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8版:好书快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单蓝新婚之夜接到父亲的电话
· 新中国金融业发展历程不平坦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10 年 3 月 16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新中国金融业发展历程不平坦
  [内容简介]

  当人类刚刚抚摸到圆润的钱缘,皇权就试图主宰天下财富,历代币制更迭的背后不过是一场封建统治者分配财富的游戏。统治者手中的刀枪真能主宰财富吗?五千年历史长卷中,每当皇权自认为可以统治金钱,便会被金钱反噬。一次次战乱的背后都有财富原罪,但一次次盛世辉煌何尝不是顺应了货币天道,所谓数字时代的“0”与“1”不过是在得失金钱之间徘徊。

  [上期回顾]

  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中国被迫开始一场全民战争,经济“起飞”势头被打断,国民政府经济陷入崩溃。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庄严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凡此60年,中国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绩,金融业也取得长足发展,然而,新中国金融业发展历程并不平坦。

  新中国甫建,百废待兴。

  战争刚刚结束,国民政府中央银行的黄金都被蒋介石弄到台湾去了,信仰共产主义很好,但在实现共产主义之前人们还得吃饭,共产党员也不是神仙,不是神仙就得花钱。没有财政收入,也得靠发行货币来弥补亏空,发票子,那实在是没法子。

  1949年7月~11月,由于百废待兴,新中国也不得不增发人民币,上海及各地物价指数较建国初期都有大幅增长。地球人都知道,要搞建设,必须稳定物价!国民政府以前也曾下过决心,甚至民国金融界大佬张嘉璈出马忽悠都没办成这事。共产党,行吗?

  金银价格波动是物价波动的先导,稳定物价先要控制金银投机。1949年4月新中国政府先后发布金银和外汇管制命令,严禁金条、银元、外币在市场上流通,人民币是唯一合法货币。

  以上措施很严厉。问题是,没人听。上海证券大楼集中了上海绝大部分银元、外汇交易,6月10日,上海军管会奉命派出两个营的兵力和400名便衣警察包围、查封了上海证券大楼,顺便逮捕了2100名投机商,并对其中200名投机分子判刑。

  以上行动很强硬,结果仍然是两个字:没用。虽然逮捕了很多人,但在前台做经纪人的都是小屁屁,如同今天的黑社会老大,在前面砍人的都是小混混。幕后老大还在,没有银元,可以倒腾商品。物价疯狂上涨过程中,投机商自以为已经囤积了足够的现货,就等涨价发财了。

  1949年10月初,陈云到上海调研,主持召开五大区领导干部参加的财经工作会议。会议取得共识,农村包围城市的日子过去了,现在必须全力维持大城市人民生活,改为农村支援城市。一直到11月中旬,政府仍然没有行动。因为,政府也很忙,忙着从全国各地调运物资到上海。

  投机商确实囤积了很多商品,但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手中的外汇、金银,甚至人民币都基本耗尽了。投机商的思路是,手中不用留现金,只要物价大涨,就一定会有更多现金。想法很好,前提是假设必须成立:物价要涨。如果假设不成立,那就麻烦了。

  11月 25日,全国各大城市按统一部署突然在市场上抛售各种物资,同时收紧银根、征收税款、收缴公债,要求资本家按时发放工资、不准关厂、暂停贷款(同时按约收回贷款)、缓发地方经费。

  不抓你,可以;发工资、还贷款总没错吧。不是囤积物资等着赚钱吗,那就专门收现金。投机商立刻吃不消了,税款得缴、工资要发,只有贱价出售物资换回现金,亏大了。

  1950年2月,全国物价开始趋于平稳,这是抗战以来中国物价史上的转折点,战争延续下来的通货膨胀、金融混乱的局面结束了。全体人民不再蒙受物价高涨的痛苦,国民经济也获得了迅速恢复和发展的条件。

  人民币汇率与西方货币兑换体系完整折射了新中国成长历程,人民币作为国家法定货币,兴衰荣辱的根基必然折射国家经济。货币汇率涨跌是国家经济、政治等综合实力的表现,这个道理童叟无欺。新中国汇率大致经历了很多阶段,这里要说清楚的,是几次关于人民币汇率的争议。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国际炒家席卷泰国、马来西亚、俄罗斯等国家,除人民币外亚洲其他国家货币纷纷贬值,贬值幅度大约在50%,如果按照贸易加权平均数计算,人民币至少已经升值10%~15%。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国也遭受巨大损失,出口持续下降、国内通货紧缩压力加剧。上述条件下,人民币是否坚挺成为国际金融界关注的热点,直到1999年国际金融市场仍旧存在人民币贬值预期,此时中国外汇储备仅为1450亿美元。

  中国当时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完全可以调整汇率、促进出口,进而缓解国内经济压力。从地缘政治经济形势来看,决定东亚经济的国家是中、日、美,中国与韩日是经济互补关系,日韩经济衰退,中国也将跟着遭殃,但中国人民币汇率贬值将增加日韩对国货购买力。至于东南亚诸国,与中国实际在出口结构上类似,说白了是竞争关系,中国完全可以让货币贬值扩大国际市场。

  唇亡齿寒,人民币贬值,受害者必然是亚洲邻居。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如果东南亚难以恢复元气,最终受损的是亚洲自身,中国恐怕也很难在长期得到好处。最可怕的是,人民币贬值,周边国家为保持货币竞争力,持续贬值,那就是一种恶性循环,亚洲经济前景将更暗淡。作为地区性大国,中国此时考虑的不仅仅是出口市场,而是责任,虽然直到今天我们仍旧是发展中国家。

  当然,人民币不贬值,我们也有自己的考虑,因为,人民币汇率贬值是一次国内利益再分配,而这种贬值的后果肯定是国家不愿意看到的。道理很明显,无论是外资、外债还是出口,都是东部发达地区的事情,跟中西部落后地区关系不是很大。更通俗地讲,人民币贬值就是让各个环节都降低价格,虽然出口企业可以占领更多市场,但直接后果是劳动力报酬更低、内地企业会处于更不利的位置,无论从哪个角度这都难以接受。

  人民币贬值预期方兴未艾,2002年国际市场突然产生人民币升值预期。

  率先开始忽悠的是日本。

  2002年12月4日,日本副财相黑田东彦在《金融时报》上发表文章,称“中国应承担起人民币将升值的责任”;2003年2月22日,日本财相盐川正十郎在七国集团会议上提交议案,要求七国联手强迫人民币升值。3月6日,日本参议员山本一太发表言论,提出中国应将人民币升值,因为中国在对世界输出通货紧缩。

  这个玩笑开大了。

  盐川正十郎提出的这个议案颇类似于1985年美国逼迫日本就范的《广场协议》。当时的情况是,2000年后中国确实经历通货紧缩,顺差连年上升,而且外汇储备节节新高,但这些都不是人民币升值的理由。

  自己忽悠不行,于是,组团来忽悠。

  2003年G7会议发表声明“对主要国家和经济地区来说,实现更加灵活的汇率政策是最理想的”,强调亚洲国家“采取更加灵活的汇率政策”。虽然没有点出中国名字,但地球人都知道这是啥意思。

  接下来,老大粉墨登场,2003年美国国家经济研究所所长伯格斯坦在《美元高估与世界经济报告》中明确提到只有人民币升值才能有效化解美元贬值压力。

  国际媒体为此造足了声势,日本《读卖新闻》竟然称早在9月1日美日财长会议上,双方已就人民币汇率达成一致意见。奇怪了,人民币汇率是中国的事情,凭什么美日财长决定?

  9月3日的《人民日报》发表文章,“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要从中国实际出发、根据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客观需要来安排,不能被动地迫于其他某一个或某几个国家的压力来进行”。

  接下来欧盟出场,10月欧盟15国宣布改革对中国的“普遍优惠制”,就是说通过关税或者非关税壁垒向中国施压。

  各国分别做出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好像是人民币搞得世界经济萧条,中国有这么大实力吗?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