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柒观察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春天,“微”风吹拂全国两会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10 年 3 月 7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春天,“微”风吹拂全国两会
  中国拥有3.84亿网民,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一些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开始意识到微博的问政潜力。他们纷纷加入其中——用140个字表达自己的观点,粉丝也用这140个字成为他们的“外脑”。

  昨天是惊蛰,春雷阵阵。代表委员“微博问政”的热情似一阵“微”风吹拂着春天里的全国两会。

  □快报记者 陈曦

  两会涌现微博达人

  2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的人民网微博开通。他写下了这样的开场白:“突然发现,自己竟然也‘被微博’了。也罢,多了一个与大家交流分享的平台,多了一份让自己思考写作的责任。既然登场,就尽可能演得自然一些,大气一些,精彩一些,不让大家失望,也不让自己失望。”

  他说,博客也好,微博也罢,既然开了就不是赶时髦的,也不是简单为两会准备的。此前的全国两会上,也曾有代表委员上网开博,通过博客来收集意见以形成议案提案。但如今再登录代表委员的博客会发现,由于长期没有更新,其中大多数已经“长草”或是所议内容与“问政”无关。朱永新表下这番决心,显然是不希望“微博问政”也如“博客问政”一样昙花一现。

  一开始,他还不了解“粉丝”“私信”“关注”等新鲜的名词,但是打开一看,简单易操作。不到一个月,他的微博粉丝已近一万名。他有感而发,写下这样的体会:“人民微博很真实,大家掏心掏肺说真话,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为教育鼓与呼;人民微博很方便,三言两语,摘书转信,有感即发,即时分享。希望能用好微博,记录零星的思考,收集民间的意见,汲取大家的智慧。”

  两会前夕,新浪微博也向朱永新抛出了橄榄枝。新浪的微博比人民网热闹许多,短短几天,粉丝已经超过20000名,后来居上。而在微博上面约采访、谈想法也成为非常方便的事情。

  64岁的画家何水法准备向全国政协提交的5个建议中,有2个是自己提的,剩下的3个他打算通过微博来征集。“大年初六接到省政协电话通知,将于3月2日赴北京参加全国政协会议。今年已有5个提案在酝酿之中,这几天要集中精神整理成文。博友们有什么建议,请尽快和我联系哦!”这则不足80字的微博,让他一夜之间拥有了3万多名粉丝,目前这个纪录还在不断刷新。

  谢卫在2月26日把自己的微博身份标签更新为“全国政协委员、交银施罗德副总”。他说打算“把提案再斟酌一下,争取有点质量”。他的微博吸引了近1500名“粉丝”。

  复旦大学教授、全国政协常委葛剑雄从不使用手机,却是一名微博的拥趸者,目前他有20000多名粉丝。从2月24日开通至3月7日零时,总共发布了13条微博。他说,“由于我不用手机,只在用电脑时才能写些话,至多每天一二次,而且不大可能花太多时间,请各位朋友原谅。”他表示,在北京的16天时间内“将尽量多汇报些会内外的情况”。他坦承,“幼时天天盼过年过节,是因为平时吃不到肉,而过年过节才有可能。现在大家过于关注‘两会’,是因为平时没有‘肉’或者‘肉’太少。其实,从当选为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这一天起,就该行使职权了,并不应限于会期。既然平时做不到,那就让我们在会期全心全意、专心致志地尽力吧!”

  尽管上网时间有限,但葛剑雄跟粉丝之间也保持了互动。粉丝“秦枫triste”给他留言:“高人都不用手机。像您这样的忙人都不用,值得我们反思!”葛剑雄也随后回复:“谈不上高人。任何工具都是给人用的,不能只是为了拥有或从众而用。我比较自己用手机的利弊,觉得弊大于利,所以至今不用。但电脑、邮件等利大于弊,所以很早就用了。”

  截至目前,敬一丹、李丹阳、张晓梅、何伟、陈德、严琦等数十位代表、委员已开通了自己的“代表微博”或“委员微博”,并且拥有了数量庞大的“粉丝”。

  专家普遍认为,代表委员开博是好事,这比新闻更快,更有体温,互动性也更强,在这些网络后援团的支持下,两会代表委员参政议政水平也将得到提升。不难想象,未来的全国两会迟早会完全演变为全民两会。

  人民网发表时评《两会“微博”积跬步至千里》一文说,“见微知著,微博的背后,蕴含着厚重的民意,凝结着代表与委员们参政议政的积极与辛劳,见证着中国民主与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两会大幕已然拉开,透过微博,通过每个人的点滴智慧,让我们共商国是,携手奋进,积小流成江海,积跬步至千里。”

  传统媒体“微”报两会

  “微博”不仅受到了代表委员的青睐,更受到传统媒体的追捧。据了解,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包括新华社“新华视点”栏目在内的多家国内主流媒体,都不约而同启用了通过微博征集两会话题、报道两会内容的全新模式。它们发布的微博活泼俏皮,甚至插科打诨,与传统庄重严谨的行文风格迥异。

  3月5日14:19,新华视点记者邓伽发布:“会场内,外国记者用随身的智能手机抢发新闻,图中女记者手指飞快地在键盘上舞动,让我都有点自惭形秽了。”14:24,邓伽再次发布:“套用宋丹丹小品中的一句话,今天人民大会堂外,‘那家伙,那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

  3月5日16:41,羊城晚报记者王普发布:“‘我是一个普通代表,出来喝口水的,不是一个重点人物。’今天上午,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委常委、公安厅厅长李江走到人民大会堂休息厅,一下被众多记者采访,他冒出一句。记者们会意一笑。听这话怎么太像网络语言:‘我是出来打酱油的……’”

  传统媒体的文字和图片报道内容,可以通过微博扩大传播,吸引博友跟帖评论,让老百姓的参与和媒体的关注进行有效交汇与碰撞。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它们与代表、委员以及民众的多方互动,又增加了看点。因而,传统媒体的推动与引领,也是今年两会涌现“微博问政热”的动因之一。

  “两会报道是媒体竞技场,各媒

  体都试图有突破与创新,而微博恰恰满足了这种需要。”一位两会记者说。3月1日,新京报开辟了一个专栏“微博大义”。这个栏目收集微博上的时事八卦、妙语批点、麻辣评论,为“脖友”提供一片言论“小高地”。栏目主持潘采夫称之为“小评论的春天到了”。

  “微力量”曾助奥巴马赢得大选

  仅仅使用140个或者更少的字符能够表达什么呢?这些“碎片般的思想”,到底能在问政过程中发挥多大的作用呢?

  怀疑论者和评论人士的不屑显然是徒劳的。微博巨大而真实的力量不容置疑。

  美国《商业周刊》说,2008年的美国大选或许将作为第一次“社会化媒体选举”而被记入史册。社会化媒体在此次大选中扮演的角色是空前的。2004年美国大选时,社区网络还没有被广泛接受。例如,视频网站Youtube直到2005年才上线,而微博客网站Twitter甚至完全是伴随着此次美国大选成长起来的。

  社会化媒体一方面能够帮助选民更好地了解有关候选人的信息,以及候选人对某些问题的立场。另一方面,选民利用博客、社区网络,以及图片和视频共享网站表达他们对候选人的看法,谈论对选举过程的感受。

  在投票过程中,社会化媒体的重要性被进一步放大。以往,投票被认为是非常私人的事情,然而这一次有很多选民在网上与好友分享自己的投票经历。其中一些人为自己支持的候选人进行宣传,另一些人则探讨投票程序中存在的缺陷。

  社会化媒体的加入使2008年美国大选出现与往常不同的局面:许多年轻选民和少数族裔选民参与了投票,有些人甚至是首次投票。这也导致投票站排起了以往少见的长队。在Youtube美国大选网站的一段视频中,一名来自弗吉尼亚的选民表示,他参与了过去17年中的所有大选投票,每次只需要等待数分钟即可。然而这次投票站却出现了成千上万的人。

  美国《新闻周刊》说,奥巴马之所以能在大选中轻松获胜,一个关键因素是他以闻所未闻的方式利用了Twitter等网络媒体。

  在竞选期间,奥巴马的营销团开辟奥巴马Twitter微博账户,吸引了15万“跟随者”,并且及时跟踪每个人的信息更新。当有人在其微博中发表对奥巴马支持的言论时,竞选团队就会捕获这条信息并通过微博向该用户进行反馈。这一举动给支持者的感受是:奥巴马和我对话了。相比之下,希拉里也开辟了微博,但她的团队仅将它作为发布的工具没有形成与跟随者的对话,让人感觉高高在上,因而最终在新媒体竞争中节节败退。

  两会“微博热”折射网络问政方向

  当然也有不同的声音。“对于这种突如其来的‘微博问政热’,我一直持保留态度,觉得其中有炒作、吹捧和包装出来的虚热成分。”面对突然升温的“微博问政”,中国青年报评论员曹林发出了自己的质疑,他说,代表委员们不能变成“键盘代表委员”。

  两会前夕,很多代表、委员都收到了来自网站开通微博的热情邀请。网易微博产品总监梁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具备一定话语权的公众人物,对于推广博客、微博等网络2.0产品而言,都是应当全力争取的宝贵资源。推广商的说法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曹林的想法。

  但正如麦克卢汉所说:“随着信息运动的增加,政治变化的趋向是逐渐偏离选民代表政治,走向全民立即卷入中央决策行为的政治。”当网络参与政治之后,它将更便捷地推动官员与民众的直接对话,提高民意在政府运作中的分量。在这次两会中,网络使得公众与代表们的关系更加紧密,公众的政治参与将不仅仅限于投票,更方便了内容上的传达与参与。

  施拉姆在《传播学概论》中谈道,信息状况的重大变化,传播的重大牵连,总是伴随着任何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在互联网政治时代,网络所带来的信息公开化与阳光化,对信息垄断具有天然的颠覆作用,是开放社会和公民社会的催化剂。

  2008年被称为吹响中国“网络监督”号角的一年。2009年,“网络问政”伴随着亿万网民的热情更呈现出白热化的趋势。从“华南虎事件”到“交通部派来的林局长”,从天价烟致使周久耕被查处到最年轻市长周森锋被“人肉搜索”,在Web2.0与3G时代,任何人都无法与网络问政绝缘。网络,现已成为覆盖不同群体、横跨不同领域、超越传统媒体的全新平台,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它是政府问计于民、了解民意的窗口,也使公众对政府和官员的监督更加有力,使政治生活更趋透明化。

  当然,网络只是嵌入现行体制内的技术工具,网络问政不会自动消除与现行政治间的沟通难点,网络舆论不能代替正常的制度解决社会问题。一个正常的社会秩序,需要的是常态的制度化的治理,要解决社会矛盾冲突不能过多地寄希望于将其在网上闹成新闻事件,或者直接在网上联络到更高层的领导得以解决。

  对于两会代表而言,偶然地从网络获取某个民意,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必须有现实的政治参与制度衔接,网络问政才能够真正落到现实政治的实处。就此而言,且不说网络问政,即使现实中的政治参与,也亟待制度性的保障。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