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9版:新社区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豆腐、鸡腿、大白菜 为何成了学校食堂的当家菜
· 舌头转九球,功夫了得
· 17男生两年接送残疾同窗上学
· 心情抑郁痴迷酒 老汉喝出乳腺增生
· 怪“博士”爱捣鼓 全家迈入电动化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10 年 3 月 25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怪“博士”爱捣鼓 全家迈入电动化
  日本有部动画片叫《阿拉蕾》,里面的怪博士最爱在家捣鼓机器娃娃。如今,南京瑞金新村里也有个怪“博士”,天天在家里捣鼓电机。你知道吗?他家的电动按摩床、电动擦窗机、电动擦鞋机全是他捣鼓出来的。

  药罐子成养身达人

  走进曹昌举的家,第一感觉就是“乱”,柜子、椅子上都放着书,还有各式各样的瓶瓶罐罐。“这不仅是我的家,还是我的研究所。”原来曹昌举把这里自命为他的南京生活工艺研究所,自封所长。

  曹昌举今年72岁,退休前是一家无线电厂的工程师,何时成了发明“博士”,还得从他退休后说起。曹老长年患有肠胃疾病,他每月要吃上千元钱的药,简直就是个药罐子,可都不大见效。一气之下,他索性不吃药了,自己研究起养生之道。“我买来医学方面的书,潜心学习。”也就在这个过程中,他关注起了按摩器材。

  他还记得当初想买个按摩器,可去市场上一看,乖乖,要好几百块呢。他仔细瞧瞧,不过就是装了电机产生震动,回来后他就把旧洗衣机上的电机拆了下来,装在椅子下,通上电,往上一躺,嗯,效果不错。从此,曹老的家逐步迈入了“电动化”时代。

  全家电动化还不花什么钱

  怎么个电动化?一试便知。“来来,你躺躺我的床。”记者小心翼翼往床上一靠,哎哟,震动了,高频率小幅度,身体立刻放松下来。曹老说这个电动床原理很简单,床下安了个旧电机,装个隔板,通上电就和按摩床没啥区别了。“一个按摩器多则几千,少则几百,我这个成本不过几十元。”他说,他现在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躺在按摩床上,舒缓下腰背。

  这还不止,电动化还运用到了生活用品上,一根杆子上装上圆形的清洗球,一通电,清洗球就在玻璃上自动旋转,摩擦过的地方干干净净。曹老说灵感来源于女儿,“她总抱怨擦玻璃手要来回动,太累了,这么一来就省事多了。”这不,连他家的鞋刷子也被改造成自动的了,一根棍子前头装了把刷子,呼啦啦一运转把记者皮鞋擦了个锃亮。他说这些小发明看上去有点简陋,不过都很实用。

  曹老说自己研究小发明就是为了自娱自乐,不过现在他倒有了个想法,如果残疾人、下岗人员或是大学生看上了他的哪个小发明,他愿意无偿传授秘诀,“能帮他们自主创业那就更好了。”快报记者 赵丹丹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