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总理的表态应是各级政府、各级官员的准则。那些动辄对批评政府的人打板子,甚至乱加罪名的地方官,是愧对总理的殷殷告诫的。
在这件事上,我们需要看到话语的上下一致。同时,更要看到制度和法治跟进的迫切性。
当“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历史性地进入中国人的政治视野,一种突如其来的精神舒展悄然来临——不消说不少人对“批评政府”的提法感到敏感,来自政府层面的主动欢迎姿态也鲜有如此高调。这一点,改变的何止是一时的风气。
近几天来,围绕“批评、监督政府”的话题,参加两会的地方官员接受媒体采访时纷纷做出积极回应。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说,我们欢迎人民群众监督。上海市长韩正也表示,任何对政府的意见和批评,上海市政府的态度都是闻过则喜。“北京市政府欢迎媒体批评监督”,北京市副市长刘敬民说。去年,湖北出了不少负面新闻,8日全国两会上,湖北省长李鸿忠回应邓玉娇等案时表示,负面新闻不怕媒体报道。
在全国两会这种特别的政治氛围下,官员能这样屡屡公开表态,欢迎来自社会多个层面的批评,并非偶然。
显然,地方官员已经在为“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做思想的准备,这种准备,现在看来颇见诚意。
近距离观察民众通过时评、跟帖进行的表达,既有期待,又有建议。可以预见,借助这股东风,公民批评政府、政府接受民众批评的风气将大开。
实际上,正当其时的全国两会,也已经成为代表委员批评政府工作无障碍的一大示范。发改委“4万亿信贷资金没有一分钱流入楼市”的说法,引来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炮轰”,称发改委这是在对房价的变化“推卸责任”。人们关注这条新闻,希望洞悉这种直言批评借助了何种力量。此时,任志强说得有没有道理已在其次,关键是批评政府也可以相当正常,这才是这一信息的核心价值所在。在全国两会上,“房价上涨1.5%”成为媒体关注焦点,政府统计部门遭到许多代表委员的批评。来自河南的全国政协委员王超斌高呼:“绝不可能,这个数据太不负责任,全世界人民都不会相信。”而新华社还就此专门采写了“新华视点”。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全国两会出现的“创造条件批评政府”的共识现象,某种意义上已经具有教科书的味道,彰显公民社会正在中国积极成长。
但“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作为划时代的任务,还有更多的困难需要克服。
在湖北省长表态湖北欢迎法律、民主等监督形式的时候,湖北十堰发生的一新闻事件让人感到有那么一些不和谐的杂音:网友发帖批评当地政府与奸商勾结搞形象工程,并向中纪委举报,结果被以“侮辱、诽谤他人”拘留,最后“迫于压力”发道歉帖才被释放。
聚焦这一事件,因言获“罪”痕迹明显。按照不少法律界人士的看法,诽谤归诽谤,批评归批评。如果公民对政府及其官员正常的批评竟会带来这样侮辱性的结果,人民又怎么能实现批评政府的权利呢?这至少证明,在地方政府,普遍欢迎民众批评的土壤还不肥沃,在有些地方,还相当贫瘠,前有“短信诽谤门”,后有“发帖诽谤门”,并非孤例的事实证明,民众批评政府还面临不小的障碍,政府压制民众批评还存在随意的习惯。这恐怕也是地方高官在表完态后必须正视的问题。
“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总理的表态应是各级政府、各级官员的准则。那些动辄对批评政府的人打板子,甚至乱加罪名的地方官,是愧对总理的殷殷告诫的。
在这件事上,我们需要看到话语的上下一致。同时,更要看到制度和法治跟进的迫切性。
光表态还不行,显然,要让每个官员都能敬畏民众的批评,不能全指望上级的压力,而是要依赖于制度的约束。当地方官员闻谏即怒,制度要制其怒、限其行。特别是,当个别官员因为受到批评而恼羞成怒之时,不能任由整个政府机器被其牵制;当某个公民因认识有限错误地批评了政府后,容忍应该成为一种机制。
制度从哪里来?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是制度的模本,从国家层面而言,这种制度的制定或完善空间很大。一般说来,这些制度理当包括信息公开制度,行政复议、行政审判等纠错机制,协商制度,问责制度等。
在有了制度的基础上,法治建设必不可少。要通过法律让公民在没有恐惧、自由表达的批评环境中,对政府工作评头论足、说三道四。在这个方面,我们的人大在立法和监督上大有可为。昨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披露,本届人大常委会正加紧审议行政强制法草案、国家赔偿法修正案草案等。专家认为,这些法律的出台,可有效防止权力滥用,保障公民批评政府的权利。
在制度的保证下,政府努力创造条件接受人民批评;法治的力量又每时每刻地捍卫着批评者的权益。这才是“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