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这次两会最热的词是什么?“缺钱!”这两天,记者相继听到多个“喊缺钱”的声音:一是“清华大学也很缺钱!”另一个是“给我500万我就降分录取他!”“百年树人”的中国教育,“沦落”到如此地步了吗?新教改方案能否扭转乾坤?
□快报特派记者 郑春平
教育“为钱折腰”
日前,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语出惊人,称自己“就像丐帮主,得到处找钱”。顾秉林表示,国家对清华、北大的投入的确比其他大学多,但这笔投入只占他们总费用的20%。他算了一笔账:国家每年投入大约10亿元,占清华大学总经费20%;教授们申请各种科研经费,占40%;剩下的就是大学科研成果转化、社会捐款等项目。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第四中学校长刘长铭的说法更“雷人”:“有些专家认为金钱不能打破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这是思想僵化的表现。谁要是给我500万,我绝对降他20分录取。100万留在自己学校,400万可以捐给其他学校……”
“为钱折腰”的例子在教育界似乎比比皆是。
江苏逐年增加生均投入
“办教育总是缺钱的。”对于“缺钱说”,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如此表示。曾担任过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的沈健,坦言自己也曾为钱奔忙过。现在转换了角色担任教育厅长,“找钱”是否依然重要?“那当然,现在当厅长更要为教育奔波。”
沈健认为,江苏的教育投入速度每年都在增加,“江苏教育的投入最大,成绩最显著,老百姓的满意度最高。”他表示,江苏一方面在普遍提高生均公共经费,另一方面就是通过一些重大的专项有奖,率先在全国启动了支持省属高校化解债务的做法,包括即将组织实施的高等教育当中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等重大专项。“像基础教育原来有六项工程,2008年又增加了两项,现在又实行了绩效工资、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沈健表示,江苏一直在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今年还会加强中等职业院校建设,从而大大提高教育投入。对于教育部提出的在2012年教育的投入要占到GDP的4%,那么江苏的情况将如何?沈健表示,作为一个省,财税体制与国家有所不同,需要商量后才能定。但是有两个原则需要把握,一是本级财政在教育中的投入占本级财政支出的比例要确定;二是包括转移支付在内的生均公共经费,即培养一个学生究竟投入多少钱要确定,“这是对学生培养的物质基础,是教学质量保证的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