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的不安和官员的不安虽然都是因为房子,但二者不可同日而语。百姓也许大多是女婿似的不安(如今日快报报道中那位为20平方米面临女友最后通牒的小白领),为购买一套结婚用的新房或从蜗居状态下改善一下生活空间,他们为房奴的负重进行着可怜的心理较量。这种煎熬是贫困带来的。而官员们的不安来自富有,其中有许多官员的富有是通过不正当的途径聚敛的。他们常常一家坐拥几套十几套住房,过去心安理得地享受财产性收入带来的快感,如今,这些豪宅别墅的原形就要被曝光,许多人可能因此声败名裂,岂能安然?
昨日,有两个关于房子的消息分别让两类人群惴惴不安——
第一个消息是,南京市政府网站刚刚列出房地产调控“宁六条”新政仅一天,27日南京市商品房就卖出了525套房子。这个数字不仅甩了“宁六条”一个耳光,而且让有住房需求的百姓更添恐慌。于是出现了5600多人疯抢18套住房的咄咄怪事。第二个消息是,我国将出台干部报告住房情况专门规定。在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上,温家宝说,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要求把住房、投资、配偶子女从业等情况列入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内容。中共中央、国务院将于近期作出专门规定,要认真抓好落实。这个消息让许多拥有多套住房的官员不寒而栗。
百姓的不安和官员的不安虽然都是因为房子,但二者不可同日而语。百姓也许大多是女婿似的不安(如今日快报报道中那位为20平方米面临女友最后通牒的小白领),为购买一套结婚用的新房或从蜗居状态下改善一下生活空间,他们为房奴的负重进行着可怜的心理较量。这种煎熬是贫困带来的。而官员们的不安来自富有,其中有许多官员的富有是通过不正当的途径聚敛的。他们常常一家坐拥几套十几套住房,过去心安理得地享受财产性收入带来的快感,如今,这些豪宅别墅的原形就要被曝光,许多人可能因此声败名裂,岂能安然?
房地产市场偏离正常的发展轨道,促使人们逐渐从政府土地售价偏高、开发商违规追逐利润、民众不切实际的消费观念等经济的层面,上升到政治的层面来观察这一社会生态。其中一个共识是,腐败官员是房地产市场特殊的食利者,他们对房价的失控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这里有两个刺激因素,一是如成思危先生爆料的,开发商成本价中有三分之一是送给贪官的,腐败因素加大了房子成本;还有一个是,官员用大量的贿款或灰色收入投入暴利的房市,令市场供需失衡。前者是直接掠夺公共资源,造成绝对的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公,后者经洗钱的方式漂白权钱交易的黑幕,扰乱了市场秩序。这种非市场化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供需矛盾。同时它所带来的社会公平正义的肢解比房地产市场失序要危险百倍,这种现象不可能再容忍下去了。
说丈母娘提高了房价,荒唐中道出了民俗,说对了一半;说贪官、二奶推高了房价,看似戏谑,其实完全地揭开了腐败的链式逻辑。房地产市场由于其庞大、高利、多产业链、权力附着、不动产性而为贪腐运营提供了绝好的土壤,每一个环节都镶嵌着权力寻租的机会,所以倒在它上面的官员比其他任何行业和领域多得多。打开互联网看一看,“房贪”触目惊心:
原成都金牛区副区长马建国拥有的3处别墅被拍卖1238万;原深圳南山区委书记虞德海拥有豪宅8套;原河南荥阳市财政局长薛五辰拥有9套住房;原衡阳市副市长刘兴德共有8处房产;原温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戴国森有十多本房产证;原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处长陶建国涉嫌受贿的1485万余元中有价值1379万余元的房产29套;打黑中落马的原重庆交警总队长陈洪刚拥有29处房产……
一个官员到底有几套住房,是不是合法财产?这些年虽然屡次声威并举准备清查,但一直雷声大雨点小。一则因为尚缺乏官员财产公开制度,法律法规还没到位。二则房地产市场的整治迟迟不能见效,导致相应的产权监管进入盲区。相信这种状况随着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的召开和将要出台的干部报告制度而得到切实改观。
房产报告确实迫在眉睫。原国务院机电办主任、退休前任商务部部长助理的徐秉金和女婿、女儿以注册的两家房产投资公司的名义,投资一亿多元人民币,购置了30栋别墅和多套高档公寓。徐家用巨额资金购置的30栋别墅,竟长期空置。可见贪官们正以大量不动产的囤积转移聚敛来的不义之财,躲避纪检机关的督查。追踪官员的房产,眼下已经成为最容易发现、最好掌握证据、最有震慑效果、最能体现社会正义的肃贪手段。
但是,我们也切不可盲目乐观。房产申报制度犹如扒开官员掩身的“外套”,出于本能,抵抗是不法官员肯定要采取的对策。官员隐匿住房花样繁多,诡计多端,因此,如果光靠下个红头文件,让大家申报一下而没有有效的核查措施,那么,该制度还是有可能走形;如果报告对上不对“外”,社会公众难以知情,必然降低群众监督举报的概率。没有完善的公众举报的政府监督机制,很容易沦为陪公子读书的走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