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7版:早教class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不可忽视宝宝“爱之初体验”
· 点点作品
· 陈鹤琴教子方法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10 年 3 月 17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陈鹤琴教子方法
NH3181吴迪

  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呕心沥血地探求儿童的习惯、语言、情绪、心理,用慈母般的爱心去精心抚育儿童 。他试行家庭教育的成功,受到了全国乃至世界各国的承认。

  把儿子当活教材

  1920年陈鹤琴首先以自己的第一个孩子一鸣为对象,开始他的研究工作。陈老师当时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任教,为掌握第一手资料,他特意请假在家,将一鸣每天从早到晚的活动都做了摄影,并给一鸣尝甜的、酸的、苦的东西,以观察其表情变化。他还把一鸣抱到课堂去给学生当活教材。

  一鸣自幼喜欢画画,有时边画边说。他就把一鸣作画的日期、年龄及对画的解释都记下来,并完好地保存了100多幅。他连续花了808天的工夫,具体剖析了孩子的身体、动作、心理、性格和言语等各方面的发展规律。经过3年的观察和实验,写成了《儿童心理之研究》和《家庭教育》两本著作。

  激励更易纠错

  陈鹤琴认为,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过很容易,受责骂而改过却比较难。小孩子尤其喜欢听好话、听鼓励的话。有一天,陈鹤琴看见一鸣拿了一块破烂的棉絮裹着身体玩。他考虑:我是立刻把他的破棉絮夺去呢,还是用别的东西去替代?他仔细一想,还是用积极的暗示去指导为好。于是他就对一鸣说:“这是很脏的东西,我想你一定不会喜欢的,你是要一块干净的,对吧?你应当跑到房里去向妈妈要一块干净的,是吗?”一鸣听见爸爸鼓励他,就很高兴地跑到房里换了一块清洁的毯子。

  巧对“为什么”孩子

  陈鹤琴反对谢绝小孩问难,也不赞赏有问必答,他提倡利用儿童的好奇心,引导探索的教育方法。陈鹤琴举例说:有一天,一个5岁的儿童同他父亲到郊外散步。他远远地看见一个小孩在那里放风筝,就问他父亲:“那个小孩在那边做什么?”他父亲回答:“你要去看看吗?”说着就与他一同前往。到了,父亲对他说:“呀!那个在空中的东西多好看。你看那个小孩手里拿着什么东西,要走近看一看吗?”他好奇地去了,回来对父亲说:“是线。”

  于是,父亲领他到街上去买了纸、竹等材料,回家做了一个风筝给他。第二天,还陪他到郊外放了风筝。陈鹤琴说,这种利用问难加以引导的方法,比“有问必答”养成儿童的依赖性来得好,它能使儿童得到许多快乐和许多有用的经验。我们应当利用儿童的问难,来施行我们的理想教育。 许惠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