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财经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公募与私募利益“对对碰”
· 五招挖掘年报黑马股
· A股市场大玩四大游戏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10 年 3 月 31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拉升,砸盘,谁怕谁?
公募与私募利益“对对碰”
  公私募间的利益纠葛由来已久,情形很是复杂。

  还在2000年的时候,就有业内人士跟我说这样的故事了。他的一个西部的朋友做庄某只电力股,筹码过于集中,大环境不好,股价撑不住,那人就找基金接盘。本来双方谈好基金每接一股,给基金经理多少钱。那人不太诚信,基金接了一些筹码后,不及时向基金经理支付好处,对方一火:砸盘!搞得股价直线往下掉,那人惨败而归。

  到了2007年初,又有业内人士说新的故事了。记得当时说的标的是浙江的一只股票,说一些私募把这个股票当做项目来运作,2006年上半年介入,2007年初,将股价从3元多搞到9元左右后,让公募基金帮着拉升股价,以边打边撤。这些私募很明事理,以优厚的条件让公募基金经理分享收益,后者就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拉,最终将股价拉到接近19元。私募赚得盆满钵满,基金经理也获益颇丰,大家满意而归。

  另一类故事就经常能听到:股价太高了、买盘太大了,我买不到啊。没事,你挂在下面,我来砸点筹码给你。这类故事中,公募基金多是砸盘的角色,为的是让私募兄弟拿到筹码。

  上面的三类故事,可以归纳为一种现象,私募与公募基金经理个人间的直接的利益交换。有网友告诉我,公募基金为私募接盘或掩护私募撤退,其好处费的标准业内有约定俗成。后一种交易,私募不一定支付费用,公募基金有时纯粹是“友情赞助”。

  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证券市场上的各类利益群体常常是纠集在一起的,别看券商研究员表面上面对强势的买方——公募基金点头哈腰,但他照样“玩”公募基金,而且,还与私募联手去“玩”。故事梗概是这样的,私募不是缺乏研究力量吗?没有研究就没有信息,自己没有还不能借来用吗?搞掂几个券商研究员嘛。有些私募崇拜拥有信息优势就能赚钱的理念,怎么样获取信息优势呢?勾搭上券商研究员后就好办了。研究员挖掘出有价值的股票后,先让私募买,然后才出报告向公募基金推介。有时为了使介入的股票有超常的表现,研究员还游说服务的研究所向基金公司做路演,隆重、反复推介。如果股价异动不明显,公募基金经常会被研究员和私募“请”进局。

  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募基金经理转投私募,这种公募与私募之间的利益纠葛还有可能加剧。遗憾的是,在目前的监管框架下,还不能做到有效治理。但我们也没必要灰心,我想可能有一个办法比较可行,就是建立基金从业人员、研究员甚至整个证券从业人员的财产申报制度。如果其财产与其薪资收入明显不符就要讲清原因,否则,要接受处罚。这应该会起到比较好的遏制作用。

  有了这个财产申报制度,并与账户申报相结合,基金经理及其亲属的投资也可顺理成章地放开。让他们阳光地获取投资收益,不失是疏导的可行之举,不知监管部门有没有决心去做。 穿过金茂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