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从苏州市地震局获悉,苏州全市范围内今年将建立一套全新地震观测系统,地震局近日公布了该系统下新设的15个宏观观测点。据介绍,宏观观测主要依赖于肉眼观察,被列入这15个点的包括苏州动物园以及华南虎基地,也就意味着,动物们将成为苏州地区地震监测的“主角”。
动物们可没意识到即将担起的重要使命,动物园里到处是懒洋洋踱步在阳光下的动物身影。东园管理处动物园管理科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后饲养员会时刻观察动物的行为是否属于异常情况,如果出现可疑情况会及时上报,即使风平浪静,也需每月报告一次。据了解,由于观测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市地震局已经针对此次增设宏观观测点举办了培训班,15个点的工作人员正在接受相关专业培训。
人们自古认为动物对地震有着“先知”的本领,事实上,通过观察动物来判断是否即将发生地震还需要科学的方法。苏州市地震局监测处处长周文贵介绍,首先,动物身上出现的异常情况分很多种,观测时需要排除生病、发情、人为干扰的因素;其次,群体性动物的异常反应更具参考价值,比如鱼吐泡、乱跳,蛇出洞等。动物对地震的敏感程度并不算高,据记载,6级以上的地震动物才会出现明显的异常现象,5级以下的地震,动物一般不会出现异常。
除了动物,植物和古井水也是宏观观测的对象。周文贵说:“井水发浑、变质、冒泡,冬天休眠的植物突然发芽开花,都是地震到来的前兆。除了宏观观测,苏州市还有一套较为完备的微观观测网,全市范围内共有9个监测点,通过数字化设备,专家可在第一时间掌握监控状况。如有地震发生,另有一套测震网能够在十分钟内精确报告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三层监控层层把关,是目前比较领先的监控手段。”
据了解,以动物反应作为地震参考依据,在苏州地区不是第一次。唐山大地震后,苏州就在动物园设点观测。“有记载以来,苏州发生级别最高的地震是1990年2月10日发生于常熟、太仓交界处的5.1级地震,4.5级以上地震共计发生过8次。因为长期以来苏州地区发生地震的频率很小,并且震级较低,后来这个观测点就撤掉了。”
说起此次恢复动物观测点,周文贵表示,预测地震是个世界性的难题,为了让地震预报更加准确,这一次全市七区各设两个宏观观测点,就是为了让地震观测、分析、预测的信息来源更为丰富,更好地监测苏州地区的地震活动、地震趋势。王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