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月1日开始,无锡市中山路三阳广场段实行交管,所有机动车辆禁行。而受解放环路交管影响,锡城日均有30万—35万人次的出行需要改道,为了把地铁施工对市民的影响降到最低,无锡市适时开通了在解放环路行驶的摆渡巴士(“接驳”公交车营运的巴士)对进出市中心的市民进行驳载,为了不增加市民负担,在这“十月围城”期间摆渡巴士所产生的450万运营费用,无锡市政府将全部买单。
□快报记者 金辰 薛晟 文/摄
免费巴士 当天3成市民试乘
3月1日,家住无锡市滨湖区溪南新村的薛阿婆没有像往常一样在7:00出门送孙子上学,而是提早30分钟出门。“今天中山路地铁施工,电视、报纸上早就说了,城里交通管制,早点出门时间可以充裕点。”薛阿婆没有选择以往常坐的211路公交车,因为交管第一天211路和其它30多条途经中山路三阳广场的公交线路一样,被改道了。改乘53路公交车到朝阳广场后,在热心乘客的建议下,薛阿婆领着孙子换乘了3路公交车,到东门下车后步行约15分钟后,7:40把孙子按时送到了连元街小学,虽然没有迟到,但和平时相比,却多花了一倍时间都不止。送完孙子,阿婆没有急着回家,而是去摸索一条更合理的线路。
经过试乘,薛阿婆找到了从家门口乘坐53路到朝阳广场步行三四分钟到南禅寺站换乘摆渡巴士的最优线路,虽然时间要多花20分钟,但车费却没有增加,因为摆渡巴士是免费的。“一天乘4次,按刷卡一次1.2元算的话,我们俩10个月要省1000多块钱,这对老百姓来说,就是实实在在的实惠。”
像薛阿婆一样,因为对首日开通的摆渡巴士及改道后的公交线路不熟悉,不少市民都利用空闲时间专门去试乘。来自公交系统的初步统计,当天试乘的市民占了3成。
建设期间要确保公交优先
“无锡公交最大的特点是‘向心型’,很多公交线路都是从市中心辐射到外围的。”无锡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宋良栋介绍说,无锡地铁方案获批后之所以没有在市中心三阳广场启动,而是在外围以及靠近三阳广场的胜利门站先行启动建设,更多的就是考虑到地铁建设期间,对交通、市民出行的影响有多大。因此,先前启动的地铁1号线胜利门站和市民广场站还肩负着为其它站点建设提供实行交管措施的借鉴作用。
“一旦中山路上三阳广场、南禅寺的站点展开施工,直接受影响的公交线路有30多条,加上解放环路内跨线的公交线路,共要涉及90多条线路。”目前无锡市公交车日均载客量为110万人次,其中涉及中山路的客流在30万—35万人次,也就是说,一旦市区地铁站全线开工,受其影响,会有超过1/4的客流受影响。宋良栋告诉记者,从要建地铁一开始,无锡市政府的领导们就有一个共识,那就是既然建地铁是为了方便市民的出行,那么即使在地铁建设期间也要确保公交优先。
32天开通免费摆渡巴士
建地铁,在无锡城建历史上是头一遭,无锡商业集中老城区、“向心型”的市民固有出行模式,让无锡地铁建设期间的交管措施必须更加因地制宜。无锡市请来专业公司对无锡地铁1号线施工期间中心城区交通疏解方案进行了建模和设计出解决方案。根据无锡特有的中心城区环形交通现状,提出了“环形摆渡巴士”的建议。
“那个(摆渡巴士)方案提出并被最终确立的时候,已经是1月27日,而中山路地铁施工的日子已经确定是3月1日,也就是说我们要在短短的32天里,完成车型选择、人员培训、站点设计、站牌设置等一系列任务。”在无锡市交通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黄炯耀看来,这简直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虽然摆渡巴士行驶一圈只有短短的5.5公里,但既然是为了方便市民进出市中心而起到驳载作用,站点的设置就要兼顾与现有公交线路换乘的便利性。同时,每个公交车站点同一时间所能停靠的公交车辆是有上限的,所以要统筹考虑。”黄炯耀介绍说,经过5次大的讨论,最终摆渡巴士被设计成沿解放南路、解放东路、县前街、解放西路环形双向行驶,并设计了上下行不同的停靠站点,共计15个站点、33个分站,用无锡话来说,简直就是“螺蛳壳里做道场”。
20名司机都是千里挑一
因为地铁施工,路面交管措施机动性也较大,道路通行条件受影响,所以摆渡巴士的车型选择了目前无锡公交中“非主流”的8.5米长的中型豪华空调车,最大荷载70人。而短短32天的“准备期”还来不及重新订购新车、招募新司机,况且解放环路内的交通环境是无锡市区交通情况最为复杂的,所以选拔“摆渡司机”也成了无锡市公交公司面临的一大难题。
“85%的上座率,没有一起抛锚,未发生一起事故,应该说基本达到了我们的期望值。”无锡市公交公司副总经理张欣提起这支“临危受命”的摆渡巴士队伍,自豪感溢于言表。“解放环路内交通环境复杂,而这次最终胜出的20名‘摆渡司机’是从全公司3700名司机中精选出来的,入选条件都得是近5年无事故安全运行,很多都是各分公司的骨干司机、标兵司机。”张欣告诉记者,解放环路实行交管后,保持路面畅通无阻碍是重中之重,因此他们还专门准备了多个应急除障车,以便解放环路上的公交车一旦抛锚,就立马拖走,但令人欣慰的是,由于前期准备工作充足,应急除障车辆至今还未出动过。
“开通首日,据我们的随车人员统计,每辆车的乘客在60人次左右,85%的上座率应该算是奇迹了。”张欣解释说,“一段时间以来,这个数字有增无减,而根据预判,随着市民对摆渡巴士线路的熟悉,会有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乘坐摆渡巴士换乘。”黄炯耀向记者透露,目前他们已经在考虑再增加一倍的运力。
不能让百姓再为出行难买单
“一边是公交发展的投入在增加,一边是市民乘车的支出在降低,说实话,这几年来,政府在公交发展上的投入并不少。这次再开通这么一条摆渡巴士线路,以前也从未尝试过,成本需要多少,谁都不知道。”宋良栋坦言,考虑到种种因素,摆渡巴士的方案是一改再改,毛小平市长最终拍板摆渡巴士向市民免费提供给了大家莫大的鼓舞和动力,而作出这一免费决定的理由则是最简单不过的“地铁施工带来公交线路的断卡,增加市民的换乘,就会增加市民出行的经济负担。不能因为市政建设给市民带来的不便,再让他们为此买单。”
“免费巴士需要多少投入,因为乘客不需要投币、刷卡,准确的人数无法统计,只能算线路运行的成本。即使这样,也是笔不小的数字,我们预算过,至少450万元。”黄炯耀介绍说,虽然目前只有10辆摆渡巴士、20名司机、3名调度人员,但根据目前运力增加的需要,很快这个数字就会翻一番。
免费摆渡巴士,市民很欢迎
快评
政府同分担 让阵痛变“镇痛”
□快报评论员 张洪
对城里人来说,道路施工围挡算得上是一道很常见的“风景线”了,这一挡,除了道路更拥挤、白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以外,道路单行了、右转取消了、公交改道了也是常有的事。
城市在发展,交通要建设,围挡施工自然不可避免,也因此,“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的标语四处可见,也常有媒体将“马路工地”比喻成城市发展必须经历的阵痛。言下之意,既然一切建设最终都是为了人民,既然只是短时的阵痛,市民遇上点出行难自然要理解并努力克服。
这几年来,政府的服务意识其实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转变。比如说现在一旦有围挡施工,市政部门通常会提前在媒体上预告,交警部门还给出绕行方案。最常见的是政府相关部门的“温馨”提示,千篇一律的都是提醒市民要早些出门,留出充裕的时间换乘。当然,姿态高一些的还会通过媒体向老百姓道歉,虽然语气真诚,但总难免给人以轻描淡写的感觉。试想一下,不但让人每天提前起床、提早出门,而且还要为了换乘多掏车钱,任谁心里这气也难顺。
而无锡市政府的做法显然让人眼前一亮,市长说得很实在:“施工已经给老百姓交通带来了不便,不能再让他们为此买单。”因此,政府为450万元运费买单其实表达的是一种姿态:即应对出行难,政府要和市民一起承担。
如果说围堵给老百姓带来的是“阵痛”,那么无锡市政府推出的免费摆渡巴士可算是一种“镇痛”,即政府用诚意正视扰民,用人性化方式来慰民,用实实在在的措施来惠民。
从高高在上到平等对话,从自说自话到官员道歉,从上下齐心谋发展到让全民共享改革成果,政府转型的思路无不贯穿其中。如果说,官员的致歉仅仅还停留在“秀”的层面的话,从意识到行动实现真正的普惠市民才是执政理念升级的最好体现。什么才是科学的发展观?如何打造和谐社会?无锡用生动的事实做了回答:“让利于民”才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