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12版: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用“兑水战术”完成楼市第二轮调控
· 刘翔委员们
不能干请别硬撑着
· 希望两会能就楼市达成三项共识
·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没理由再等下去了
· 靠清官发威的吏治风暴能刮多久?
· “家务工资化”提案是真正关心女性权益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10 年 3 月 3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用“兑水战术”完成楼市第二轮调控
  楼市进行第二轮调控的呼声正高,银根地根收紧和税收政策调整的迹象也很明显,但这些都是以前用过的常规手段,并不是调控成功的法宝。楼市第二轮调控真正需要的,是“兑水战术”,即用大量入市的保障房稀释楼市的热钱。

  刺激容易退出难。刺激容易上瘾,退出痛苦不堪。

  去年的9.5万亿信贷与几乎翻番的房屋成交量,既拉动了中国GDP、使中国成为阻止全球经济滑向衰退的引擎,也留下了强烈的后遗症,市场形成了巨大的信贷泡沫与房地产泡沫。因此,今年宏观经济与两会的重要议题就是房地产市场软着陆,防止房地产价格急升成为中国泡沫的催化剂。

  3月2日的《上海证券报》报道说,房地产市场的第二轮调控呼之欲出,我的看法是,第二轮调控要靠保障型住房来完成。

  一个成熟健康的房地产市场,会形成由保障型住房、普通商品房、高档商品房构成的均衡结构,不同的住房分别由不同的税收政策、保障政策约束。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之所以不健康,是因为一线城市投资者比重过半,普通商品房成为投资品,而保障型住房僧多粥少、投资不力、监管不足。

  现在来看,常规性的调控手段已经陆续发力,并且比以往各个阶段更严厉。

  在收紧银根方面,银监会近期再次重申,商业银行应坚决控制投资投机性购房贷款。在严格二套房贷的同时,还要大幅提高三套以上个人按揭贷款的首付和利率。不仅如此,银行还将首套房首付比例提至三成,房贷下降至冰点。

  在收紧地根方面,国土部近期拟出台一个关于加强房地产用地供应和监管的文件,专项整治房地产闲置土地。各地方政府出台的房地产细则对于囤地现象的打击空前猛烈。

  在税收方面,今年1月1日开始营业税上调,今年房产税改革有望先期破冰,众多人士对物业税出台千呼万唤。

  上述三个方面的紧缩政策属常规举措,在每次房地产过热时都会登台唱主角,值得深思的是,这些措施每次出台之后最多引发房价短期波动,并未建立起成熟健康的楼市。

  原因很简单,房地产作为地方财政半壁江山的主角地位、楼市拉动GDP增长的重要作用没有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楼市如何软着陆,就是高技术难题。让我们先看看证券市场的情况,学习一下证券市场的先进经验。

  2009年信贷规模如此之大,但上证综指一直在3000点左右徘徊,虽然创业板平均市盈率高达123多倍,泡沫严重,但管理层却有抑制泡沫的诀窍。

  首先是大盘蓝筹股成为定盘针,只要大盘股没有泡沫,中小板、创业板就掀不起泡沫的冲天巨浪。其次是不断地进行融资、再融资,对泡沫进行稀释。

  看到了没有,这就是“兑水战术”,钱过多的时候,证监会就不断地向市场注入资产,什么上市啦,什么已上市公司资产注入啦,用资产这块海绵来吸收资金,市场有多少钱,我就给你多少资产。

  保障型住房就是楼市吸收资金的那块海绵,就是兑向房价泡沫的那缸水。房地产市场如此火爆,而保障型住房却面临资金短缺的尴尬,政府一手高价拍地,一手推出廉价的保障型住房用地;一手向高房价征税,另一手将征来的税费用于保障型住房,如此一来,房地产泡沫自然被稀释。请问,市场有多少钱去托保障住房的底?

  北京等地已经开始这么做了,看看这些城市用于保障型住房的土地比例吧,至少都在50%以上。在中国楼市牵一发而动全身之际,在楼市结构性短缺与结构性过剩并存之际,用“兑水法”即廉价房资产注入法,无疑是最可控、危害最小的手段。当然,前提是政府官员不把高房价所得揣入自己的小金库。

  (作者系资深财经评论员)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