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财经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中粮地产沦为“纨绔子弟”
· 中石油拟购
澳煤层气巨头
· 长安汽车增发40亿
高票通过
· 学习美国老太 牛股捂出来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10 年 3 月 9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中粮地产沦为“纨绔子弟”
被指利润造假 回报率低如债券
  曾几何时,很多人对中粮地产寄予厚望,认为其有可能成为万科、招商地产那样的一线地产股,因为中粮地产有个地位显赫的“好爸爸”中粮集团,中粮集团膝下仅中粮地产一个内地上市公司,独宠也是必然。结果两年多时间,中粮地产(000031)涣散成了真正的豪门纨绔子弟。也成了投资者最想不通的几个股票之一。

  中粮地产的沦落之路

  很多人都记得,2007年下半年,弥漫在中粮地产周围的资产注入烟雾弹。只因它是财大气粗的中粮集团膝下仅有的内地上市平台,何况它还有个实力不俗的兄弟中粮置业。

  而今,资产注入已成传说,用一个知名券商分析师的话讲是“现在连二线房地产公司也算不上。”

  截至3月3日,在房地产板块90家公司中,中粮地产累计年涨幅排行倒数第9,年跌幅达12.73%。

  更难堪者,以最新数据2009年前三季度为例,当期盈利1.32亿,相对于中粮地产177.75亿的市值,盈利回报率(盈利/市值)仅0.74%,排名62。而万科这一指标为3.47%,是前者的4.67倍;二线龙头新湖中宝为2.16%,是中粮的2.9倍;即便以中粮地产历史最高盈利2007年数字计,收益率也仅为1.24%。

  “这就相当于一张债券,比目前一年期存款利率2.25%还要低,”广州天颐投资公司研究员王浩说。

  中粮地产的疑窦

  如果说2008年遍地哀鸿,那么在2009年,在地产大幅反弹的大势中,中粮地产却疑窦丛生。据其2009年中报披露,其上半年净亏335.3万元。尽管在三季报中,中粮地产扭亏为盈,但却主要是沾了出售部分金融资产取得投资收益1.24亿的光,并且其营业收入4.4亿元,比危机四伏的2008年还降低了28%。

  单从损益表看,中粮地产的盈利能力尽管并不出彩,倒也没有太大异常。蹊跷的是,结合现金流量表,两表无法勾稽。2005年至2009年前三季度,中粮地产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4亿、-0.2亿、-3.6亿、-34.7亿、4.4亿,累计净流出32.64亿。但同期间内,中粮地产营业毛利却达16.94亿。也就是说,从盈利上看,中粮地产盈利不小,但从经营活动现金流向看却存在巨额流出。

  “公司在一个会计期内盈利和现金流出现比较大的差距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会计上权责发生制和现金流上的收付实现制存在时间差。但是,如果持续几个会计期间一直存在这么大的差距就很有问题了。”广州某投资公司分析师李星蓝如此认为。所得税泄密利润粉饰?

  在盈利和现金流之间的矛盾逻辑面前,有一个指标不能忽略。据李星蓝分析,一般而言,工业企业的所得税/利润总额这一指标正常值在33%左右。

  中粮地产2005、2006年所得税/利润总额分别为8.0533%和6.4114%,均低于10%。2007年,这一指标升至15.3769%,仍然远低于正常指标范围。2008年,中粮地产盈利出现近年来的最大回落,该指标上涨至31.4089%,接近正常范围。但接下来2009年前三季度,该指标又迅速下滑至12.7076%,远低于正常值。

  李星蓝认为,如果所得税利润水平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要么公司执行的是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所得税税率,要么是公司的实际利润低于应计所得税对应的会计利润水平。

  记者查阅中粮地产2006年以来的年报发现,除了宝深工业厂、万宝电子厂和福信工业厂三家附属机构按照15%所得税税率缴纳外,其他子公司均按正常税率交税。

  “盈利部分的数字可以通过会计规则进行‘修饰’,但现金流量却很难胡来。2008年中粮在账面盈利1.47亿的情况之下,却出现34.77亿的巨额现金流出,我只能说中粮地产的盈利数字存在巨大水分。”王浩质疑称。

  《理财周报》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