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明星基金经理频频“弃公投私”、公募基金人才大量流失的问题,日前,国内基金业唯一一位全国政协委员、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副总经理谢卫表示,将提交一份关于探索基金公司股权激励的提案,建议有关部门就基金公司股权激励尽快调研和论证,先行试点,逐步推开。
建立股权激励机制确实是一个留住基金人才的办法。但就基金公司的健康发展来说,仅仅只是建立股权激励机制还不够。一个明显的事实是,一些基金经理投奔的私募基金中同样没有股权激励机制,但那里的收入却是与投资收益挂钩的,私募基金经理的价值可以在他们的投资收益中得到体现。而且,一些业内人士把目光盯在基金公司股权激励层面,无非是看中了基金公司旱涝保收的缘故,如2008年基金业亏损1.5万亿元,但基金公司收取的管理费却高达307亿元。这种旱涝保收的管理费本身就不是基金经理投资能力的体现,而是对基民利益的损害。
所以,要留住基金人才,还有必要改革现行的基金管理费提取办法。目前这种按基金规模的1.5%或1%的比例来收取基金管理费的办法,其实是一种养懒,是基金业的大锅饭。它不利于体现基金经理的价值,也没有把基金经理的收入与投资收益挂钩,因而招致基金经理的不满。所以,现行的基金管理费提取办法必须改革:一方面是大幅度降低基金管理费的固定提取比例,另一方面是实行浮动的管理费,按投资效益提成,基金经理投资水平高,其投资收益就高,提取的管理费就多,相对应的工资收入就高。此举同样有利于留住基金人才。
还有一个为基金投资松绑的问题。目前的股票型基金有一个60%的仓位限制,该规定不利于基金经理做空,从而影响基金经理投资能力的发挥,体现不出基金经理真正的投资水平。特别是在融资融券、股指期货将要推出的情况下,这就使得只能做多的股票型基金难有用武之地。皮海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