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东枪,你好:
我家是在江南农村,我是家中的长女。读大学时,妈妈就不断催促我,大学毕业就找对象结婚。因为她希望我早点安定下来,并且攒些钱给弟弟在城市里买房子。我想听妈妈的话,找一份好工作,养活自己以后有余钱去回馈父母,但是我的工作很低微。
我也想找对象,有了家庭有了孩子人就能安分下来,但是我是同性恋。我怕错过我的她,恨不相逢未嫁时。每次回家我看到爸妈要把头发染黑才能欺骗自己依旧年轻的时候,我更难过。许一
许一,你好:
收到你的来信之后我才真正感觉到做一个情感专栏作者是怎样的不容易,我几乎开始后悔怎么为了稿费应下了这么一个差事,为什么非要逼迫自己面对一些这么困难的问题,在没有答案的地方寻找些答案出来。我不知道别的情感专栏作者中有没有谁直接回应读者说“对不起,这事儿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的。但你的来信确实让我产生了用这样的一句回答交差的想法。
你的困境,具体地说,是源自三个问题:母亲催婚而你尚无结婚意向的问题、你的性取向的问题、自己的婚姻怎么成了为弟弟服务的工具的问题——但我琢磨来琢磨去,发现归根到底只有一个问题:在婚恋观问题上不能与母亲达成一致的问题。
难办就难办在这里。如果只是酒肉朋友、远房亲戚、同事同学,或者别的什么人,就都无所谓,不一致就不一致嘛,反正大家各自过各自的日子。但只要一牵扯到父母,愧疚、亲情、妥协、难过这些词儿就都冒出来了。
设想一下,如果咱们暂且忘记与你有分歧的另一方是你的母亲这件事情,其实这些问题恐怕都没什么难以解决:结不结婚是你自己的事情,不能因为别人希望你结婚你就随便找个人嫁了;你的婚姻不是别人获得经济来源的工具,甚至你的生活也不应该为别人的生活负责,没道理因为弟弟要买房子你就得赶紧嫁人然后拼命赚钱;你的性取向就更是自己的问题,这事儿不是靠谁的意志就可以改变的,接受也得接受,不接受也得接受——你看,如果可以这样摊牌,把这些话全都说出来,是不是就痛快多了?
我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们这种处于时代价值观转换点的人才会不得不面对这样的问题:不想早结婚父母不能理解,不想早生孩子甚至不想要孩子父母不能理解,喜欢同性父母更不能理解……我猜我们的下一代人碰到的这种问题一定会比我们少得多,雍正年间的青年人和他们那些生于康熙年间的父母之间恐怕也不会出现这么多分歧——还真是应了那句老话:时代考验着青年。
说说我在没有答案的情况下找到的答案吧:我们确实应该对家人、父母负责,但更要对自己负责。我们应该明白这一点,我们的父母也该明白。父母也是需要成长的,他们也需要学着接受、适应一些事情。所以,告诉你的妈妈吧,你可能会结婚,可能不会,可能早,可能晚,但无论是以上哪种情况,你都不能保证完全照她的意愿选择你的生活——这是我在没有答案的情况下找到的答案,他们也只能在不理解中加深理解。这也许很难,但不可避免。东东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