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9版:西南大旱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她带着四岁宝宝给灾区汇去千元
· 3座爱心桥梁
已架起
· 香港特区政府
140万港元捐灾区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10 年 3 月 26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援助西南干旱灾区,快报读者在行动
她带着四岁宝宝给灾区汇去千元
  连日来,来自干旱灾区第一线的报道,紧紧牵住了快报读者的心。伴随着打进快报的一个又一个电话,爱心捐赠活动也在持续升温。无论是耄耋老人,还是10岁的孩子,不论是事业忙碌的白领,还是收入微薄的退休工人,大家纷纷行动起来,将一笔笔爱心款汇向灾区。还有人出钱又出力,想为灾区孩子提供温暖的新家。

  8旬老人献爱心

  梁白泉老人是快报忠实读者,今年82岁高龄。这段时间,西南干旱,他一直持续关注,“看到两岁的孩子因为长期没有水洗手,手开始肿胀,干裂得连一枚小小糖果都无法在手中抓牢,我很着急很心痛。”

  “我也是当爷爷的人了,第三代花费很大,又要供他们上学,还要考虑为他们买房子出一把力。”梁白泉老人说,这就是可怜天下长辈心。“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梁白泉老人说,他不该只关心自己的下一代,还应该关心人家的孩子。

  这几天,老人一直想把钱送到快报来,请记者转捐给灾区,表达他的一份心意,但是因为要转车,实在不方便,只能放弃了。

  昨天,快报刊登了3个爱心账号后,梁白泉老人喜忧参半,喜的是终于有渠道为灾区出力了,忧的是年事已高的他,不知道怎么汇款。不过,老人很坚决,一定要把这份爱心传递到灾区。他已经联系好了,准备请一个大学生志愿者,替他给灾区捐2000元钱。

  汇了千元还想再出力

  昨天,市民陈女士给曲靖市捐去了1000元爱心款。她是带4岁宝宝一起去银行,以宝宝的名义捐的,她希望从小培养女儿的爱心。除了捐款,陈女士非常想再尽一份力。“我想让一个灾区孩子暂时住进我们家,直到度过旱情,再回去。”陈女士说,灾区的孩子来了之后,她一定像对待自己的宝宝一样,对待他们。

  “如果孩子父母不放心,可以跟着一起过来。”陈女士说,届时她可以帮孩子父母找一份工作。昨天,记者已将她的这份心意,转达给了抗旱指挥部。

  6旬老人捐出微薄工资

  “我们收入不高,但也想出份力。”年过6旬的张奶奶跟女儿相依为命。女儿下岗了,至今没找到工作,全家就靠着她每月千把元的退休金过活。“那些灾民真是太可怜了!跟他们相比,我们吃的这点苦算什么?”即使生活拮据,老人还是从工资里拿出了100元。“我这点钱太少了,但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啊,大伙儿都献出点爱心,灾民们就有救了!”

  还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白领也捐出了500元。“刚得知旱情的时候,我就想给灾民们捐款了,可平时工作忙,不知道该从哪个渠道捐,有劲儿使不上啊。”因此,当昨天看到快报上刊登的捐款账号时,她毫不犹豫地捐了500元,“快报设置这样的渠道真是太及时了!”

  10岁小朋友要捐零花钱

  “当看到菜农伯伯倒酱油一样浇菜的时候,我突然觉得心里好难过。”就读扬子二小的姚若溪小朋友今年刚10岁。她给快报打来热线,想捐出自己的零花钱。“当时孩子突然告诉我说,她要捐钱。我就说钱我出,结果她说不要,要捐自己的零花钱。”孩子的父亲姚先生告诉记者,女儿虽然年纪小,但很懂事,平常很少问家里要钱,花起来也很节省。“这一百多元,还是她存了一年才存起来的。”当看到女儿掏空了自己的存钱罐时,姚先生说心里也很感动,“孩子长大了!”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