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21版:区域新闻/招考通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爸妈说他两句,他就跳楼
· 江苏酝酿高考外语听力“一年多考”
· 体育专业考试
分五个考点进行
· 扬中一上市企业昨失火
· 公益讲座还有余额,抓紧领票吧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10 年 3 月 26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爸妈说他两句,他就跳楼
花季少年留下遗书,嘱咐父母别难过
  对于一个刚满16岁的孩子来说,美好的人生才刚刚开始,然而才上初三的晓军(化名)却选择从三楼纵身跃下,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是什么原因让这个花季男孩走上绝路呢?昨天,记者来到溧阳了解孩子跳楼的真正原因。

  16岁少年从三楼跳下

  3月24日清晨,溧阳市周城镇正下着濛濛春雨。在集镇开店的陈女士正开门准备营业。“不好了,有人跳楼了。”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呼喊声。陈女士赶紧向事发地跑去,只见倒在地上的是晓军,头部血流不止,鲜血顺着雨水染红了周围的地面。此时,孩子的父母正抱着不省人事的孩子大声叫喊着,但孩子没有任何反应。见此情景,有人拨打了120急救电话。随即,晓军被送往医院救治,但终因抢救无效死亡。

  昨日上午,记者在悲剧发生地——晓军的家里看到,晓军家是一座沿街商铺房,一共三层,1楼是店铺,2、3楼是住房。房子后面是个小院子,晓军就摔在这里。在2楼房间,记者见到了晓军的家人。正沉浸在无限悲伤中的一家人,对于孩子的突然离开都不愿再提及。

  邻居王大妈告诉记者,当天早上孩子是从楼顶跳下来的,头部着地,等救护车来时已经快不行了。“这孩子很懂事蛮乖的,路上见到熟人都会主动打招呼。”王大妈一边说一边抹泪。

  家长多说了孩子几句

  昨天上午,在溧阳市周城中学,记者见到了晓军的班主任李老师。据李老师介绍,当天上午7点钟左右,他接到晓军父亲的电话,询问晓军有没有来学校。李老师当时便去教室查看,发现晓军没在学校,便给晓军父亲回了个电话。“可能在第二个电话打过去的时候,孩子就出事了。”李老师说,晓军是初三转到他班上的,平时表现很好,成绩属于中等偏上,性格有些内向。事发前一天,晓军也正常来校上学,并没发现他有什么不对劲的。

  李老师告诉记者,晓军跳楼可能与家长多说了他几句有关。李老师回忆,出事之后他去家访,晓军的父亲提起,当天早上晓军的父母叫晓军起床上学,晓军不肯起来,说不愿去上学,他们就说了他几句。后来,晓军气呼呼地起了床,早饭没吃就出了门。

  “晓军的妈妈当时站在二楼窗口,听到卷帘门打开又关上的声音,但一直没见到晓军出来,当时没放在心上。没过多久,就发现孩子已经摔在院子里。”李老师说,晓军跳楼前给父母留了一封遗书,上面写着借了几个同学的书,让父母代他还给同学们,并嘱咐父母不要难过,再生养一个。

  据晓军的同学小烨介绍,他和晓军关系比较好,经常在一起打篮球。晓军平时喜欢看些科幻和玄幻类的小说。对于好友的突然离去,小烨感到很难过。“好好的怎么突然就走了呢?”

  “遇到这事大家都很难过,我们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周城中学的赵校长说,悲剧发生后学校非常重视,准备对全校学生开展一次心理健康讲座,及时对孩子们进行心理疏导。

  要及时疏导孩子情绪

  对此类悲剧的发生,常州市心理卫生协会高级心理咨询师孔匡建教授分析,青少年自杀现象往往都是冲动型的,如果能提前发现及时疏导,完全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青少年生理和心理都处在发育期,逆反情绪较重,加上心智发育不成熟,对于生命的重要性比较模糊,一旦心理出现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化解,日积月累就会走上极端。作为家长,不但要关心孩子的生活起居,更要关心孩子的心理状况。以朋友聊天的方式多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所思所想。

  姚斌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