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4版:最南京/人文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青村:大隐隐于新街口的传奇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10 年 3 月 28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青村:大隐隐于新街口的传奇
  与青村的距离很近,近到情怯。从报社下楼一拐弯,就在青石街20号遇到了它。

  两年前,报社搬到洪武北路,新办公楼身旁的窄巷有个美丽幽静的名字:青石街,通往奢侈品云集的德基广场,巷子里却是脏乱破落,成天弥漫着难闻的泔水味。繁华热闹的新街口竟然还有这样的地方,我匆匆走过。无意间一抬头,脏兮兮的小吃店后面,竟藏着一幢古朴美丽的二层小楼,红漆斑驳的大门半掩,上方写着:青村,李锡五,民国二十三年。

  此后,每次路过总多看两眼,默念它的名字。平整厚重的青砖墙面,赭红色的大瓦、层叠简洁的门楼线条、陈旧的木窗……青村弥漫着一股神秘的气息,令人很想一探究竟,却又不敢靠太近。直到几天前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终于忍不住推门进去。

  这是一幢两进的门楼建筑,门厅高大,看得出旧日气派,墙角却堆着些杂物,二楼一侧精致的露台已经不见,搭成了简易房子,红砖水泥的颜色在一片凝重的青黛色中格外刺眼。二进也是二层小楼,一道围墙明显是后人所为,破坏了整个院落的格局。百度百科上说,这里当年是一位国民党高官的官邸,极为考究,施工队是建造美龄宫的原班人马,后来主人举家搬去了台湾。试图找些老人细细询问它的历史,却连连碰壁:现在住的,多半是外地来的租客。几乎失望想要离去之际,遇见位中年人,一问之下,竟然是房主的后代!

  “这是我爷爷传下来的房子。”他的爷爷叫陈湛恩,是北京大学土木系的第一届毕业生,后来在国民政府内政部出任水利科科长,统管全国的水利建设,解放后并没有去台湾,而是选择留了下来。“第一个提出要修三峡大坝的,就是他!”陈治平的语气里透着自豪。

  上世纪30年代初,陈湛恩和他的好友兼北大同学程叔彪,共同出资在青石街买了一亩地,建起自己的公馆,东半边姓程,西半边姓陈。

  房子不是外界所传由建美龄宫的原班人马建造,而是水利科同事茅以升带着他的工程队造出来的作品。风格简洁,细节却很不一般。整个房子下面是架空挑高的,通风透气;每扇窗户下有滴水檐,防止雨水侵蚀墙壁;细长条的青砖和大华电影院的一样;铸铁浴缸和地板,和美龄宫用的是同一批材料;水泥、洋钉也是从美国运过来的。上个世纪90年代有人改造院子里的下水管道,挖出原来的管道阀门,发现都是用紫铜铸造的。

  1934年落成,陈湛恩请来同事李锡五,题了“青村”的匾额。为什么叫这个名字?流传到孙辈已经无法知晓,只能揣度:“青”,也许出自青石街;“村”字,颇有大隐隐于市的意境。不久,程家搬去了上海,东半边的房子也请陈家代为看管。没住几年,陈家也走了,跟着国民政府搬到重庆——因为日本人打过来了。直到1948年,才重新回到这里。这里经常出入一些名人,孔祥熙、陈立夫……还有些从外地调到南京上任的官员,索性借住在青村。陈治平印象最深的,是一名工务局局长,负责首都建设的市政工程,生活很简朴,一年之后调任,走的时候,行李只有一只小箱子。

  老宅遭到过好几次破坏,全国大炼钢的时候,原先的铸铁门被拆了,换上现在的木门,只留下镶在地上的铁门轨道还在。房子也收归公家,29间房,大多数都被分给了别人。青村成了大杂院,几十家人挤在里面。现在,当年那批住户也早就搬走了,房子租出去,有的还开起了小饭馆,整日烟熏火燎。只有陈治平住的那几间,内部还基本保持着原有的风貌。原本,这里要拆了建高楼,“高楼哪里没有,这样的房子,新街口还有几幢?”陈治平揪心了好一阵子,直到去年,青村和旁边的“海山村”“青云里”一起纳入了民国建筑保护名录,他这才放下心,青村终于保留下来,只是,“保护”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

  □快报记者 孙兰兰/文 赵杰/摄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