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1版:生活常州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东大门发展定下两种模式
· 早晚温差大
穿衣要注意
· 新北区孟河镇
获“汽摩配名镇”称号
· 妻子沉迷网络
无奈丈夫服毒
· 惨剧!孙子榔头砸死奶奶
· 普高明天开展
学业水平测试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10 年 3 月 19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东大门发展定下两种模式
建一个“城市中心”,同时讲究“一区四镇”间的互补
  常州市市长王伟成提出常州城市建设挥师东进,规划要先行。市长口中的东大门包括一区四镇,即:戚区,以及武进的郑陆、横山桥、横林、遥观四镇。那么东大门将来的城市建设将如何发展,又会有哪些特色?当地的市民又将享有怎样的人居环境?为此,《生活常州》采访了常州市规划部门了解情况。

  □ 周青 刘国庆

  东大门包括“一区四镇”

  常州市规划局有关负责人在接受《生活常州》采访时说,常州东大门具体说就是一区四镇,即戚墅堰区和武进区的郑陆、横山桥、横林、遥观四镇。虽然东部地区的城市建设比不上常州主城区,但是其经济发展并不弱,2008年一区四镇GDP达248亿元,占全市比重达16.7%,客观上已经形成了优势经济板块。

  但从“东大门”地理空间位置来看,它有一大优势就是交通发达,铁路、运河、高速路口等重要的交通节点都汇聚于此,可谓四通八达,但是这既是优势,也是其缺点所在,这些交通线路将常州东部地区空间割裂,区域内的交通不是“上跨”就是“下钻”,区域内交通联系很不方便,限制了其发展空间。

  这位负责人说,在去年编制的规划基础上,今年规划部门进一步深化细化常州东大门发展规划,将“常州市东部地区打造成常州融入沪宁经济发展带新的地域概念,常州经济社会发展中‘新的优势板块’”,是此次编制规划的一个基本理念。

  目前构想出两种发展模式

  基于这些优势条件及存在的客观困境,2009年常州市规划局编制完成了《常州东大门发展规划》,从空间发展层面提出了“枢纽—网络”和“中心—腹地”两种发展模式。前者体现出各地区均衡发展,形成一区四镇相互补充发展的空间,后者则指的是在东部地区培育一个“城市中心”,“当然,这两者并不是相互排斥,实际上是有一种近期和远期发展的关系。”

  在经济发展方面,则是从产业发展层面提出“特色化、差异化”的发展方向,明确了各区镇的主导发展产业。

  “目前,我们还只是概念性规划,主要是从系统和结构上进行了梳理,促进一区四镇之间内部资源整合,相互协调发展。”常州市规划局这位负责人说,东部地区发展,最首要的就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即构筑覆盖东部地区的“六纵七横”的道路网络。

  戚区规划三区联动发展

  东大门建设中一区四镇的一区——戚墅堰区,将来又该如何发展?常州市规划局戚墅堰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戚区发展总体构想是三区联动,即改造老城区、提升产业区、建设新城区。

  从空间上,戚区发展将形成“双T结构”:沿东方路和五一路规划建设行政办公、商务金融、文化教育、体育卫生于一体的公共服务发展轴;沿京杭运河、丁塘河规划建设集游憩、休闲、健身于一体的滨水景观轴。

  而从项目建设和特色亮点来说,目前戚区初步规划发展有“一线三点三园”。“一线”,主要是指东方路沿线,形成从高速路口往西、展示城市形象的主要道路。“三点”则是指城际铁路站周边、丁塘港湿地周边、玫瑰湖公园周边,围绕城际站周边打造城市交通枢纽以及商贸服务功能等;丁塘港湿地周边则打造城市综合体;玫瑰湖周边将建设生态休闲公园。“三园”则是江苏戚墅堰轨道交通产业园、湾城物流园、东方创新创业园。

  另外,在公园绿地建设方面,以玫瑰湖、丁塘河生态湿地为主体,以沿河、沿路的绿地为网络,以画龙点睛的公园为重点,规划建成“两轴三带七园”的生态绿地系统。

  常州市规划局戚墅堰分局这位负责人说,上述规划中部分项目已经陆续开始实施,今年戚区将重点实施“1158”重点工程。“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会大大推动戚区城市化发展进程。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