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不相信警方作出的事故认定,近8个月来,市民王小姐和家人一直未曾停下寻找父亲车祸真相的脚步。模拟行车轨迹、绘制现场事故图,更重要的是寻找现场的目击者。直到今年1月19日,快报对此事报道后不久,王小姐顺利地与两名证人取得联系。两名证人的证词与警方所找证人的证词在关键点上有出入,然而这两名证人的出现能否对事故认定产生变化?昨天,南京市交管局事故科一位负责人表示,王小姐给市长信箱发的邮件季市长已经回复,警方将对证人进行调查,结论只有调查后才能作出。
一家人耗时半年寻找真相
2009年7月23日下午1点半,王小姐的母亲突然接到民警打来的电话,在牡丹江路与黄山路的交叉路口,其丈夫王佑发出车祸了。一家人闻讯后赶到事故现场,只见肇事车辆以及王佑发被撞坏的助力车留在现场。王小姐的丈夫意识到车祸目击者的重要性,当即便寻找证人。可是,他们先后找到两名证人提供的证词无法被交警采纳。于是,他们又模拟行车轨迹还原车祸真相。可惜仍是白忙一场。
9月17日,王佑发因伤势过重去世。10月20日,王家人终于接到交通事故认定书:王佑发因闯红灯要承担一半事故责任。而这个结论主要是根据事故现场周边小区的四名保安提供的证词得出。王家人对此结果表示质疑,并提出复核申请。
快报报道引出证人新证词
1月18日,王小姐求助快报,希望通过快报找到半年前目睹车祸的证人。
1月19日,快报对此事进行了报道。不久,一位江阴的沈先生给快报打来电话,表示自己亲眼目睹了车祸。沈先生告诉记者,去年7月23日他去南京军区总院探望朋友。“我当时坐错了车,原来准备去黄埔路的,结果坐到了黄山路。”发现这个错误,沈先生立即下了车。走到牡丹江路与黄山路的交叉路口,准备过马路的他看到一个骑助力车的老人在牡丹江路中间,准备停下来。“当时助力车车头是向西南方的。突然,我右边一辆白色商务车飞快地冲过停车线,当时黄色信号灯已经闪成1秒。就这样,白色商务车与助力车撞上了。”沈先生回忆道。
这个情形与警方出具的事故认定不同。而凭借自己多年的开车经验,沈先生推测商务车的时速大概在75至80公里,在撞了助力车后又将其顶着滑行了十几米才停下来,在斑马线上留下一段五六米的刹车印。
据沈先生回忆,事发后他跑过去看事故现场。只见肇事车上下来一名男子,开口就说:“是那个老头闯红灯,警察来了都要去作证的。”然后该男子就拉了两个保安在一起。据沈先生描述,直到他离开,现场始终只有两个保安,并没有第三个保安出现。
而目睹车祸撞击过程的还有一名证人。“去年我们在周围的小区逐个问,寻找证人。”王小姐说,寻找过程中弟弟从一名小区保安那里打听到,一位每天来小区送快递的汪姓小伙子曾向他讲过这起车祸。但王小姐联系他时遭到拒绝,王小姐只好放弃。
今年1月快报报道后,王小姐把快报复印多份,和家人一起张贴到事故现场周围的几个小区内。不久,那名保安再次联系上王小姐。“他把小汪的联系方式给了我。我们跟小汪沟通了很多次,他才肯说出当时的情形。”
随后,王小姐把小汪请到律师事务所,由律师给他做了一份笔录。根据笔录显示,事发当时小汪正在黄山路由南向北的慢车道上行驶。他能看到王佑发骑着的助力车斜对着自己,并且看到的是其左半个身子。王小姐认为,这表明父亲是在牡丹江路上的,并且应该朝向路的西方,并非警方认定的“在黄山路上”。
小汪还表示,两车相撞后,白色的车把助力车往前推了一段距离才停下来。当时白色车子的车速很快,他也看到了地上的刹车印。
交管局将对证人进行调查
王小姐说,4个证人所提供的证词中均有与警方所找四名保安证词相左的地方。因此,他们提出几个警方调查父亲车祸过程中的疑点。同时,她还将这些疑点整理成文字发至市长信箱,并在今年1月30日将这封信贴到西祠上,引来不少网友关注。
帖子中,王小姐提出了几个疑点。疑点一,她曾亲眼看到肇事司机手写版的笔录,但后来再向警方讨要时,办案民警予以否认。这笔录去了哪里?疑点二,她第一次问主办此案的交警时,对方表示路面有刹车痕迹,但几天后又否认了。疑点三,王家人当时查看肇事车的刹车痕迹接近30米。交警中一位事故专家表示肇事车时速为40公里左右。这与30米的刹车痕迹根本不符。
这场自发式的调查近8个月。2010年3月8日上午,王小姐和丈夫将新证人的情况告知南京市交管局事故科一位姓朱的科长,并据理力争。昨天,朱科长告诉记者,王小姐给市长信箱发的邮件已得到季市长的回复,要求警方核实调查。朱科长表示,他们将会对新证人进行调查。快报记者 李彦
(欢迎登录都市圈圈网http://tv.dsqq.cn观看相关视频)
《半年前车祸夺走父亲 姐弟俩苦苦寻觅事故证人》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