,深圳在大部制改革中,组建了市场监督管理局,将原工商行政管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知识产权局的职责,以及卫生局饮食环节的食品监管职责整合划入市场监督管理局,上述三局不再保留,“这样的方向是比较好的。”因为目前的市场监管上,确实存在监督部门职责重复、交叉,同时又有盲区的现象,比如在地沟油的管理上,老百姓就会指责工商、质监、卫生等部门管得不好,但由于法律法规的约束,出现“有枪的没子弹”现象,整合、理顺其中的职能关系显得很重要,“在市场监督监管上,还要推进改革。”
对工商部门而言,马和欣表示,当前一是要恪尽职守,做好自己的分内工作;另外,在一些问题上还要与其他监管部门形成合力,联合执法。虽然外部没有动,工商部门内部也酝酿进行“微调”,马和欣说,食品安全法颁布后,工商部门的担子更重了,过去由卫生部门发放的卫生许可证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食品流通许可证,由工商部门审批发放,因此大部制之后,工商部门还要加强食品安全监督。
“做好桥梁,当好纽带”
陈学荣:南京市民政局局长
此次大部制改革中有所调整的部门侧重经济和城建领域,陈学荣认为,民政部门主要负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这正是此次南京机构调整所需要加强的。陈学荣说,下一步,民政局将继续做好政府给予的各项职能,做好老百姓和政府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具体怎么做?陈学荣介绍说,今年南京民政工作将围绕8项目标,联合各有关部门,打出“改善民生”的重点牌,共有五大类39件惠民实事,惠及困难群众约50万人,民生系统项目总投资额约15亿元,其中明确了今年将确保城市低保对象生活水平不低于400元/月,农村低保对象生活水平不低于240元/月;落实全市100万老人“优待办法”;困难群众殡葬中的接运、火化和冷藏等基本殡葬服务费全免等。
快报记者 郑春平 陈英 项凤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