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地王层出不穷,我们只看到了央企的“企业”属性,看不到国家企业的社会责任。投资亏了有国家兜底,赚了呢,当然是风光无限,而且还可以顺带着给自己搞点福利。更重要的是,央企从来不向全民分红。这样的国家企业,不见社会责任,只见与民争利。
北京六宗土地出让,出现三个央企地王(3月16日《新京报》),这种豪气干云的气势,让人无语。
央企毕竟是“共和国长子”,是很讲政治的。全国两会期间,不仅温总理说要调控房价,住建部也表了态,各地方大员也是习惯性地附和。在这样的背景下,北京的几块土地拍卖,非常识时务地延期了。两会一结束,央企矫健的身影、一掷千金的豪气便出现在拍卖现场。发改委称四万亿投资没一分钱进入楼市,这是在说笑话吧?
这几年,央企飙地屡屡得手,已经成为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要想分析央企地王频现的现象,首先得弄清楚央企是啥,央企想干啥。咱们现在的央企,与其说是共和国的长子,还不如说是共和国的“宠子”,占尽风光,左右逢源。央企日子不好过了,会向国家要政策,甚至还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逼宫。央企揭不开锅了,可以打包上市融资圈钱,自然由冤大头如我等无知股民埋单。实在不行,还会以国家为后盾,向银行贷款。银行也是国家的,都是兄弟,贷给谁不是贷,就算成为烂账,不是还有国家兜底嘛。这样的事情我们见得多了。央企是国家的企业,是全民所有,不过,在央企凭借着垄断性政策大赚特赚的时候,也没见着我们这些理论上的投资者,分得多少红利,这才叫一个憋屈和纠结。
有人列举了国企(主要是央企)进军地产领域的十宗“罪”,比如,助推房价暴涨,造成区域土地垄断,助推地价上涨,影响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破坏供求平衡关系,财富垄断,造成中国财富分配不平均,加大房地产市场泡沫,等等。虽然出语尖刻,但也不无道理。央企进军地产领域,有市场的合理因素。但国企毕竟肩负着平衡社会公益的职责,而央企地王层出不穷,我们只看到了央企的“企业”属性,看不到国家企业的社会责任。比如说,一些国企圈地为自己的员工谋福利,而置国企的公益性质于不顾,损不足而毁有余。央企地王还有其潜在风险:银行呆坏账风险加剧,增加了房价调控的难度,民企的生存空间将被进一步挤压。
更关键的是,推涨了的房价自然要大家埋单,泡沫一旦破裂,亏损了财政、亏损了银行、亏损了国企,最终埋单的还是老百姓。所以说,央企地王的实质,就是与民争利。温总理说,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与民争利的央企地王,岂不就是一朵笼罩在太阳之上的乌云?!
(作者系南京政治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