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9版:一周声色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黑暗边缘》
· 囧囧有神
· 犀利哥不是戏子
· 《情人节》
· 网络文学无须鲁迅文学奖
· 《珀西·杰克逊和闪电窃贼》
· 阿娇复出,0.7%的盐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10 年 3 月 7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网络文学无须鲁迅文学奖
  近日中国作协发布了新修订的《鲁迅文学奖评奖条例》,与过去比,这次增加了数字出版物,即在“国家批准拥有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的网站”上发表的作品,也可申请评奖。

  网络和传统文学奖的互送秋波,从前两年就开始了。记得2008年茅盾文学奖时,一些大网站就铆足了劲,替茅盾文学奖大张旗鼓地做宣传。如果说网络看上了传统文学的范儿,文学奖看上的无非是网络文学的潮儿。范儿有体面,潮儿有人气。这种垂青,貌似新鲜,不过是认可了一种发表的新介质而已。

  我对“网络文学”这个提法,从来就持保留态度。只要是传统文学样式,不能因发表的介质不同,就有了一个新定义。如果真的有“网络文学”这一类型存在,它也是指那些对传统文学观构成了根本变革的文本样式。

  可以说,是“即时性”这个网络现实,使传统文学观变得越来越不合时宜。这种想象的、缓慢的、极难引发互动的文本样式,或者沦为影视的奴隶,或者正在被更为单纯的文本样式取代。同时,文学的近亲繁殖也在加速它的消亡。

  两百年来,文学被学科化后,就一直处于近亲繁殖的状态,只从既有的文学经典中汲取营养,使文学在今天既不能为我们呈现新的历史观,更不能带来新的哲学观,除了一些修辞的快感外,对于公众几乎别无长处。

  鲁迅文学奖如果真的要关注网络,首先必须接受网络所带来的知识观和价值观的改变,增加或改变文学评奖的类型与规则。

  无数事实表明,在报纸和博客中被关注最多的媒体评论,作为一种新兴文体在新知识空间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可以肯定的是,在未来它会拥有自己的文体观,有自己独立的学科史,也会形成自己的文本秩序,拥有自身对文本创造和审美认知的独特判断标准。因为随着对媒体评论的需求和写作群体越来越大,对它的评选、展示与研究的机会也越多,这和小说在中国成为经典文体的历史是一样的。

  任何人都难以否认,今天的文学在孤独、单向、复杂、自恋的思维与认知模式中,在慢慢走向消亡。而网络给文学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突破了这种所谓经典文学的限制,正在为文字的认知或活动构建一种新秩序。

  如果鲁迅文学奖无法接受这种重写的文学定义,它所谓对“网络文学”的接受,只不过是一种姿态。虽然让步了,但仍然换汤不换药,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在未来这种让步只会越来越大。

  □叶匡政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